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合作對接會後 蚌埠市發展再添新軍

第六屆全國創新創業與產教融合高峰論壇暨皖北(蚌埠)人才合作對接會在我市舉辦。昨天下午,我市就此舉行新聞發佈會。記者從會上了解到,會後已有多家企業、項目、人才達成合作意向,攜手加入蚌埠發展大軍。

  在成功舉辦數屆人才合作對接會的基礎上,今年省人社廳、市委市政府首次與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合作,將對接會和創新創業與產教融合高峰論壇結合,形成高峰論壇、創新創業成果展覽展示、人才項目合作對接、人才招聘會、蚌埠籍創新創業人才回家看看、駐蚌高校畢業生就業推薦會等板塊,吸引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國務院研究室原副主任侯雲春,中國科學院原黨組副書記、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原黨委書記郭傳傑,工信部運行局副巡視員解三明,新時代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啟迪控股高級副總裁王朝東等不同背景的專家學者來蚌,並分別從政府部門、行業單位、高校研究、宏觀經濟、企業發展等角度,圍繞創新創業與產教融合等主題演講,為發展提供不一樣的思路與視角。

  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科技創新是第一動力。第六屆全國創新創業與產教融合高峰論壇暨皖北(蚌埠)人才合作對接會緊扣城市定位與產業特色,為人才搭建施展的舞臺,為項目鋪平落地的土壤,為發展夯實堅定的基礎。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府辦公室主任荀異然在新聞發佈會上介紹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南大光電等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遴選出100個高科技成果和項目來我市參展,蚌埠本地企業也選出12項優秀成果在對接會上亮相。100餘個項目中,僅高校的金獎、銀獎項目就有30多個,涵蓋了硅基新材料、工業製造、物聯網、醫療器械、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方面,與我市“創新之城·材料之都”產業發展規劃高度契合,更體現了當前經濟熱點和主流思想。“我市企業表現出高度的關注和濃厚的興趣。”荀異然透露說,目前已有銀瀲集漢文化文創、可降解高分子滅火劑、普略醫學等三個項目與我市企業達成合作意向,進入深層次的洽談磋商中。還有多家企業在會後與專家們聯繫,開展進一步的溝通交流。

  人才是對接會當之無愧的主角。活動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的10名高層次人才代表在專場進行自我推介,表達了服務蚌埠的熱情和願望。65名蚌埠籍創新創業人才(企業家)“鳳還巢”,在為家鄉蓬勃發展點讚的同時,也紛紛表示要用優質技術、先進理念和經驗回報桑梓。活動現場就有3個項目達成投資意向,藉助商會的橋樑作用,越來越多的蚌埠籍企業家表現出回鄉投資興業的意願。

  從2014年第一屆皖北(蚌埠)人才合作對接會,至今已經連續舉辦了六屆,成為我市人才工作一大亮點,也成為創新發展的重要助力。六年來,不僅活動規格越來越高,吸引人才與項目的效果也越來越顯著。“可以說,蚌埠的影響力明顯增強。”新聞發佈會上,市人社局副局長朱冬民介紹說,據初步統計,歷屆對接會共邀請了300多家創新企業和400多個創新項目參會,累計320所(次)省內外高校與我市600多家企業對接,簽訂合作協議近百個,初步形成區域性人才、智力和科研成果的交流合作平臺。朱冬民還介紹,藉助對接會的平臺,我市共吸引200多名海內外博士、專家、學者來蚌參會,其中近20名高層次人才與我市9家單位簽訂合作協議。“對接會是一個窗口,凸顯了我市的交通、區位、資源、產業、科技等優勢;對接會也是一個舞臺,為皖北的人才智力引進、培育、集聚、交流搭建了高位平臺。”他說。

  


來源:蚌埠新聞網 作者:靳瑾

人才合作對接會後 蚌埠市發展再添新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