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最能認清一個人

旅行,最能看出一個人的修養

錢鍾書曾在《圍城》中寫道:“結婚以後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顛倒的,應該先旅行一個月,一個月舟車僕僕以後,雙方還沒有彼此看破,彼此厭惡,還要維持原來的婚約,這種夫婦保證不會離婚。”

這其實是對他自己經歷的總結。

那時,他跟楊絳剛舉辦完婚禮不久,就收到了牛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兩人商量一番,楊絳決定陪同錢鍾書遠赴英國。

雖然這段經歷並不是完美的,兩人中間也有過數次爭吵矛盾,但他們的感情並沒有因此出現裂痕,而是更加穩固。而此後的幾十年,兩人都一直幸福地陪伴在對方身邊。

而不只是夫妻,朋友、親人等都可以通過旅行來驗證彼此情感的連接深度,並發現互相存在的問題。

因為在旅行中,住宿、飲食、遊玩地點等都是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去計劃的事情。而加上舟車勞頓,個人不好的一面就很容易暴露出來。

除此之外,當兩個人或多人一起旅行時,很容易出現意見相左的情況。有的想去這裡玩,有的想去那裡玩,這時候就能體現出個人的修養問題。

我曾經跟一位朋友到遠方旅行,某天他想去一個著名景點看看,而我因為趕路比較疲憊想待在酒店休息。但是因為雙人票比較便宜,他沒通知我就直接買了雙人票,非要拉著我去。

沒辦法,我只能跟去,卻因為疲憊一點心情都沒有,過程很不愉快。

那之後,假期這位朋友再喊我去旅遊時,我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旅行,最能認清一個人

旅行,最能看出一個人的層次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小李和家人去參加另一個城市為期兩天的採茶活動,帶上了自己的一個朋友。

第一天是講解茶葉知識和泡茶方法,第二天則是親自到山間看茶農採茶製茶。

第一天茶藝師給他們詳細地講解了各類泡茶方法和品茶方式,小李和家人聽得津津有味。

但是當晚,朋友一臉埋怨地跟他說:這也太無聊了,都不知道幹嘛。我還以為是遊山玩水,原來是上課。

第二天,他們去看茶農採茶,沿途風光秀美,眾人心情愉悅。

他的朋友卻一直抱怨說:“這麼曬,有什麼好採的。”

之後導遊帶他們到茶園觀看茶樹,給他們講解了擁有百年曆史的古茶樹。他的朋友繼續掃興地說:“就這棵小破樹?”

接著,導遊讓他們沿著山路往上走,沿途看茶樹。一路上,都是茶香瀰漫,沁人心脾。

朋友卻很不耐煩,一直在問什麼時候回去。

沒辦法,他們只好提早離開。回去後,小李再也沒帶這位朋友出去玩過。

從小李朋友的行為可以看出,他的層次是非常低的。

品茶賞茶,可以說是一種藝術行為,通過茶葉來感受歷史和文化,讓自己學會靜心。

而毫無疑問,小李朋友只喜歡那種帶有娛樂性質的旅行,根本無法靜下心來去感受旅行的魅力。

認知層次越高,越明白自己需要的究竟是什麼,他們能夠遵從內心的需求,去追尋生活的美好,探索旅行的意義。

旅行,最能認清一個人

錢鍾書還說過:“旅行是最勞頓,最麻煩,叫人本相必現的時候。經過長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討厭的人,才可以結交作朋友。”

如果不知道該如何跟對方相處,如果想要知道對方最真實的樣子,那就跟對方去旅行吧。

看看不一樣的風景,經歷一些不一樣的事情,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人。

如果能頂住旅行的考驗,那麼這個人一定是值得成為朋友的。


關注我,每日分享精彩旅遊資訊,帶你輕鬆旅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