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壕據守:細看二戰德軍東線戰場上的支撐點防禦戰術

支撐點防禦戰術的起源

支撐點防禦戰術是從梯次縱深防禦戰術上開發出來的,對於德軍來說就是從彈性防禦戰術上改進的。但是支撐點防禦戰術卻並不是德軍的首創,1941年6月,德軍發動巴巴羅薩計劃,依靠突然性的閃擊戰德軍在戰爭初期便打的蘇聯毫無還手之力。蘇德戰場一直從波羅的海沿岸延伸到地中海,戰線太過綿長,蘇聯紅軍為了防禦如此綿長的戰線,把火炮分散部署在寬大正面上,因為蘇軍在開戰之時便損失了大量的人手和裝備,這導致蘇軍每公里只有兩三門反坦克火炮,甚至更少;而且反坦克武器也是如此的部署,這種部署的結果是蘇軍沒有防禦縱深。這種線式沒有防禦縱深的戰術完全落伍了,蘇軍根本無法抵禦德軍裝甲集群的突進,這導致蘇軍頻頻被德軍穿插、分割、包圍,因此前期蘇軍損失非常大。


掘壕據守:細看二戰德軍東線戰場上的支撐點防禦戰術

裝甲集群

為了應對此種局面,除了增加縱深防禦以外,蘇軍的羅科索夫斯基集團軍首次開發出了一種新戰術,他們在明斯克公路一帶,把反坦克武器集中起來使用,並依託反坦克武器建立了37個成縱深部署的防禦點,每個防禦點根據地形部署2~7門火炮,大多數是2門火炮加上幾個反坦克槍小組。這37個防禦點被部署在縱深達25公里的地帶,雖然仍然無法抵禦德軍裝甲集體的突擊,但是明顯取得了不錯的防禦效果,這種防禦部署很快就在蘇軍內部推廣開來。當然這些防禦點被稱為反坦克支撐點。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德軍坦克在吃過多次虧以後,就學乖了,很快他們就懂得利用坦克的機動性繞過這些獨立的反坦克支撐點,或者乾脆包圍這些反坦克支撐點;而蘇軍為了應對此種情況,就把步兵連的陣地和反坦克支撐點結合起來,隨後很快就發展成把更大單位的步兵陣地和反坦克支撐點結合起來,而且還把多個支撐點聯合在一起,這樣就形成了營級或者團結規模的反坦克地帶。當然隨著戰時的推進,反坦克支撐點戰術越來越成熟。

掘壕據守:細看二戰德軍東線戰場上的支撐點防禦戰術

步兵師的支撐點環形防禦陣地部署圖

德軍的支撐點戰術

1941年9月,德軍中央集團軍群集結兵力,發動颱風行動,對莫斯科展開了龐大的攻勢,10月份戰役正式開始。在莫斯科戰役中蘇軍就建立了大量的反坦克支撐點,並且把每一個支撐點部署的反坦克火炮增加到了3~4門,另外配合至少兩個反坦克槍小組,由於火炮數量的增加使得反坦克支撐點的成績顯著提高。雖然德軍勢大,但是經過蘇軍的頑強抵擋,到了12月份颱風行動就破產了,在這期間德軍損失了大量的兵力和坦克,隨後蘇軍投入預備隊展開了反攻。而德軍被迫展開防禦,希特勒下令東線戰場的德軍轉入防禦,隨後又禁止德軍撤退。


