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山古城寨:河南文旅的文化自信,需要它們

據不完全統計,在鄭州周邊尤其新密、鞏義、滎陽、登封等有山區域(除登封外,多數屬於伏羲山),春秋戰國遺留的鄭韓魏長城遺存、宋元明清歷代留下來的古城、古山寨有三四百處。

伏羲山古城寨:河南文旅的文化自信,需要它們

新密五嶺寨


朋友圈新密文旅廣電局的楊建敏老師曾簡略統計過新密區域的古山寨三百多處。鄭州大學歷史系創始人、民國河南四大才子之首、中國生產工具學奠基人荊三林(1916-1991)也曾勘察過滎陽區域為主的古長城、古山寨三十多處,目前在新密、滎陽、鞏義等處遺留的古城寨還有百處,是遺留在嵩山東脈、鄭州西部、以伏羲山區域為主的歷史遺珠,也是重要的文旅遺產和鄭州歷史尤其是明清民國史的主要見證。


修寨之人除了官方,還有很多地方上的官員、秀才、舉人、名流、富商和普通百姓捐款,工程浩大。所修(據)山寨古城,很多還是河南河流的發源地,有不少山泉和諸多歷史名人故事歷史,如賈魯河(汴水)、汜水、索須河、雙洎河(溱水洧水)以及支流的源頭。這些古城寨功能主要是防禦土匪、捻軍、農民起義軍、刀客以及部分駐軍功能。也曾被土匪、國民黨反動派、日偽軍等佔用過,很多也見證了抗日功績,是紅色歷史的一部分。


在鄉村振興、文旅山水、旅遊經濟的發展背景下,學習挖掘這些古寨古城、河流源頭,也是一種不忘根本吧。絕大多數山寨古城也是鄭州近郊野遊和親子互動教育的好去處。


公號小團隊也走訪了幾個山寨古城,今後也將學習更多古城寨。滎陽大周山鉞佛寨、新密馬頭山龍馬寨略覽。


鉞佛寨,經常被稱為鐵佛寨,山上也沒有鐵佛,鐵 或為 “鉞(yue)”字的碑刻誤讀。修於咸豐十年(1860)年,位於鄭州滎陽崔廟的大周山上,大周山海拔545米左右,因為山上有塔(建於五代後期,北宋前期),俗稱塔山,滎陽市區也有塔山路的因故命名。此塔被稱為曹皇后(宋仁宗媳婦、八仙過海的曹國舅的姐姐、宋神宗的奶奶、反對宋神宗王安石變法的蘇東坡的救命恩人,人文故事太多,一噴空就噴遠了)的千尺塔,實為誤傳附會。


伏羲山古城寨:河南文旅的文化自信,需要它們

2019.4.6 拍攝的塔山增修廟宇,估計耗資數百萬


伏羲山古城寨:河南文旅的文化自信,需要它們

伏羲山古城寨:河南文旅的文化自信,需要它們

2020.4.19拍,龐大寺廟被拆,只剩古塔


現代人修建的寺廟作為“非法建築”被拆,修於咸豐十年的城門和寨牆基本還在,順治、乾隆年的修寨碑刻還有。


伏羲山古城寨:河南文旅的文化自信,需要它們

記錄歷代修寨修城牆的碑刻


有順治、乾隆年碑刻,也說明不只是縣誌記載的咸豐年修寨防匪,更早就有城寨基礎或廟門院基礎。後人只是不斷利用,傳承文化。


伏羲山古城寨:河南文旅的文化自信,需要它們

白線上所示 西南側懸崖的石砌寨牆


伏羲山古城寨:河南文旅的文化自信,需要它們

曾經圖片,2019年下半年拆後只剩古寨和古塔


伏羲山古城寨:河南文旅的文化自信,需要它們

東寨門保存較好


伏羲山古城寨:河南文旅的文化自信,需要它們

南寨門


伏羲山古城寨:河南文旅的文化自信,需要它們

門刻:咸豐十年桂月,1860年陰曆八月


鉞佛寨是當地監生(監生有直接做官的資格)鄭樹棠倡議修建,附近有皇姑寨(同屬於大周山宏觀範圍的三泉九峪)主要修建人是孫欽昂,鄭州須水鎮人,被稱為“一門三進士,父子雙翰林”,家族從道光到光緒年間出了很多舉人、進士、秀才等,孫欽昂最高官居二品,曾參加過中法戰爭、支援臺灣水戰等,其書法與事蹟在福建、臺灣有一定影響。光緒帝等曾親自撰文家族墓,前幾年須水鎮的墓葬與古居被毀於開發商,曾被臺灣同胞感慨。


