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道具為什麼有價格?——網絡遊戲與勞動價值理論

本文是自己的腦洞信馬由韁寫出來的,可能覺得有點矯情,邏輯可能牽強附會,或者推理不夠嚴密,甚至其他更嚴重的錯誤,都歡迎批評指正。

相信各位一定玩過很多網遊,網遊當中一定會存在某些非官方商城的遊戲道具的私下現金交易現象,例如《DNF》在某平臺1塊錢人民幣可以交換一千多萬遊戲幣,為什麼一塊錢可以交換這麼多呢? 遊戲幣的價值又來源於什麼呢?

虛擬道具為什麼有價格?——網絡遊戲與勞動價值理論

虛擬物品的價值產生

提到價值,立刻想到的就是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了。馬克思說過價值是商品凝聚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那麼遊戲的過程是否和勞動有內在的聯繫呢?

虛擬道具為什麼有價格?——網絡遊戲與勞動價值理論

任何網絡遊戲當中,一定有玩法你不喜歡,但是為了遊戲的獎勵你必須去做的。例如一些非常枯燥的日常任務,非常耗時的刷怪,採礦等等。如果把這部分遊玩過程也看成是勞動,那麼虛擬物品的價值也似乎解釋的通了,玩家就在遊玩過程中產生價值,並且把這部分價值賦予給遊戲虛擬物品。遊戲需要通過這些消磨時間的玩法來讓玩家生產虛擬物品。

虛擬道具為什麼有價格?——網絡遊戲與勞動價值理論

虛擬物品的價值分配

那麼玩家在遊戲當中虛擬物品的價值怎麼分配的呢?馬克思在解釋現實經濟的時候使用了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概念,所謂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在現有在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製造某種有用的物品所需要的勞動時間。這個規則也同樣適用於遊戲,某個遊戲虛擬物品的價值應該正比於所有玩家獲取該物品的平均遊戲時間。

應該還會有後續,腦洞開的有點大,剩下的還需要好好整理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