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出新規拓寬發展空間關愛社區工作者

  社區工作者在疫情防控中作出重要貢獻。記者13日從武漢市委組織部門獲悉,為進一步適應新時代加強城市基層治理的需要,武漢出臺社區工作者管理新規,提出從提高社區工作者報酬、面向社區工作者定向招錄公務員等舉措入手,不斷推動社區工作者隊伍職業化。

  據瞭解,這份《武漢市社區工作者管理辦法》從社區工作者選任招聘、教育培訓、規範管理、考核、職業發展、待遇保障、激勵措施、退出機制等多個方面對社區工作者管理工作作出了規定。

  記者注意到,為推動社區工作者隊伍實現職業化目標,辦法進行了諸多探索和創新。例如,提出設立社區正職、副職、委員和社區幹事四類崗位共18級的等級序列,以促進社區後備力量培養;規定各區每年分別拿出20%左右的街道(鄉鎮)公務員職位、基層事業單位管理崗位的錄用和招聘計劃,定向考錄、招聘社區工作者;大幅提高社區工作者報酬,按年人均收入不低於上年度全市城鎮職工平均工資標準設定社區工作者報酬體系,同時增設學歷津貼、職業津貼。社區工作者年人均應發報酬7.36萬元,增加3.41萬元。

  武漢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董丹紅表示,建設一支政治堅定、素質優良、能力突出、群眾滿意的社區工作者隊伍,需要社區工作者真正感受到社區工作有尊嚴、有價值、有奔頭。辦法中提出諸多舉措,實現了社區工作者進出有通道、履職有目標、考核有標準、待遇有保障、發展有空間、激勵有機制,有利於推動社區工作者隊伍職業化,不斷使社區工作者在知識、技能、觀念、思維、態度、心理等各方面,符合職業規範和職業標準。(新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