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兒子被呂雉害死5個,劉邦當初為何不幹掉她呢?專家這樣說

蕭牆之禍猛於虎。

史上有兩句話幾乎專門是用來形容同一個人的,一句叫做“

蕭牆之禍猛於虎”,一句叫做“心如蛇蠍”。這個人正是漢初國母呂雉。

8個兒子被呂雉害死5個,劉邦當初為何不幹掉她呢?專家這樣說

(呂雉)

前面一句是形容她垂簾聽政,後面一句是形容她的心腸惡毒,睚眥必報。

要說呂雉這個人有多狠呢?

可以這麼說,劉邦當初有8個續齒的兒子,其中有5個竟直接或間接都是被她害死。她狠起來,連自己的兒子劉盈都不放過,活生生被她嚇死。

怎麼回事兒呢?

想必大家對劉邦、呂雉、戚夫人這三人的愛恨情仇是有所耳聞的。

劉邦死後,呂雉為了報復戚夫人,活生生地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豬),丟到豬圈裡。為了讓自己新登基的兒子劉盈鍛鍊膽魄,還特意硬拖拽著劉盈來看。劉盈一看,當即就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場面簡直不要太慘。

戚夫人被扒去衣服毛髮,砍去四肢,五感俱失(瞎子、聾子、啞巴),活像一隻豬一樣在豬圈裡拱來拱去。

劉盈看過後,三觀俱毀,做夢沒有想到自己的母親是這樣一個喪盡天良之人,腦子裡的畫面揮之不去,夜夜噩夢纏身,遂終日縱情酒色,不理國政,很快就在恐懼與交瘁中死去。

8個兒子被呂雉害死5個,劉邦當初為何不幹掉她呢?專家這樣說

呂雉殘忍至此,心如蛇蠍,當之無愧!

那麼,劉盈其他四個兄弟都是誰,呂雉又是怎麼害死他們的呢?

皇長子齊王劉肥,就是劉邦還沒成事時在民間私生那個。劉邦死後,一次在恵帝劉盈的家宴坐在了上座上引來呂雉忌恨。又是威脅,又是嚇唬,最終齊王只能忍痛娶了呂雉女兒魯元公主湯沐邑為王后,還用了一個郡作嫁妝這才息事寧人。堂堂齊王,劉氏血脈,受制於一介婦孺,蒙此奇恥大辱的劉肥很快鬱悶而死。

皇三子趙王劉如意,在戚夫人被做成人彘不久後,既被呂雉一杯毒酒賜死。

皇六子淮陽王劉友,被呂雉軟禁在京都,活活餓死。

皇五子梁王劉恢和大哥劉肥一樣,同樣因為不堪呂雉賜婚而自殺。

這說來也是有趣,劉邦兒子都被呂雉殺得差不多了,等到恵帝死了之後,竟然讓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代王劉恆做了皇帝,沒辦法,誰讓人家排行老四呢!

劉邦當初為什麼不殺掉呂雉?!

那麼,不禁有人就要問了,呂雉那麼狠毒,難道昔日和她朝夕相處的劉邦沒有看出來,為什麼不在死之前幹掉她呢?還留著她荼毒自己的子孫?

8個兒子被呂雉害死5個,劉邦當初為何不幹掉她呢?專家這樣說

對此,坊間曾有這樣一種論調:劉邦晚年不是不想動呂雉,而是年老體弱勢微,心有餘而力不足。

對此,王立群老師曾這樣評價說: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一入侯門深似海,無情最是帝王家!

古來帝王將相要個個都那麼溫情脈脈,便不會有那麼多為了鐵王座殺兄弒父的故事了。帝王家親情血脈淡如水,那是眾所周知的。

人性的弱點是經不起考驗的,特別是在大權大貴面前,眾生皆螻蟻,親情如浮雲。

那些開國帝王,尤其是像劉邦朱元璋這種從草根起來的人,創立江山,算計無數,殺人無數,能夠一路踏著夥伴與對手的皚皚白骨登上王座,憑藉的不是碾壓世人的心計手腕還有強權又是什麼?!

因此,可以這麼回答,但凡劉邦朱元璋這種雄主,活著的時候沒有殺掉那些可能威脅自己江山千秋相傳的人,總只有一個可能性,不想殺而非不敢殺!什麼年老體弱都是藉口罷了!

有趣的是,我們都知道,劉邦與朱元璋在求政治維穩與皇權獨霸方面的手腕都驚奇一致,行的都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之策。將那些異姓王一一誅殺殆盡,既是為了防止他們造反,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王權獨霸的理想。畢竟兵之大事,國之利器,豈可執手他人?!

