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鏡重圓”—元宵節的歷史

今天我們來說說元宵節,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便為元宵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相傳漢武帝時期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稱元月,於是漢武帝就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一夜就叫元宵。隨著歷史的不斷髮展,元宵節的活動也越來越多彩,時至今日元宵節這一天人們會進行吃湯圓、賞花燈、猜燈謎、舞獅等等一些列活動。

“破鏡重圓”—元宵節的歷史


“破鏡重圓”—元宵節的歷史

今年的2月8日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但是今年的元宵節大家都在家裡安安靜靜的一同抵抗著新型冠狀肺炎,今年的元宵節雖然失去了往年的熱鬧,但卻過的讓人感到如此溫暖。如此感人的元宵節那就跟大家將一個關於元宵節美好的故事,破鏡重圓這個成語大家都熟悉吧,今天要說的這個故事也跟這個成語有關。主人公是江南陳朝的樂昌公主與以及其丈夫徐德言,他們夫妻兩人非常恩愛,一直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後來丈夫徐德言看著陳朝一天不如一天,隋朝卻日益壯大,於是夫妻兩人就開始商量早做準備,徐德言就對妻子說“公主,你這麼漂亮又有才華,陳朝滅亡的時候您一定會被隋朝的豪強掠奪走,這樣一來,我們家就散了”,為了日後的相見,兩人就商量著打破了一塊銅鏡,夫妻兩人一人一半,作為日後相見的憑證,果然不久後隋文帝派兵滅了陳朝,樂昌公主被隋朝名將越國公楊素給擄走了,而且帶回到隋朝的首都大興城裡,徐德言就一直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為了信守和公主的諾言,他就一直帶著那半銅鏡一路輾轉,最終到了大興城,也到了在大興城裡他與曾與公主約定的時間,於是他拿著這一半的銅鏡在大興城的街市上等待另一半銅鏡的出現,皇天不負有心人,結果果然公主派了一個人拿著另外一半鏡子來找他了,徐德言將兩塊慘境放到一起,果然可以拼成一個完整的鏡子,一時間讓他感到悲喜交加,於是徐德言揮筆題詩一首“鏡與人具去,鏡歸人未歸;無賦嫦娥吟,空留明月輝”,他就讓此人將這首詩帶給公主,樂昌公主讀完詩淚如雨下,連日茶飯不思。楊素看到便詢問原因,聽完後楊素也非常感動,覺得他們二人也是不容易,於是就專門把徐德言找來,使他們夫婦二人重新團圓,這就是破鏡重圓的歷史典故。

故事講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已經結束了,還沒有呢,破鏡重圓這個典故就發生在元宵節,當時樂昌公主和徐德言約定見面的時間和就是正月十五,那為什麼要在正月十五呢,那是因為在隋唐時期,正月十五元宵節就已經發展成了官府和民間都會參與的盛大的燈會活動,非常的熱鬧而且吸引了大批的市民爭相來參加。根據正史的記載,當時隋煬帝在元宵節期間出動上萬人進行集體歌舞,就是這麼龐大的演出規格,而且這也不是隋煬帝因為他自己的奢靡浮華才搞出來的,他只是按之前的類似的傳統進行的,在他爹隋文帝主政的時候,當時元宵節就已經非常熱鬧了。據文獻記載,當時的元宵節一到滿大街都是人們走親訪友,而且鑼鼓喧天各種演戲的、雜耍的、賣小吃的等等,所以無論是男女老少大家都出來看熱鬧,這時街上人最多最全,這才是樂昌公主夫婦他們倆約定為這個日子的真正原因,唯有在這樣的時候才特別適合在街上找人找破鏡。

因此,破鏡重圓這個千年歷史的成語本身就記錄了一千多年前元宵節在我國的空前繁盛,雖然今年我們只能過一個宅的元宵節,沒有以往的熱鬧,但是我們還是會度過一個圓滿的元宵節,,早在一千多年前的破鏡重圓的人們早就種下了希望,而這種追求圓滿的信念已經深深的在我們這個古老的民族心靈深處生根發芽,它讓我們至今任然滿懷希望。

“破鏡重圓”—元宵節的歷史


“破鏡重圓”—元宵節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