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為什麼需要摩天地標?


重慶為什麼需要摩天地標?

原創 順子哥 重慶事務所 昨天

重慶為什麼需要摩天地標?

重慶為什麼需要摩天地標?


4月20日,江北嘴國際金融中心舉行動工儀式。

這個項目由融創集團打造,由4棟超高層建築構成,其中主塔A-ONE高470米、共103層,副塔分別高350、300、250米,被稱為重慶第一高樓群。

作為2020年市級重大建設項目,市政府官網當天刊發了這一消息,文章標題代表了對它的願景。

重慶為什麼需要摩天地標?


同日,市長唐良智主持召開市規劃委員會和市城市提升領導小組會議,審議《兩江四岸核心區整體提升實施方案》。會議也提出要重點實施江北嘴國際金融中心等代表性項目,將兩江四岸核心區建設成為歷史人文風景眼、山水城市會客廳、商業商務中心區。

超高建築在中國各大城市方興未艾,其背後基於一個共識——摩天地標,是城市實力和文明的縮影、也是一個強大的引擎,反哺整個城市的發展。

未來矗立於江北嘴金融核心區的重慶第一高樓群,有望以強勁的區域驅動力,成為重慶建設內陸國際金融中心、現代國際大都市的一面旗幟。

重慶為什麼需要摩天地標?

江北嘴國際金融中心主塔“A”字形樓體設計,寓意兩江交匯


01


重慶正朝著現代國際大都市高速轉型。

江北國際機場,有近100條航線連接全球主要城市,到2025年,可容納7500萬人次的客流量。

載著計算機的列車,不捨晝夜駛向歐洲。通過陸海新通道,重慶將成為國際貨物進入中國中西部市場的最佳入口。

在國家戰略層面,重慶屬於“塔尖城市”系列。

早在2010年《全國城鎮體系規劃綱要》中,作為中西部唯一直轄市,重慶就被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是一國城市高水平的代表,是聯繫國內外的重要門戶。

新的時期,中央對重慶又提出了“兩點”定位,“兩高”目標,2019年,進一步提出發揮“三個作用”。

無論哪一方面,都是以城市發展為支撐。

重慶為什麼需要摩天地標?

江北嘴國際金融中心的南濱路視角,優化城市天際線


面向2035年,成為全球城市體系的重要節點、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國家中心城市,是重慶必須要開啟的征程。

在這一過程中,城市空間形態的提升,是重要一環。重慶需要更新過去工業化的城市界面,展現國際化大都市風貌。

2018年出臺的《重慶市城市提升行動計劃》是一個起點,大到兩江四岸的治理,小到主城坡坎崖綠化美化,都意在城市形象和品質提升。

這場提升戰役中,和所有頂級城市一樣,重慶亦需要一系列標誌性建築,重塑空間形態,匹配城市能級。

比如伴隨著廣州從工業城市升級為金融中心,103層的國際金融中心大廈、蘇黎世式的現代藝術博物館,以及扎哈·哈迪德設計的歌劇院成了其恢宏中央商務區的主角。

江北嘴國際金融中心這樣的超高層建築群,也將以不同以往的空間文本,以現代化、全球化的姿態,展現重慶這座城市的偉大抱負。


重慶為什麼需要摩天地標?

重慶20年地標變遷


02


摩天大廈,不僅是一張城市名片或一個地標符號,還在於其背後強大的區域驅動和資源吸附能力。

德國經濟學家基爾克曾寫道,摩天型商業綜合體,能帶動商業生態鏈,以延展其商業價值,形成商業、商務互動的生態閉環。

從中東的迪拜,到中國的上海,已有一個個成功的案例。比如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對於奠定上海陸家嘴無可撼動的世界CBD地位至為關鍵。

江北嘴國際金融中心也將發揮重要的功能作用。

據瞭解,該項目將集辦公、住宅、酒店、商業、觀光、城市會客廳等功能於一體,計劃引進金融、涉外、智能科技等中國500強及世界500強標杆企業,打造西部地區總部經濟基地,為內陸國際金融中心要素集聚提供高端空間載體。

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促進江北嘴片區業態提升和功能集聚,為重慶建設內陸國際金融中心匯聚更多優質資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及“兩高”示範區建設注入新的強大動能。

重慶為什麼需要摩天地標?

全球罕見的超高層建築集群


優美的建築群通過對都市文化的再構建,也有利於吸引人才和資本。

美國作家卡拉·鮑爾曾提出這樣的觀點,在工業時代,能源和原材料是城市繁榮的基礎,如今這種趨勢正在改變,為了吸引有頭腦和有資本的人士拉動經濟增長,一個城市必須用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吸引他們。

對於如何彰顯建築美學,僅從設計者團隊構成看,已有充分保障。他們包括蘋果概念設計師Rob Janoff、建築設計大師任力之、寶格麗酒店設計師Flaviano Capriotti等十多位全球頂尖大師,他們大多來自於世界第一高樓【迪拜塔】、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兩大設計研發團隊。

據瞭解,項目470米的主塔建成後,重慶摩天大樓在世界的排名將從第 54 名進入全球第 13 名。

重慶為什麼需要摩天地標?

江北嘴金融中心主塔採取“無柱設計”,空間設計十分通透


重慶為什麼需要摩天地標?

江北嘴國際金融中心主塔概念演繹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