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鬆:《道德經》和老子都被我們誤讀了

《道德經》是全世界除了《聖經》以外,被翻譯版本最多的一部典籍。在中國,《論語》被昭告天下,廣而傳之,而《道德經》總是被邊緣化。

很多學者分析其原因認為:同樣一個道理,《論語》是從正面解讀的,《道德經》是從背面評判的,會給人非主流的感受。

就像很多人解釋《道德經》中“無為而治”是消極的不作為。白巖松坦言道,如果用哲學理論推敲,“無為”和“道德自然”當做方法論,是一門非常積極的哲學。

白巖松在他的《白說》一書中說:“《道德經》和老子都被我們嚴重誤讀了”,接下來我講結合現代行為與心理去解讀白巖松帶我們認知的《道德經》。

白巖松:《道德經》和老子都被我們誤讀了

01、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尋常的解讀這句話是:來勢兇猛的東西大多不能長久,在修道上過於勇猛精進,也不可能長久。白巖松結合現代命題解讀出一番新的深意。

①時間與速度的辯證

很多人面對困難問題上,經常需要迅速找到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快速有效,最好立刻見效。白巖松在高校演講,學生的提問都是非常有指向而且目的性:“我該怎麼辦?我應該怎樣選擇?你直接告訴我一個答案吧?”

白巖松每次的回答都是:我治不了“急病”,只能說一些“慢道理”。

也有很多人問白巖松哪本書對你影響最大?每個人都渴望得到一個功利性結果,“影響最大”的一定最有用,這種心理背後,隱藏著這個時代的病:一切都功利求快,希望有那麼幾本書,讀了就快速地讓自己脫胎換骨。

白巖松說除了新華字典,所有讀過的書都像是不斷匯入江河的涓涓細流,塑造了人的思想,無法真正界定到底哪一本書塑造了其人。讀書就是生命中的一日三餐,大魚大肉清粥小菜都需要,也需要日日進食,暴飲暴食反倒會脾胃失調。

說到底,就要靜心專注於長時間的浸泡。白巖松讓學生體會“慢與靜”上課時給他們泡功夫茶,規定三十分鐘都不許說話,安靜中體會茶的滋味慢慢浮現出來,傾聽遠處的鳥叫和時鐘的滴答聲,這些聲響與滋味,在年輕的歲月中,常常是被忽視的。

“飄風”“驟雨”與“朝”“日”就是速度與時間的辯證關係。人生中得意和失意都只佔5%,剩下的90%是平淡,而平淡中如何對待才是決定速度的關鍵。

白巖松:《道德經》和老子都被我們誤讀了

人生如茶須慢品,歲月似歌要靜聽。

②如何面對兩大敵人?突如其來的讚賞和表揚,時常會有的打擊與不順

在我們的教育體系裡,很多維度教會孩子們如何去贏,卻很少教會孩子如何體面並且有尊嚴的去輸。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那麼十之一二的成功,被看得極其重要,十之八九的挫折時的心態和應對能力,應該才是常態。

人們潛意識裡更願意相信,成功不會如“飄風”“驟雨”那般轉瞬即逝,失敗也不會如“飄風”“驟雨”般很快過去。這是潛意識裡的反抗,對成功的放大,對失敗的抗拒。

“飄風”“驟雨”也可以理解為“得意”和“不順”,都只是暫時的時間長軸中的一小節,驕躁要過,難關要過,自然世界的“朝與日”“晝與夜”要更替輪轉,人生亦如此。

當遭遇人生不順,甚至是慘重的打擊,要相信時間能夠稀釋一切,暴風和驟雨,挫敗和低谷終將會過去。

白巖松:《道德經》和老子都被我們誤讀了

0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①尋找“第二個”答案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按傳統的翻譯,就是當天下都知道什麼是美的時候,也就都知道了什麼是醜;都知道什麼是善的時候,也就都知道了什麼是不善。白巖鬆解讀的意思為:皆美即不美,無私為大私。什麼意思呢?