8個兒子被呂雉害死5個,劉邦當初為何不幹掉她呢?專家這樣說

(劉邦)

至於我們說到劉邦呂雉夫婦,早年恩愛,晚年則是貌合神離。原因很簡單,劉邦做皇帝后,呂雉已經年老色衰,糟糠之妻總是滿足不了帝王取樂與獵豔心的,但即使這樣劉邦也從未動過廢掉髮妻鳳位的念頭。瘋傳,兩人互不干涉生活,各自獵豔,也算包裹的嚴實,沒有成為傳出蕭牆淪為天下人鄙夷嘲諷的醜聞。(主要是指呂雉偷人)

此事,多半是真,但所幸呂雉尺度拿捏地恰到好處,三宮六院也治得服服帖帖,在重大事情與場合,母儀天下的姿容端得也算是虎虎生威無可挑剔。因此劉邦大多數時候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左右自己並未再過多寵幸過她,內心裡的愧疚與對人性的理解與寬容,讓他覺得呂雉所行倒也無傷大雅,可以理解。只要大事上不犯錯,彼此那是樂得其所。

歷史上劉邦與呂雉矛盾唯一的爆發點是在戚夫人與劉如意母子上。準確地說是劉如意上。

晚年時,劉邦寵愛嬌豔的戚夫人與其所出的劉如意。對集萬千崇愛於一身的戚夫人,呂雉一開始是抱著無所謂態度的,畢竟人家年輕,這便是資本,與天鬥無益。但是戚夫人這個人比較無腦,日子久了開始仗著寵愛動了松呂雉兒子劉盈皇儲之位的心思,日日在劉邦耳邊吹枕邊風絮叨著讓劉邦廢劉盈改立劉如意為儲。

顯然,這番心思,不知道讓哪個殺千刀的傳到了呂雉耳朵裡。呂雉晚年年老色衰,又沒有丈夫疼愛,她所唯一希望的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夠看到自己兒子登上帝位,這便是她餘生的奔頭。

8個兒子被呂雉害死5個,劉邦當初為何不幹掉她呢?專家這樣說

(劉盈)

龍有逆鱗,觸之既傷。

顯然,劉盈便是呂雉的逆鱗,命根子。

也是從這開始,呂雉對戚夫人母子埋下必殺之心。

而另一邊劉邦也並不糊塗,對於戚夫人的攛掇也僅僅是好好先生屢屢推諉支吾過去。

原因很簡單,他打心底裡不想去動呂雉母子。

有早年陪著他一起趟刀山火海吃苦無數的感情在倒一說,內心裡的想法無非於下。

一、一介寵姬,婦人之仁。既無手段,又無閱歷,如何當得了大漢後宮之主?!

二、廢長立幼,有損綱常,不敢為天下先冒天下之大不韙。

三、開國功臣與呂氏外戚不答應!

這筆賬很簡單,劉邦還是算得清的。因於此,劉邦不願意廢呂雉母子的位置。等到自己快死了,劉邦也沒有動過動呂雉母子位置的心思。

然而,他很明白,因於早年間戚夫人的種種作死行為,他早就察覺到了呂雉對其的必殺之心,不難預料待自己百年以後戚夫人母子的下場。

沒有人比劉邦更瞭解自己的老婆。她睚眥必報,錙銖必較。

於是,為了給戚夫人母子留一條後路,劉邦在死前做了兩手準備。

一、讓陳平周勃去暗殺呂雉最強有力的外戚支撐樊噲(樊噲為呂雉妹夫)。

8個兒子被呂雉害死5個,劉邦當初為何不幹掉她呢?專家這樣說

二、將戚夫人母子託付給曾於呂雉母子有大恩的老臣周昌。

除外戚是為了釜底抽薪讓以後呂雉想殺戚夫人母子時不至於過於肆無忌憚得心應手。

託孤周昌則打的是感情牌。周昌在朝野德高望重,代表天下仕子輿論,又於呂雉母子有保位之恩,想著呂雉也不看僧面也該看佛面不是。

然而,一切的一切都是美好幻想。陳平與周勃這兩哥們坑哥抖了個機靈沒有殺樊噲,而是把皮球踢回了給劉邦,將樊噲押回京發落。這兩哥們害怕呂雉報復。

結果,還沒回到京城,半路上就聽到消息,老大(劉邦)死了!

於是,他們就更沒有殺樊噲的理由了。

所以說,劉邦當初之所以沒有殺掉呂雉,說一千道一萬都是因為戚夫人母子分量不夠,再就是他做夢沒有想到呂雉後來會變得如此歹毒。

無論古今,這個世界都沒有先知,世道善變,而人心則更善變。劉邦倘若能夠先知呂雉的歹毒,恐怕說什麼也不會放過她。

屆時,莫說一個樊噲,就是所有開國大將攔著他,為了自己的血脈,他殺起人來估計連眼睛都不會眨一下。

我是不書,點擊關注瞭解下期精彩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