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大師講佛教“明心見性,立地成佛的法門。

釋迦在靈山會上,

花示眾,

所有大眾,都默然不語,不識他的宗旨所在,只有葉尊者,破顏微笑,

釋便說我有這個法門:

,“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與摩迦葉”

這就成為禪宗開始教外別傳的公案了,

實際上,教是理,教外別傳是“即此理,即此事”,也便是事理雙融直截了當的果實。


花開花落,

無非涅槃妙心,

天機自在活潑潑的妙用,

拈花者是誰?

花是誰?

能拈者是什麼?

所拈者是花?

非花?

是花在微笑?

是迦葉在微笑?

微笑者是誰?

誰在微笑?

迦葉在笑花的微笑?

或是笑釋迦拈花在多此一舉?

或者花在微笑釋迦多此一枯?

迦葉多此一笑?

或為全是?

或為全非?

或為此中無是無非,花便是花?

拈花便是拈花?微笑便是微笑?

此中大有鳶飛於天,魚躍於淵”的氣象?

或為“瞻彼淇澳,籙竹猗猗”的境界?

大有問題,或毫無問題,

真是一番絕妙的作略與課題,

然而它是那樣的輕鬆,這樣的平實。

由釋迦的一拈花,

迦葉的微笑開始,

把釋迦過去所有說法傳心莊嚴肅穆的壓力,

一掃而空,

猶如使人行遍千山萬水,去找一個歸宿,經歷蒼茫無涯的途程,

最後到了“山重水複疑無路”之處,

忽然衝破一層薄如輕紗的迷霧,

眼前一片平坦,草長鶯飛,鳥啼花笑,

無限生機都來心頭眼底,

此時找到了身心性命的生命真實面目,

別有會心,付之嫣然一笑。


南懷瑾大師講佛教“明心見性,立地成佛的法門。


正如玄奘大師所說的: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的滋味,迥非局外人可得想象而知,這真是涅槃妙心,教外別傳的微妙法門,決非意識思議可及。

到了中國以後,

從達摩的直指人心,

見性成佛,

只在片言指示之下,

便使二祖慧可得到安心法門之後,

經百餘年間,

五傳面到六祖慧能,

開展盛唐禪宗的規模,

此後禪宗的教法,

如馬祖道一棒師等人以次,

大如釋迦拈花,

迦葉微笑的作略或揚眉瞬目,

或一一喝,

或豎一指,

或吹布毛,

或見桃花而悟道,

或聞鐘聲而徹悟,

大多都在平常日用之間,

最平實的生活機趣裡面,

而徹悟到最奇特幽玄的妙諦,

所謂言下頓悟,所謂明心見性,立地成佛的法門,就如此簡便已。


南懷瑾大師講佛教“明心見性,立地成佛的法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