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輸注器械龍頭的黃金髮展期

研報|輸注器械龍頭的黃金髮展期

輸注器械龍頭的黃金髮展期

今天聽說如果疫情在2021年得不到控制,將會取消東京奧運會,並且不會延期,日本再一次被架在火上烤,總投資接近2000億人民幣,以及延期一年大約損失411億人民幣,如果直接取消損失大約為人民幣2881億元。這也是日本之前一直表態會如期舉辦奧運會的原因,因為日本自己最清楚,如果奧運會被取消,那麼所有投入都會白費,連帶著經濟也會受到衝擊。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尚未宣佈奧運會延期之前,國內疫情看似逐漸得到控制,但是在確定奧運會延期之後,日本疫情反而進一步爆發,這其中或許也不能排除日本為如期舉行奧運會而有所隱瞞。但是現在國外疫情又遲遲不見好轉跡象,存在長期無法有效控制的可能。在國外擴散的時間點,一些企業紛紛臨時關閉,就目前而言想要恢復還遙遙無期,很多耗材也需要進口。

康德萊是國內醫療穿刺輸注器械領域的集團化頭部公司,公司穿刺類產品技術領先同行。公司於1992年獲中國首張一次性穿刺針生產許可證。1998年上海康德萊成立,並獲CE首批一次性醫療穿刺器械出口認證,標誌公司的產品逐步走向世界,2004年公司獲得FDA一次性醫療穿刺器械出口認證。根據公司2019年年報公司有38.61%的營收來自於出口。

穿刺輸注是一種常見的診療技術,是指將穿刺針或注射針刺入人體注入藥物,目的是輸血輸液、麻醉或血管造影等診療以及抽血化驗等。穿刺輸注行業分為輸注和穿刺兩大類。穿刺行業產業鏈上游為焊管制造,製造商生產焊管類產品主要用於生產針管,多為自產自用,行業具有一定的集中度;中游為針管制造,包括常規針管、花色針管以及待與器件組合的散裝針等,行業內專營針管起步的廠商較少,部分穿刺器械產業在取得規模優勢之後開始配套生產自用針,因此行業競爭較為緩和;下游為成品穿刺器械,包括無菌穿刺針和無菌穿刺器,輸注類相較於穿刺類,生產技術門檻相對較低、市場規模較大,輸注類競爭較為激烈,尤其在普通注射器、輸液器等領域。

根據《2018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報告》數據,2017年我國穿刺輸注市場達到395.6億元,2015-17年複合增長率為9.42%,增長較為穩定。按此增速,預計2021年我國穿刺輸注器械市場規模將達到569億元規模。同時,隨著"一帶一路"推進、國際分工細化,國際市場對中國穿刺輸注產品的需求也在不斷擴大,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

近年穿刺注輸產品市場規模

研報|輸注器械龍頭的黃金髮展期

穿刺注輸行業產業結構

研報|輸注器械龍頭的黃金髮展期

國內穿刺輸注行業廠商繁多,競爭激烈,國內市場中穿刺輸注器械份額最高的是美國BD(Becton Dickinson),2017年市佔率4.9%,其次分別為巴德(已被美國BD收購)、威高、康德萊等。穿刺輸注行業前四合計市佔率僅佔據17%的份額,其他廠商佔據83%的份額。由於輸注類壁壘較低,生產廠家較多,而輸注類產品又佔據穿刺輸注行業近63%的市場份額,導致行業集中度低。但穿刺針市場集中度相對較高,醫用穿刺針行業由於行業壁壘較高,市場中廠商數量相對較少,行業集中度較高。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整理的2012年穿刺針類的市場份額,康德萊、威高、江西洪達分別佔據穿刺針市場的22.9%、15.3%、8.1%的份額,行業前三合計市佔率為46%,行業前五合計市佔率為56%,行業相對集中,其中康德萊以23%的市佔率位居第一。

