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旅遊去哪裡,水鄉烏鎮瞭解一下,去了5次,還一直想去

對烏鎮的喜歡是在骨子裡的。

第一次去烏鎮,是在2014年冬天,年後開學前去了一趟北京,本想去看看北方的冬天,最後卻遇到了一場驚慌。算是逃離般回到了學校,開學後就和康康約著去了一次烏鎮,在這裡,把在北京受的傷全部都治癒了。冬天的烏鎮,人不是很多,夜晚的西柵美的並不真實,晚上和康康在似水年華去吃吃喝喝,記得她喝的是烏鎮之秋,而我點了一杯臺北之夏,想起了《似水年華》裡面的文和瑛,一個在烏鎮一個在臺北。第一次去烏鎮是愛上的,愛江南枕水人家,愛青石板的小巷,真是水會讓一切變得溫柔。

國慶旅遊去哪裡,水鄉烏鎮瞭解一下,去了5次,還一直想去

第二次去烏鎮是在2017年的冬天,當時已經決定要離開上海了,不知道為什麼就有一個執念,回家之前一定要再去一次烏鎮,就算只是去看看木心美術館也好。於是在離開上海前3天和Shelly去了烏鎮。也是住在西柵裡面,體會到了西柵冬日寒涼的夜。去走著以前走過的路,去了木心美術館,去吃了西紅柿牛肉火鍋,去看了逢源雙橋,雖然也是匆匆別過,但是依舊是存在了心裡。

國慶旅遊去哪裡,水鄉烏鎮瞭解一下,去了5次,還一直想去

第三次去烏鎮是2018年10月的烏鎮戲劇節了,一直很想去烏鎮戲劇節,就算作為單純地體驗者也好,很幸運地是今年戲劇節搶到了戲票也搶到了住宿,所以就義無反顧地請假去了,在戲劇節期間待了五天四夜,像夢境一樣美好,在離開的時候才有深深的眷念和不捨。之前已經寫了在戲劇節期間的體驗,現在寫寫對烏鎮景區的體驗。

1.配套設施完善,感覺在這裡自己的一切需求都能被滿足。

從下公交車開始,就能看到景區門口一排自助購取票機,然後旁邊是一個特產超市和團隊票購買窗口和戲劇節戲票的售賣窗口,這個和裡面的遊客中心大廳分離開了,可以有效地減緩在裡面的人流堆集。進入遊客中心後,住宿客人和非住宿客人的購票區域也是分開的,在辦理入住的時候可以把門票也買好,同樣可以辦理行李託運,可以讓遊客省了很多心,辦完入住之後,檢票進景區之後可以在旁邊的房子裡面辦理人臉識別的臨時出入證,在入住期間可以多次進入西柵景區。本身聯票是當日有效的,但是住宿客人的門票有效期可以是次日15時。景區內的接駁車是住宿客人可以免費坐的,如果有行李,工作人員會幫你把行李搬到車上,你只要告訴他你去哪裡,他會把你帶到和為你指明方向。在景區裡面想要坐車出來的時候,也可以跟景區工作人員說讓他們幫你叫車。

進入景區之後,景區裡面有很多直飲水接水點,也有志願者之家,就是遊客休息的地方,裡面有凳子可以泡茶喝,可以給手機充電,還可以看書休息,很是為遊客考慮了。

再就是景區衛生狀況很好,各個衛生間的風格不一,我在任何時候進入任何一個衛生間都是很乾淨且裡面都有紙巾,另外景區衛生間洗手的水也有溫水,很是友好了。

對了景區目前還提供的服務有寵物看管寄存、兒童託管、行李託運等等,其實做景區真的是要從遊客角度出發,把遊客的顧慮和需求照顧好了,遊客玩的開心,一方面願意花錢另一方面對景區的品牌建設有很大的作用。

國慶旅遊去哪裡,水鄉烏鎮瞭解一下,去了5次,還一直想去

2.沉浸式體驗,有文化依託、明星引流以及愛好者集聚

因為《似水年華》,東柵變成了很多文藝青年的朝聖地,從一開始就準備用文藝來吸引和拴住遊客,然後西柵舉辦國際戲劇節。由黃磊、賴聲川、孟京輝等在戲劇界有一定影響力的人作為發起人,一方面保證了戲劇節的專業性另一方面明星好友的加入,又引爆了話題性。戲劇本不是一項大眾藝術,能願意沉下心了看戲劇和願意花錢看戲劇的一般都是有一定經濟能力且愛好的,這樣的人願意為自己的愛好花錢也對品牌和景區容易產生忠誠度。最後,戲劇節變成了戲劇人的烏托邦,文藝青年的夢和新朋舊友的聚會地,在這樣的地方,你可以和你的偶像一起看戲,也有可能你旁邊坐的就是某部戲的導演和演員,在任何角落你都有可能偶遇明星,也可能遇到一場驚喜的演出,晚上看完戲之後還有深夜食堂和深夜酒館可以喝酒吃飯聊天唱歌,這樣的體驗真的就是一個wanderland,讓參與過的人想一次又一次的來。這不,戲劇節剛完就看到群裡面有人在組團下一屆了。

3.不斷更新和學習,擁有源源不斷地活力。

戲劇節是在一屆一屆不斷地擴大規模,烏鎮也是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永久舉辦地,這樣不僅會吸引一批有一批的文藝青年,還有一些互聯網的大咖和新星。互聯網帶給這個世界的變化隨處可見,而烏鎮抓住互聯網這個機遇,藉著互聯網的東風,不斷為自己的注入科技的活力,如全景區實現電子支付、電子菜單、人臉識別技術等等,為遊客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提升了景區的接待能力,而所有的這些都讓烏鎮這個千年古鎮保持著源源不斷的能量和活力。

國慶旅遊去哪裡,水鄉烏鎮瞭解一下,去了5次,還一直想去

4.員工幸福指數不算高,但是服務態度很好

其實服務態度好並不是像很多人認為的一樣要卑躬屈膝。以禮相待,幫你解決問題的態度就足夠了。也許是江南的人本身會溫柔很多吧,在烏鎮遇到的人都好好,就像在月老廟給我水的阿姨,在蚌灣劇場排隊時給我黃瓜的小哥哥,排小鎮對話時小聲說大家講話小聲一點的保安,或許他們對你不夠熱情,但是足夠友好,只要有問題問他們,他們都會幫你解決。問了青旅前臺的妹子,她說也是分分鐘想辭職,工作很累工資不高,問了月老廟的阿姨,她說沒有休息時間,但是她對沒有休息時間這件事好像也並不是那麼介意,這應該也是烏鎮景區管理的高超吧,就算沒有休息就算工資不高,員工還是願意認真做事,友好待人。雖然也看到有工作人員躲著抽菸,但是他們對待遊客的態度是好的。

第四次去烏鎮是今年6月1日,烏鎮的當代藝術展,江南的春雨,有潤物無聲的輕柔,而我也愛著這樣的溫柔。第五次去烏鎮是在今年8月,晚上9點到達烏鎮,仍然有直達的公交車前往西柵景區,近兩個月的慌亂在到達烏鎮的那刻就安靜了。

來過就不曾離開,是烏鎮的slogan,也是我不曾忘卻的水鄉和溫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