關於塔山鉞佛寨、須水孫欽昂,人文公眾號歷史文章:


☞ 噴空║ 須水:天王蓋地虎;翰林多成土

☞ 噴空║ 塔山當有塔,佛寨曾皇家。鄭州千尺塔的真與假

(以上2文章見本頭條號 歷史文章)


馬頭山位於滎陽與新密交界處,海拔705米,主要在新密尖山境內。以前叫龍馬山、龍駒山,傳說是伏羲的龍馬(龍馬負圖)所化。元末明初曾經有土匪武裝佔據,名將徐達麾下曾有戰剿。清咸豐年間和周邊多數山一樣,修建有龍馬寨,功能都比較接近。山寨有寨門東、南、北三處。馬頭山山頂有兩個小山峰,恰似馬耳朵,更神奇的是兩個耳朵下面有個天然山洞貫穿,左右成馬眼,山洞裡較寬敞,最高處有十米左右,並有鐘乳石痕跡,已經風化。


伏羲山古城寨:河南文旅的文化自信,需要它們

2020.4.12 遠看馬頭山,兩尖峰為馬耳,耳間有山洞


伏羲山古城寨:河南文旅的文化自信,需要它們

2020.4.19 半山腰拍攝,此為南寨門


伏羲山古城寨:河南文旅的文化自信,需要它們

半山腰向南看

伏羲山古城寨:河南文旅的文化自信,需要它們


伏羲山古城寨:河南文旅的文化自信,需要它們

來自驢友圖片

伏羲山古城寨:河南文旅的文化自信,需要它們

北側依稀可辨的龍馬寨門

伏羲山古城寨:河南文旅的文化自信,需要它們

其他寨門

伏羲山古城寨:河南文旅的文化自信,需要它們

2020.4.19 山頂懸崖向南看,中為南寨門


伏羲山古城寨:河南文旅的文化自信,需要它們


新密滎陽鞏義的伏羲山山系(稱伏羲山為山系在地理學上不太嚴謹),除了韓、鄭、魏國長城等被列為國寶外,現存山寨城牆上百處(海拔在400-1200米之間),保護和管理意識有待加強。有些已經被村鎮利用,作為吸引遊客來消費的免費旅遊景區打造,有的正被開山挖石破壞,多數在山頂蒼涼寂寞,成為野遊燒烤攀爬和戶外親子教育的免費去處。看得見山,望得見鄉愁,記得住歷史,也是一種使命和發展。現在文旅發展同質化,人造景觀缺少文化融合,缺少原生內容體驗和文化挖掘,鄭西山區古城寨的利用,值得關注。更多山寨古城,公眾號將繼續實地勘查,萬卷書萬里路,學習分享。三人行必有我師,歡迎一起上山下鄉。



伏羲山古城寨:河南文旅的文化自信,需要它們

伏羲山古城寨:河南文旅的文化自信,需要它們

伏羲山古城寨:河南文旅的文化自信,需要它們

伏羲山古城寨:河南文旅的文化自信,需要它們

伏羲山古城寨:河南文旅的文化自信,需要它們


噴空,河南方言(聊天、分享、交流的意思)。,山水人文公眾號,山水河流、文化典故、城市歷史、文旅文創等的淺嘗輒止,來源於一群跨度60後到90後的小夥伴,文化遺產愛好者、青少年素質教育工作者、文旅、地產從業者等的山水野遊、文化拾遺、文創文化傳播、鄉村文明生態與文旅調研的涉獵分享。目前有上萬公里走馬觀花,我們的視野、經歷和認知都很有限,學習在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