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改革後會帶來哪些影響和變化?這些人直接轉公務員!

近年來,事業單位改革一直眾說紛紜,改革是必然的,並且有望在2020年完成。在事業單位改革過程中,不同事業單位人員的去向各不相同。有些人的身份維持現狀,有些人的身份直接“轉制改企”,有些人的身份卻“搖身一變”直接轉為公務員,福氣好得不得了。

聊事業單位改革之前,我們先來說說,事業單位的編制性質:目前,我國事業單位按照經費來源可以分為財政全供、財政差供、自收自支三類。按照單位性質,可以分為參公事業單位和普通事業單位。按照單位職能可以分為行政管理類、公共服務類、生產經營類。

事業單位編制

事業單位,是指國家以社會公益為目的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它們不以盈利為目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分支。一般指以增進社會福利,滿足社會文化、教育、科學、衛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種社會服務為直接目的的社會組織。

事業單位的編制和公務員不同,一般來說有三種情況:一部分事業編制是財政全額撥款,還有一部分是屬於差額撥款,最後還有一類事業編制是自收自支。

2020年,事業單位改革即將完成,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到底是哪些人享受到這種好福氣。下面我來為您分析究竟怎麼改革,改革後會帶來哪些影響呢?

事業單位改革,哪些人能轉為公務員

按照國家事業單位改革的相關政策,以下這幾種事業單位員工,最容易轉為公務員。其一,承擔文物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員工,比如,文物管理局人員。其二,承擔移民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員工,很多地方都設置有移民管理局,事業單位改革後,這些人也可能直接轉為公務員。另外,一部分承擔著漁政監管、海事或航運監管,以及承擔道路運輸及公路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人員,也有機會直接轉為公務員。

轉為公務員,有哪些福利和待遇

事業單位人員轉為公務員,各方面的福利肯定比原有的待遇要高一點。在工資收入上,事業單位人員和公務員之間,本身就有差距,尤其是那些在事業單位原本就從事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員,轉為公務員身份之後,工資會高一大截。另外,在很多省市區,事業單位工資改革和公務員工資改革並沒有實現同步。比如,在全國多數省市區,公務員都已經普遍享受了車補,但是,很多地方的事業單位人員,目前還沒有拿到車補,當他們的身份轉為公務員之後,這部分待遇馬上就會補齊。

事業單位改革後會帶來哪些影響和變化?這些人直接轉公務員!

改革後的事業單位會有哪些影響和變化?從多種角度來說明。

從編制上來看:

原來的編制就慢慢變成了合同制。也就意味著,崗位不是一勞永逸,不是永久的“鐵飯碗”。當然,這些工作的穩定性還是有保證的。除此之外,沒有編制的束縛,實現政事分開、事企分開和管辦分離,強化事業單位的公益屬性。今後,事業單位將只有兩類:公益一類和公益二類。公益一類主要是指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單位。公益二類則是指承擔高等教育、非營利性醫療等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單位。其他的行政執法職能將全部被剝離,整合或轉移到其他相關行政機構中去。

從薪資上來看:

薪資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事業單位改革後,事業單位人員基本工資會定期上調,對於教師群體,更是提出了“教師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並且事業單位多了另一份“薪”。多出來的不是指單位給你一共發雙份,而是指你自己可以賺一份薪資,即鼓勵事業單位專技人員離崗創業。相當於你拿著“雙薪”,總的收入反而會有所增加。

從職稱上來看:

職稱評定能夠起到激勵員工的作用。這部分主要針對教師群體,改革之後,職稱也不是平均工資的唯一標準,未來會更加傾向能力,讓更加優秀的人員有更多的機會。

從管理上來看:

要知道隨著改革的深入,少數“編制內清閒,編制外忙碌”的現象會減少,以往體系中實行身份管理將會更加公平。

事業單位每年招錄的人員學歷標準較低,無論是專科、本科只有符合報考條件就是均等機會。在各種企業以學歷劃分等級,且提升學歷門檻。事業單位每年發佈崗位多多,且只要符合報考條件,無論是名校985還是普通大學生,無論是實習經歷賊豐富的大佬還是毫無經驗的新手小白,事業單位考試都會歡迎大家報考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