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百年前,有四條大街直對嘉興的四座城門。如今,北門大街和南門大街已改建成寬闊的建國路和禾興路,東門大街和西門大街卻只殘存點滴路段和遺蹟了。
曾經繁華的嘉興東門大街,現在只剩下一小段,靜靜地躺在文華園賓館南面。
一九八一年地名普查時,東門大街更名為東大街,那時的它東起環城河口,穿過環城東路,西止縣南街,長三百八十米。
而如今的東大街,東起環城路,長不到百米。北側是文華園圍欄,南側是十幾間民居,編號只到三十六號為止,往西是拆遷留存的空地,當成停車場。
上世紀九十年代新建的六層樓住宅區,還侵佔了這條千年古街的西半段。
2
史書記載,明清時,嘉興東門是繁華之地。
這裡,甪里街、鹽倉橋、放生橋、南湖畔和春波橋都是人口稠密之區,巨宅園林此起彼落,東門內外大街小巷,肆廛鱗次,繁華熱鬧。
太平天國時,東門遭兵燹,一時竟廢為斷垣殘壁、荒煙蔓草。直到上世紀初,滬杭鐵路通車後,東門外設火車站,旅館、茶樓、飯店競相開設,老東門和東門大街才重新繁榮起來。
火車通車後,坐火車的都要經過東門大街和宣公橋,狹窄的街道終日擁擠不堪。於是便引發嘉興最初的舊城改造和城市建設。
一九二三年,東門拆除月城,築通道路;新闢新東門,築新馬路;
一九二六年,新造嘉禾第一橋,築嘉禾路;
一九二八年,嘉興開始拆城築路,也是先拆新東門到南門的一段。城牆拆除,馬路築成,交通便利,東門更加熱鬧。東門大街從環城路到縣南街一段卻冷落了,商店也紛紛遷到環城路兩邊。
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後,老東門商業中心轉移到南湖戲院、環城路,今中山路口一帶。
一九六九年,長水塘拓寬工程開始。東門宣公橋被拆除,這徹底改變了東門大街的命運,使東門大街和河對面的宣公路都成了斷頭路。東門大街路面改成薄柏油的沙石路,原先鋪路的長條石全變成長水塘的護岸石。
3
那時,環城東路迎紫橋堍,東門大街弄口開滿了飲食店,大多是回族人開辦,街上整日飄滿羊肉、牛肉湯的香味。
一九七一年深秋,我以給人做傢俱謀生。記得在迎紫橋頭向陽旅社修地板時,那位負責的老者,見我撬起破舊地板,就叮嚀我用小掃帚多向裡掃幾下,看看有沒有異樣。常常會發現有銅錢、銀角子,他就格外興奮。
這店原是他祖上傳下來的,公私合營時歸了集體。老者的父親抗戰時曾在店裡藏了些錢幣,一直沒有找到。他還要我將園中那棵幾十年的槐樹伐了,一起將周圍的地悄悄開挖了些,結果什麼也沒發現。
初夏夕陽下,在文華園賓館十樓眺望,遠處一片高樓,擁著南湖風光,眼底卻是殘存的東大街。
早就聽說文華園要擴建,拆除東大街和舊民居,新建門廳和游泳池,可一直沒見動靜。當然,這對懷舊的老東門人來說,保留的這段東大街,也保留了古城“回家的小路”,還可尋訪昔日繁華的記憶,聊起老東門無盡的話題。
--END
文/董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