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很難拒絕別人,以致經常做出一些自己不願做的事?為什麼?

嬡巖


你好,我以前和你一樣,不懂得怎麼去拒絕別人的要求,也沒有心眼,仗義,總認為人家都開口了就要好人做到底!以至於把自己弄得很累,而且往往吃力不討好,明明全心全意的幫助了別人,別人還以為我從中得到了什麼好處!要不就是把自己弄得像肉夾饃,裡外不是人!

近一年,我慢慢的在嘗試改變,當別人提出要求時,我會思考一下能不能答應!如果答應要怎麼做才能完美?若是麻煩到影響自己的心情和正常生活那就算了!

所以我現在學會了拒絕,感覺好了很多!

總結:人的善良要有鋒芒!

我的回答完畢!謝謝!



朋蓬在線


是的,因為我是一個不懂得拒絕別人的人,總覺得我幫別人是理所應當的,拒絕的話會特別不好意思,我知道這種心裡是不對的,所以我現在在努力的改變。

我分析了一下,一般像我這種情況都是人們口中常說的老好人,所有人有事都願意找你,覺得你就是萬能的,知道你一定不會拒絕。

我的閨蜜告訴我說我這個樣子不行,以後出去容易受人欺負,但是我相信問這個問題的人應該和我一樣,都是相信人性的,相信善有善報的。

所以,我們可以一起做出改變,不要在過於的付出,要學會拒絕。加油(ง •̀_•́)ง


女王大人122


是的,其實成年後的我剖析自己,發現自己性格當中也有一部分討好型人格。有時候我很害怕拒絕別人,甚至潛意識裡面覺得拒絕別人是件很殘忍的事情。

我的討好型人格的形成應該是受兩方面的影響:我的原生家庭和我初中的環境。

  • 原生家庭:我有兩個弟弟,雖然父母對我跟弟弟沒有太大差別,但我內心還是很害怕父母不喜歡我,所以就會通過努力學習,懂事這些來獲取他們的好感。
  • 初中的環境:我從初中開始住校,由於我小時候比較內向,朋友很少,自己對朋友是很渴望的,那時候的我潛意識裡覺得如果我討好別人了,他們才會願意做我的朋友,這樣我才不會顯得那麼可憐(那時候的我潛意識裡面覺得朋友少是很可憐的事情)。

從外在上看我的討好型人格是從上面兩個因素得來的,從內在上來看呢?

1.年少的我心智不成熟

講一個我自己的事,

有一天先生下班後到家問我能不能陪他玩一個小時的遊戲,其實我當天已經有了其他的安排,但我很害怕先生失望,難過,還是答應了他。先生一直等到11點,看我也沒有結束工作要陪他的意思,就略帶失望地問我還有多久能結束,我沉浸在工作沒有順利完成的挫敗感中,完全沒有get到先生的失落,很煩躁地回了一句:“等一會兒啦,沒看到我還在忙啊。”。一直到我工作結束,我合上電腦才想起來,原來是我自己答應了要陪人家玩遊戲的。

我立刻跑到先生面前,誠摯道歉,先生當時很認真地看著我的眼睛告訴我:“其實你一開始完全可以告訴我你已經有了安排,可以拒絕我的。”我立刻問道:“那你不會難過嗎?”,先生說:“不會啊,我會理解你,而且今天不能玩,不是還有明天嗎?”。

所以看到了嗎?我以為的拒絕別人別人就會很難過,這個完全是我自己一廂情願的想法。是我潛意識裡害怕被別人拒絕所以想當然地覺得別人也是懼怕被拒絕的(即使我有很正當的理由拒絕)。

那一刻,我發現其實對於一個心智成熟的人來說,被拒絕了並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情,相反的對於一個心智不成熟的人來說,才會無視對方的情況,拿自己的需求去裹挾對方,不能接受別人的拒絕,年少的我心智並不成熟,所以面對被拒絕會感到非常傷心難過甚至是覺得恥辱。

其實我忘記了:一段好的關係一定是可以經受住考驗的,一段好的關係一定不是靠委曲求全就可以持久的,委屈自己最後只能消耗自己,讓自己變成自己最不喜歡的那個樣子。

2.不敢應對沖突

與其說不我不敢去說那些拒絕的話,不如說我不敢面對方的失望和難過(雖然是我自己想象的),甚至是指責。

我難以想象如果對方回我一句:“都是朋友,這點小忙都不幫?!”,這時候我應該如何面對?撕破臉去回懟對於年幼的我來說簡直是不可想象的。

3.錯誤地解讀“助人為樂是美德”

我潛意識裡有一種可笑的執拗:不幫助別人的人是不對的,是可恥的。(雖然現在看起來是很可笑的事情。)殊不知,保持應有的邊界,早日拒絕自己能力範圍外的事才是最大的美德,一個不懂拒絕的人也不能稱之為真正的“好人”。

其實我意識到我的問題所在,反而就有些釋然了,因為意識到問題所在就可以去找方法改善,現在的我慢慢注重自己的感受,提醒自己要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設立好自己的邊界,不去做一個不懂拒絕的“老好人”,而去做一個真實不討好別人的自己,那個獨一無二的自己。

寫在最後:睡前看到了這篇問題,就迫不及待想把剖析自己的經歷寫下來,希望大家能一起學習,早日做心中最好的自己,你綻放的光彩令世界更美好。加油!

寫於2020年4月23日01:54深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