國內穿刺輸注品牌市場份額

研報|輸注器械龍頭的黃金髮展期

穿刺針類產品國內市場份額

研報|輸注器械龍頭的黃金髮展期

目前,各地區醫用普通耗材的帶量採購文件已經先後下發,耗材採購已在江蘇、安徽、山東等地開展,穿刺輸注行業中已有留置針和功能型輸液器入選。從實施情況來看,耗材降價幅度明顯。集中採購之下,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將被進一步壓縮,大企業憑藉規模優勢有望佔領更多市場,而外資企業的產品也可能逐漸被佔據價格優勢、質量水平也不斷提高的國產產品所取代。因此,帶量採購有助於行業進一步提高集中度,具備品牌、質量和成本優勢的企業將脫穎而出,行業逐漸向頭部集中。未來或將是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發展的"黃金時間",在疫情影響下,部分外資企業海外工廠暫時關閉,有望進一步加速穿刺輸注產業向中國轉移。

隨著診療技術的發展,穿刺器械的使用場景,從原來的輸注為主向更多場景延伸。特別是在微創手術以及新型的診斷技術中,穿刺器械起著重要的建立通道的作用。隨著我國人民可支配收入的上升與健康觀念的普及,城鎮化、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加深,醫保覆蓋率的提高,醫療消費升級成為醫藥行業的大趨勢,醫療需求將不斷釋放。而對穿刺行業來說,消費升級也促進全行業的進一步發展,主要體現在體檢、慢病管理、醫療美容等方面。

康德萊產業鏈完整,為穿刺行業少數規模化企業。公司具有CE和FDA的多項認證,主導制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認證齊全+低成本優勢,可以適應歐盟地區的集採,有望成為國際知名品牌的代工商,具有進入海外市場的先決條件,同時全球化佈局有望推進自有品牌直接進入海外終端客戶的國際招標市場。作為行業領軍企業,公司在行業內率先獲得歐盟、美國市場準入,承擔注射針、醫用不鏽針管、靜脈輸液針、輸液器等多項國家標準,及承擔齒科針、採血針、一次性使用靜脈留置針3項行業標準的起草任務。公司已然為國際醫用穿刺行業輸出中國品牌、中國標準。

公司擁有多項穿刺輸注專有技術,成本領先質量出眾,國際競爭力強。三大板塊攜手並進,輸注板塊有望受益集採並通過結構升級實現業績加速;穿刺類產品線齊全、在研管線豐富,2020年底前有望獲批國內首張美容針三類註冊證,對應終端市場規模超百億,胰島素針、採血針等產品也有望實現迅速放量;子公司康德萊醫械為心內介入龍頭企業,產品佈局逐步完善,業績維持高增長。此外,公司堅持全球佈局打造國際化品牌,外銷收入及毛利率不斷上升,產能擴張加速,未來幾年公司業績有望持續增長。

我們認為穿刺輸注行業生產工藝複雜,具有技術壁壘,公司為行業內少有的具備全產業鏈生產技術的企業,作為醫療穿刺輸注器械龍頭,有望依靠品牌、質量及成本優勢在耗材集中採購中實現以價換量,隨著在研管線中高毛利產品不斷投放市場,海外市場將有望持續擴張。

我們預計2020---2022年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05億元、2.60億元、3.34億元;每股淨收益分別為0.47元、0.59元、0.76元;對應的市盈率分別為24倍、19、15倍。其對應合理估值的股價應為14---15元附近。

未來影響公司業績的主要因素在於公司計劃未來幾年內陸續投放留置針、美容針等產能,若產能投放延期可能對公司業績產生不利影響。公司主營產品中留置針和功能型輸液器已進入集採名單,若中標價格降幅過大可能會使公司業績受到負面影響。美容針渠道推廣主要通過私立美容院等機構,與公司原有公立醫院渠道重合度低。若公司美容院渠道拓展困難可能會有美容針營收不及預期的表現。

免責聲明

本報告的信息均來源於公開資料,本公司及研究人員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我們已力求報告內容的客觀、公正,但文中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如有操作、風險自擔!

關注濤哥,為你解讀遊資不為人知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