掘壕據守:細看二戰德軍東線戰場上的支撐點防禦戰術

蘇軍76mm加農炮,既可反坦克又可支援步兵

而德軍由於兵力不足,各部隊基本上都被打殘了,而且最關鍵的是嚴重缺乏重武器,因為前期損失太大,每個步兵師的師屬炮兵規模被縮水了一半,基本上就相當於只剩下一個多點的炮兵營。因而無法在整個防禦正面上建立綿長的彈性防禦陣地,而如果把所有兵力都壓到一線,這就會導致德軍沒有預備隊,也缺乏防禦縱深。為了應對兵力不足的情況德軍除了把後勤部隊調到前線充當步兵使用之外,還在東線戰場上開發出了自己的支撐點防禦戰術,就是不建立連續不斷地防禦陣地,而是建立互相有間隔的防禦陣地(德軍叫支撐點),就是兩個陣地有個缺口,相當於兩個陣地之間隔著一塊“無人地帶”。這個“無人地帶”不是說真的沒有人,而是在這裡佈置一些反坦克障礙以及設立地雷區,同時部署上一些警戒人員和炮兵觀察員,就類似於一個前哨陣地,這個主要的防守火力來自於後方的炮兵,部署炮兵觀察員的作用就是能夠呼叫後方的炮兵支援;除此之外各個防禦支撐點要構築成環形工事,這樣可以抵禦多方向攻擊,每個環形工事前面都要佈置上各種障礙物以及雷區,除此之外兩個環形工事之間要做到能夠互相支援,其火力要求能夠覆蓋到兩個支撐點之間的“無人地帶”。


掘壕據守:細看二戰德軍東線戰場上的支撐點防禦戰術

個人畫的簡易圖,團主防線內是由很多小支撐點組成的


也就是說兩個支撐點之間的缺口由後方的炮兵和兩邊的支撐點環形陣地負責防守,這樣以來就減少了用於佈防的兵力,但是防守火力卻沒減少。而德軍步兵師把三個團的兵力全部壓在一線,這樣就能夠防守更大的區域,以前的彈性防禦戰術,德軍是前2後1的部署。現在由於兵力減少,需要防守的正面過大隻能把三個團的兵力全部壓上去,但是仍然佈置成四個防區的縱深。而且每個步兵團也有一部分預備隊,但是各個步兵團的預備隊規模被減少到一個連,而佈置在一線的步兵營的預備隊可能就是一個步兵排的兵力;而步兵師則是把偵查營改成了師屬預備隊,步兵師的偵查營一般都是半摩托化,所以基本上相當於有一定機動能力的師屬預備隊。


掘壕據守:細看二戰德軍東線戰場上的支撐點防禦戰術

德軍摩托

由於損失越來越大,後來乾脆把半殘廢的摩托化反坦克營也摻和到師屬預備隊裡面,整合成一個機動型的師屬預備隊,這樣就導致步兵在一線的反坦克能力被削弱了;同時德軍也把原本屬於步兵排的50mm迫擊炮也集中到連部使用,一般都部署在能夠覆蓋整個步兵連支撐點的位置上,但是通常不能完全覆蓋整個區域;除此之外,由於步兵師所要防禦的範圍更大了,而師屬炮兵的規模反而縮小了,甚至有的步兵師師屬炮兵不足一個營,也就是不到12門火炮,反而需要防禦三四十公里的地帶,因此為了讓炮兵儘量多的覆蓋步兵師的整個防區,師屬炮兵的陣地朝前挪了挪,比原來彈性防禦戰術的時候離主防禦線更近了,雖然有可能會受到對方的炮擊,但是沒辦法;另一個問題是雖然你朝前挪了,但是就憑一個炮兵營是無法覆蓋整個步兵師的防區的,因此又把僅剩的炮兵營分散使用,這樣就更是減少了火炮的威力,無法形成密集火力覆蓋,一般只能給附近的幾個支撐點提供炮火支援。


掘壕據守:細看二戰德軍東線戰場上的支撐點防禦戰術

德軍反坦克炮

德軍理想化的環形防禦支撐點應該是建立在高地上,因為高地有著更好的射擊視野。但是因為蘇聯那個惡劣的氣候,德軍的支撐點更多的是選擇建立在村莊附近,因為村莊裡的房屋能夠讓德軍抵禦嚴寒;如果附近沒有村莊的話,那更多的還是建立在高地上。雖然德軍在東線戰場上做出了各種補救措施,但是仍然抵擋不住如潮水一般的蘇聯紅軍,而且越往後德軍的補給資源越少,這更是雪上加霜,反而使得蘇軍進攻的速度加快,這又導致德軍不停地後撤,甚至沒有多餘的時間構築陣地。此後德軍步兵的野戰防禦工事很多都是由後方的人員構築的,步兵師在前方抵抗失敗以後,直接後撤到已經構築好的陣地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