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轉載於:多港峒客)
如果我說:曾有過一個人獨力編撰瓊島地方誌,從開始動筆到最後一版付印作序,時間跨度是62年,你相信嗎?
還告訴你:這位編撰者動筆的那年就已身為祖父,而且孫子也長大成人,到北方做官了,你還相信嗎?
再告訴你:這部書是洪武皇帝下旨編撰的,編撰者是土生土長海南人,沒有科舉功名,亦非明臣,終生保持前朝遺老身份,卻受到官方最大的禮遇和信任,他的書前後至少印了三版,他的“朋友圈”幾乎囊括了百年間出現在海南的名宦碩儒……
您一定難以置信,以為這只是大話西遊了吧?
不敢說誑,的確有這樣的奇人奇書。
這部地方誌,叫《瓊海方輿志》,這位文化奇人,名叫蔡微。
我們今天能看到宋元以來大致連接的海南千年地方誌,第一位功臣,正是這位世代書香、享年120歲的文化巨匠——蔡微。
明初蔡微受命重修府志,此後六十年孜孜不倦,搶救宋元殘簡,奠基明志架構,撰成澤被後世的《瓊海方輿志》。該志完熟版,通過《正德瓊臺志》大量引用,再由“天一閣”成功保存,三大節點,完成海南較高質量信史的艱難傳遞。中華文明輝煌燦爛,就是靠蔡微這樣一個個先驅者的忘我奉獻,得以薪火相傳的。
司馬遷撰《史記》,開創了後世正史先河,被尊為“太史公”。蔡微在近乎空白的一片地誌廢墟上興滅繼絕,重建史志綱目,堪稱海南“太史公”。
年過半百的蔡微,學術已臻爐火純青。此後窮五六十年之力,心無旁騖專著地方史料,不但是海南唯一,恐怕全國也罕見。這種對歷史的重視、對文化的堅守精神,堪稱光輝燦爛。
《瓊海方輿志》出版狀況更是極為罕見,在編撰者生前就印了三版!
古代印行一本書,所費不貲。傳世的明代海南地方誌,皇朝時代罕聞有重印;清代方誌僅有以探花張嶽崧總纂的《道光瓊州府志》有過重版。聲譽甚隆的王佐,其《瓊臺外紀》雖然諸多努力,卻仍沒能付印。非官方人士編撰的《瓊海方輿志》,卻得到如此重視,堪稱奇蹟。
《瓊海方輿志》前後發行三版,足見是明前期最重要的海南地方誌。
(圖片:《正德瓊臺志》卷首之《瓊海方輿志序》書照)
蔡微簡介
元明間瓊山人,字希元。通經史,善文詞。任樂會學官,攝郡學。元末兵起,遂歸隱。明初知縣李思迪敘其文,推為海南儒者之冠。
當然,蔡微之後的海南“三賢”、“四傑”,其光芒已蓋瓊州甚至全國,更多的人只知明章顯赫的“大家”,卻不知曾經一個默默無聞竭心全力耕耘於家鄉的花甲老人;只知《明史》記載的《正德瓊臺志》,卻不知未見諸於國史的《瓊海方輿志》。
《瓊臺志》這樣記述這位匠人:蔡微,字希玄,號止庵,宋學士襄之裔。居萬寧,後遷瓊山。通經史,善文辭。知縣李思迪稱其文,謂海南儒者未能或之先 。先任樂會學校官,後攝瓊郡學事。值時不偶,遂隱德弗耀。纂《瓊海方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