美國有一位電影導演叫昆汀·塔倫蒂諾,他曾經來過北京,並且說過這樣一句話:“世界上80%的故事都已經拍過了。”“我們這代人要用新方法去拍老電影。”

白巖松的成功源於思維的深度和視角的獨特,總在答案之外尋找另一個答案。第一個答案往往具有欺騙性,在他採訪很多名人時發現,很多人回答問題都習慣於先說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很安全很平衡的“標準答案”。其後接著說的,才是他的個人想法,也是真正思考之後的答案。

白巖松從進入央視,很多欄目都是他一手創辦的,《東方時空》、《東方之子》、《新聞調查》等欄目都是他創新的傑作。

大家都用一種固定思維方式,一種衡量標準去鑑定“美”與“好”,是不是可以專注于思考,去尋找“第二個答案”,帶著好奇而不是恐懼去面對一切變動和未知,也許正因為你的創新,制定了下一個“美”的標準。

白巖松:《道德經》和老子都被我們誤讀了

②無私為大私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白巖松翻譯成“無私為大私”。人性中的“私”和社會要求的“公”該如何結合?真正無私的時候,反而得到的最多。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從事公益事業,往往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獲得內心的平靜,這種平靜對於中年人來說是奢侈品,“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年輕的時候只是一句美德傳遞的雞湯,而真正懂得了“無私”之後的轉化和獲得,才明白其含義。

白巖松參加過很多公益活動,每當工作人員說”感謝您的無私奉獻”,他都會說:不,您理解錯了,我做公益活動,其實擁有巨大的回報,儘管不是物質的。”

一位重症肌無力患者,二十幾歲時醫生宣判她會離世。然而現在她七十多歲,常年走不出自己的房間,但卻做了四五十年的志願者工作,幾十年來,通過電臺節目幫助別人治癒心靈。對別人的幫助,減弱了她自己的病痛,她的帶病生存年限,創造了人類醫學史上的奇蹟。

當人沉迷在自我的領域裡走不出來,抑鬱悲觀,但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也是對自己的拯救。

白巖松:《道德經》和老子都被我們誤讀了

《道德經》這樣的書,裡頭好的東西太多了,但其中有五個字深深地改變了我,叫“無私為大私”。這就是閱讀的樂趣,你一直朦朦朧朧的很多東西,你找不到與此相對應的東西,但是突然你在《道德經》裡看到了這五個字,一下子就打動了你,將來會成為你立身之本。

03、治大國如烹小鮮

“治大國如烹小鮮”大多數人的解讀是,治理大國和做一道小菜一樣有共通之處,甚至有人解讀為,治理大國像做小魚小蝦一樣簡單。

然而,大家想象一下,大魚怎麼做?少不了開膛破肚去鱗,怕它不容易熟,還得在鍋裡來回翻騰。那麼做小魚小蝦呢?是不是不要開膛破肚,少折騰為妙?

不管是治國還是自己的人生,這要分階段去設置目標:必須盡力“刮骨療傷”的“非常態”階段,從長遠來看你,要如“烹小鮮”儘量減少“折騰”。

白巖松在《白說》一書中說:“三十歲之前要玩命地嘗試和折騰,哪怕不考慮物質回報,經歷很重要,因為你不知道你的優勢是什麼。但是三十歲之後,就要開始選定目標做減法,打深井。三十歲是一個重要的轉折,你要做一次抉擇。”

絕大多數的成功者都是靠做減法成功的,治理人生也如烹小鮮,不能來回折騰,到四五十歲還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還在開膛破肚,還在拉鍊式修路,肯定不行。

白巖松:《道德經》和老子都被我們誤讀了

寫在最後

老子說過“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老子是一個極富搖滾精神的人,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人。

白巖松對《道德經》的“白式解讀”,結合自己的心靈體悟,分享了《道德經》的文化魅力和諸多啟人深思的人生智慧。更讓我們加深了對莊老文化的品鑑能力,中國生命之書的參透能力。

無論互聯網獲取資訊有多便捷易取,但存在“有識無智”的現象,知識常有,但智慧難尋,只有善於深度思考從不停止的人,會對《道德經》讀出不同的方法論。

當然,不同的人觸碰《道德經》感受是不一樣的,同樣的人在不同的階段感悟也是不一樣的。

作者介紹:榮榮

關注女性,賦能家庭。歡迎關注~@榮榮家庭關係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