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固鎮:玉米地裡養草雞 “啄”開脫貧致富門

“這邊是剛引進棚裡的2500只草雞苗,那邊是才播種好的玉米地,過幾個月,俺就把草雞趕到玉米地,既能改善種植條件,也能提高草雞品質,一舉兩得。”說起玉米地裡養草雞的辦法,養殖戶劉興義的臉上寫滿了自信。

  

  劉興義是固鎮縣新馬橋鎮梨園新村的普通村民,家裡有六口人,原本靠著三畝薄田維持生計。2014年,他被村裡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第二年,在駐村扶貧工作隊幫助下,劉興義通過發展草雞養殖產業,不但帶領全家迅速實現了脫貧摘帽,而且走上種養結合的綠色產業發展之路。

  

  4月9日上午,記者來到了劉興義的養殖場實地採訪,只見白色的養雞大棚矗立在空曠田地裡,四周還用圍網圈佔了一大塊面積。大棚裡,數不清的雞苗正在陰涼地裡覓食閒逛,“這批雞苗才個把月,大概到7月即可出欄,一年基本能出兩、三茬。”劉興義告訴記者,現在他每天住在養雞場,給雞當起了“全職保姆”。

  

  “上有老下有小,俺們兩口子根本走不開,全家六口就指著家裡的三畝地過活,可是光種糧食哪夠呢?過去,連兩個孩子上學的開銷都吃緊。”談及自己從貧困戶到養殖戶的轉變,劉興義說,自己之所以能成功,除了本身有想法,更重要的是得到了村裡的大力支持。

  

  原來,早在成為貧困戶之前,劉興義就琢磨著乾點什麼,但苦於沒有門路,始終沒敢邁開步子。後來,他將自己的小心思告訴了駐村扶貧工作隊。結果,扶貧幹部不僅非常支持,而且多次上門給建議。經過多次權衡後,他最終選擇從事草雞養殖產業。“養草雞成本低,見效快,利潤也不少,還有能享受相關扶貧政策,一聽村幹部這麼說,俺就覺得這事可以試試。”

  

  劉興義利用扶貧資金,先期購進了1500只草雞苗,然後在自家地裡開闢了一小塊空地,正式開始了養殖事業。從買雞苗到學技術,從添設備到搭雞棚,再到日常的養護,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他的草雞養殖事業當年即取得成功,實現了2萬元營利。

  

  此後,劉興義的養殖規模越來越大,事業也越走越順,更在2018年實現了脫貧摘帽。如今,草雞養殖年出欄量常年保持在5000只左右,年純收益能達到4-5萬元。為了把事業做大做強,前兩年,他又通過流轉的方式獲得8畝土地,積極探索玉米地養草雞的綠色種養新模式。

  

  “雞在玉米地裡吃得好,玉米靠雞糞長得壯,既不用飼料,也不上化肥,兩者能夠實現品質、效益雙提升。”對於養殖場的未來發展,劉興義顯得信心十足。採訪中,他對記者說,依託新的種養模式,下一步,他將著力打造綠色有機食品品牌,爭取收益再上一個大臺階。(記者 賈鐵成)

  

  (蚌埠日報)

蚌埠固鎮:玉米地裡養草雞 “啄”開脫貧致富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