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柏鼠标MT750S的上手体验感受

这篇文章给大家分享一下最近刚入手的雷柏鼠标MT750S的使用体验,虽然这款鼠标是我所有用过的鼠标中最贵的那一款,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的确是一分钱一分货。以前我选择鼠标,从来都不关心其他方面的问题,就是能用就行了,但是随着后来自己要求的逐渐提高,买鼠标和键盘都没那么随便了。

我记得很久以前所用的键盘和鼠标加起来的价钱都不超过五十元,但是现在我算了一下,键盘和鼠标两样东西加起来得将近四百的样子。以前用的鼠标和键盘都是有线的,虽然质量不怎么样,不过也能用一两年。现在用的鼠标和键盘都是蓝牙的,而且键盘还要求必须是机械键盘才带劲,价格自然也就高了起来。不过最终的体验确实不一样,就是前面说的一分钱一分货吧。最近也是刚刚入手了这款多模的无线鼠标MT750S,浅谈一下这款鼠标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供大家选购时作为一个参考吧。


雷柏鼠标MT750S的上手体验感受


大家通过图就可以看到,这款鼠标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我喜欢它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第一、我喜欢它的尺寸足够大。相信长期用鼠标的人都知道,那种笔记本电脑标配的鼠标的尺寸是非常小的,而且使用的时间长了,会觉得手非常地累,而大鼠标就不一样了,它可以将整个手掌全都压在鼠标上,大大地减轻手臂的压力,因此用起来不会那么累。


雷柏鼠标MT750S的上手体验感受


第二、我喜欢它的按键是有声的,而且是那种清脆并且不是很大的声响。目前市面上的很多鼠标都做成了静音版,也许是觉得做静音版成本比较低吧。为什么呢?因为要想做成一款有声的并且声音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的鼠标,显然是需要下更多功夫的,还不如直接做成静音版,不用考虑那么多。虽然静音版的鼠标的确也有很大的市场,因为它可以在使用的时候不至于打扰到附近的人。但是它也有一个坏处,那就是用起来显得死气沉沉的,相比于有声版的缺少那种工作的激情。

第三、我比较喜欢这款鼠标的多模设计解决方案。这种方案的优点是可以实现多种设备之间一键切换。比如,我身边的设备有台式机、笔记本、平板甚至还有手机,一共四种设备,偶尔可能都要用到鼠标,然后一般的无线鼠标也仅仅只有一个适配器而已,我不可能把鼠标的适配器到处拔吧,这样会很麻烦的,一不小心适配器要是找不到了,那就又得重新买鼠标了,更何况手机和平板还没有USB口,怎么搞啊?

但是,MT750S就彻底解决了这些问题,多种设备都能共用一个鼠标。怎么用呢?首先,台式机可以通过插2.4G无线接收器来使用;其次,可以通过鼠标的蓝牙4.0连接使用;最后,平板可以使用蓝牙3.0连接后使用。鼠标上面有个切换设备的键,


雷柏鼠标MT750S的上手体验感受


而且每一个设备都有对应的数字显示在鼠标上,


雷柏鼠标MT750S的上手体验感受


这样只要记住相应的数字对应的哪个设备就行了,比如我的数字1对应的是台式机,数字2对应的是笔记本,数字3对应的是平板,只需要短按切换键,把它调整到相应的数字上面就ok了。

第四、 这款鼠标比其他的鼠标要多一个滚轮键,放在侧面,由右手大拇指来控制,这是干什么的呢?

有时候我们在做电子表格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横排很宽的情况,一屏幕显示不完,这时候一般的鼠标只能拖动下边的滑块来滚动显示左右两边的内容。但雷柏MT750S设计的这个侧边滚轮就非常好,我们可以直接滑动它来显示左右两边的内容,显得十分方便。

以上的四个优点虽然让这款鼠标带给了用户更好的体验和新的功能,但是同样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其一、整个鼠标采用的是内置的可充电的锂电池,电池已经不可以抠出来了,更没办法用5号或者7号电池来代替,大家应该知道,如果买南孚电池来用的话,使用期限肯定会比充电电池更长,一般充一次电可能只能用半个月的时间,但是一节5号电池却往往能够用上半年左右,因此鼠标的续航不如用干电池的鼠标好。

其二、原本的侧边按键的位置被侧边滚轮给占用了,因此以前那种鼠标控制前进后退的按键被迫调整到了鼠标的左键边缘,按的时候无论用哪个手指都显得不太方便了,可能会让刚入手的用户感觉不太习惯,除非以前用鼠标的时候,就是食指对左键、中指对滚轮、无名指对右键的手势,这样一来食指就能很轻松的够得着前进和后腿键了。

其三、就是鼠标的底部没有存放适配器的位置了,这样的话适配器可能就更容易弄丢了,不过也没关系,适配器弄丢了还有蓝牙嘛,想必厂商也是这么考虑的,因此就没有再在底部开口了。


雷柏鼠标MT750S的上手体验感受


不过,从总体上看,整只鼠标的设计都非常的人性化,配色也显得比较高端大气,鼠标的表面是非常细腻的磨砂材质,手心起汗的话也不会粘,重量和大小都比较科学,所以握感非常不错。总而言之,优点是要多于缺点的,就是有点儿小贵了。

好,这次的数码产品体验就分享到这里,喜欢我的内容请关注我,你的点赞也是我持续原创的动力,今后也将持续更新相关的内容,为你扫除数码产品的盲点,希望可以对你有帮助。若有任何问题,欢迎在评论中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