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名字叫家鄉

“到不了的都叫做遠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鄉”……

回不去的名字叫家鄉

進入年底,也許又會有很多當年意氣風發的少年,或黯然、或神傷、或無奈、或彷徨的逃離北上廣。

絕大多數當初選擇北漂的,想必都是懷揣夢想和無比堅定的。

可時光荏苒,歲月蹉跎。當年的“豪言壯語”聲猶在耳,如今漂泊過後卻可能對那個曾經定要離開的家鄉愈加眷戀。

也許是因為父母在那裡?也許是因為那裡有割捨不下的親情?也許什麼原因都不需要,只是因為它的名字叫——家鄉!

回不去的名字叫家鄉

但“來易來,去難去”。這其中又有多少人,陷入到了“想留不能留、想回又回不去”的尷尬境地。

究其原因,不過是那句經典的“一二線城市容納不了肉身,三四線城市承載不了靈魂”。

就像汪峰在《北京北京》裡唱的那樣:我們在這裡奮鬥,我們在這裡成長,但同時我們也在這裡迷惘在這裡失去。

回不去的名字叫家鄉

也許有人會說:想走就走啊,還不是你不想走!想回就回啊,還不是你不想回!

可是,若是有了孩子後,那麼會懂的;而若又有人是出身寒門一路單憑自己艱苦奮鬥過來的,那麼更會懂的。

和人本身一樣,對孩子的教育也是一個有著諸多悖論的存在。

比如,大家都認同鄉村的環境是最適宜人生存的,空氣好、水甜、瓜果蔬菜和米麵自己種植無汙染、家禽自己飼養安全肉蛋,早迎朝露陽光,晚擁璀璨星辰……可是,不可否認的是——鄉村的教育資源又相對太滯後了。

所以,很多人明知大城市各種汙染嚴重、影響孩子身體健康,寧願一家人蝸居過著網上流傳又實實在在真切的“假生活”,甚至有時寧願忍受別人的歧視,也想要孩子在這裡接受教育。

因為,大城市裡的教育資源和各類科技、博物館等公共資源發達。孩子在這裡能汲取到別的地方汲取不到的知識養分,能培養出他在別的地方得不到開拓的寬闊視野。

回不去的名字叫家鄉

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悖論也是永遠存在的。就像理想和現實;就像“月亮和六便士”;就像到不了的地方也許只是偶爾的心之所向,而留不下的和回不去的地方卻會是你一直的念念不忘。

回不去的名字叫家鄉

但人,終究是要自己與自己和解的。況且,為人父母,不應為孩子做的太滿。

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可以被預設的,包括你的孩子。你預先鋪設好的所有道路,未必就是適合他的人生之路;你想要他過上的人生,也未必就是他最有幸福感的人生。

所以,給他更多種可能,讓他自己去加倍努力吧!知道生活的不易和人生的艱辛,總好過於一帆風順卻一擊即潰。

回不去的名字叫家鄉

而最理想的生活狀態:莫過於在自己的一方天地裡,種豆得豆,種瓜得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