“无冕女皇”升职记:两枚小小的印章,毁了三代帝王!


“无冕女皇”升职记:两枚小小的印章,毁了三代帝王!

避暑山庄“咸丰托孤”

公元1861年,清朝咸丰帝病重,自知大限将至,而子嗣稀薄,唯一存活的儿子载淳(同治帝,兰贵人慈禧所生)尚幼,遂拖着一口气决定托孤,安排帝国大事。

其实,“病秧子”咸丰帝早有谋划。帝王之术,尽在“制衡之道”。

为防后宫专权局面出现,咸丰帝下旨给幼子任命了“顾命八大臣”辅政,即协办大学士、尚书肃顺、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等八大臣。

八大臣共主朝政,既可相互制约,又可制约后宫,大清帝国的权力格局达到平衡。

“无冕女皇”升职记:两枚小小的印章,毁了三代帝王!

咸丰皇帝画像

峰子哥认为,或许在咸丰帝看来,顾命八大臣,足以制衡后宫(慈禧),即使那个曾是他皇位最大竞争对手的六弟“鬼子六”恭亲王是个变数,也撼动不了他死后亲手制定的权力格局。

另外,谁来制衡八大臣?君弱臣强,主少国疑,权臣乱国者,史不绝书!

对此,咸丰帝早就想到了,为了防止八大臣专权而危及皇权,他又专门留下了“御赏”(赐给正宫皇后钮钴禄氏)和“同道堂”(赐予独子载淳)两枚印章。(关注@峰子奇观发布)

“无冕女皇”升职记:两枚小小的印章,毁了三代帝王!

咸丰皇帝“同道堂”印章

咸丰帝遗旨称,凡军国大事必须同时加盖“御赏”和“同道堂”方能生效(同时加盖也是相互制衡),于是这两枚小小的印章,成了大清最高皇权的象征。

同治帝载淳继位后,尊父皇的正宫皇后(钮钴禄氏)为“母后皇太后”(即慈安太后),:尊自己的亲妈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即慈禧太后),慈安地位尊于慈禧。

“无冕女皇”升职记:两枚小小的印章,毁了三代帝王!

珍藏的“御赏”和“同道堂”印章

另外,峰子哥再说一点,同治帝载淳作为儿子,只有称父亲的正宫皇后为“母后”,而自己的亲妈(只是侧妃)则无资格享受“母后皇太后”的尊称,只能叫“圣母皇太后”(圣上的妈)。

然而,煞费苦心的咸丰帝,还是低估了陪自己同床共枕的“乖巧女人”,也低估了被边缘化的“变数”恭亲王。他们都在静待,不动如山,动如猛虎!

“无冕女皇”升职记:两枚小小的印章,毁了三代帝王!

咸丰帝、慈禧(剧照)示意

咸丰帝万万也想不到,在他死后,自己的女人和自己的弟弟走到一起,且不费吹灰之力就打破了自己一手制造的权力格局。(关注@峰子奇观 发布)

“小寡妇”慈禧联合“小叔子”恭亲王,悍然发动“辛酉政变”,铁血夺权,诛八大臣......

先皇苦心编织的权力格局,被打破了......

后来,慈安太后离奇暴毙(英年早逝),恭亲王也被一脚踢出权力核心,皇帝年幼,已无人可以制衡这个权欲极旺的寡妇了,慈禧大权独揽,说一不二。

她,成了“无冕女皇”。

“无冕女皇”升职记:两枚小小的印章,毁了三代帝王!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慈禧一生一手扶植了同治、光绪、宣统三位大清帝王,成为晚清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她决断军机、生杀予夺,同治、光绪沦为“掌上天子”,她统治中国长达近半个世纪(48年)。

咸丰帝万没有想到,昔日躺在他怀里的“惹人怜爱、温良贤淑”的兰贵人(生子后才晋升懿贵妃),变成了一个心狠手辣、不折手段的女人。

权力是最好的春药,也是最好的毒药,让人着魔,让人上瘾,也让人变得疯狂。

杀入大清帝国权力之巅,正是咸丰帝留下的这两枚小小的印章,为后宫“垂帘听政”埋下了巨大祸根,也为大清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