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漢族到中華民族: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四次民族大融合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歌詞

在中國漫長的歲月裡,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曾生活過數不盡的民族。他們經過了漫長歲月的融合,最終形成了我們如今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在漫長的歲月裡,曾有那麼幾段激盪的歲月,它們在無聲無息中,又在轟轟烈烈中推動了民族大融合的進程。

從漢族到中華民族: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四次民族大融合

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曆史上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時期。當時的神州大地,除了漢族之外,還有匈奴、戎、越等彪悍的少數民族政權。漢族與這些少數民族之間,除了極少數的正常交流之外,剩下的就是無休無止的爭鬥。而這些爭鬥,也在暗中推動了民族融合的進程。

從漢族到中華民族: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四次民族大融合

民族融合一個比較大的特徵,就是生活習俗向對方轉變。以服飾為例,傳統的中國服飾,都是笨重的寬袍大袖、上衣下裳,一個袖子能裝進去一個人,那褲子也更接近我們今天所說的“開襠褲”。除此之外,他們還得穿一種類似於長筒襪的服飾,可以說,傳統的漢族服飾既不利於日常交流,也不利於打仗或生產活動。

而春秋戰國時期的少數民族,他們的服飾大多都是窄衣小袖,褲子在不是什麼“開襠褲”。所以在平時的戰爭當中,僅僅是服裝,漢族已經輸給了少數民族。

漢族傳統上有一種思維,他們在判斷兩個不同的種族能否融為一體時,並不是看他們的血緣關係,而是看是否能做到文化認同。例如,如果少數民族採用漢族禮儀制度,那麼漢族政權就會把他們當做自己人;但如果漢族人採用少數民族禮儀制度,那麼就會將其視為異類。

因為這種思維方式的存在,漢族人吸收少數民族優勢所花費的時間還是很漫長的。以皇帝頭上的冕冠為例,直到唐朝時這種冕冠才被徹底取消,改用烏紗。而老百姓的日常服飾,也大體上完成了改進。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曆史上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中原年年戰亂,原本生活在中原地區的漢族開始向少數民族地區遷移,而少數民族則開始向中原地區遷移,兩者之間形成了遷移的對流,而民族大融合也由此開始。

從漢族到中華民族: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四次民族大融合

除了民族遷移的對流之外,接年戰亂,老百姓的思想都發生了深刻地轉變,例如他們對宗教的崇拜,又或者例如他們開始正視少數民族。在目睹了少數民族的強大後,漢族開始正視少數民族,這也是民族融合的一個重要原因。

陳寅恪曾評價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融合,其認為正是因為這一次民族融合,才促使了李世民一家的發跡壯大,並最終推動了李唐王朝的形成。

遼宋金元時期

遼宋金元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三次民族大融合時期。促使這一次民族大融合的原因很簡單,也就是因為接連不斷的戰爭。在這一次民族大融合當中,遼、金、元等少數民族政權開始大量吸收中國傳統文化,同時也加速了他們政權的封建化進程。

從漢族到中華民族: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四次民族大融合

對於漢民族來說,因為戰爭時期的一系列條約的簽訂,所以對他們影響最大的可能還是生活習俗上面,例如吃羊肉這一飲食文化的改變。

明末清初時期

明末清初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民族大融合時期。在這一時期,因為明王朝政權垮臺,滿清入主中原,在實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後開始了不同民族之間的同化進程。

明末清初時期,最重要的民族融合推手,就是清王朝所頒佈的一系列政策。例如女性都要穿滿清的傳統鞋子,而男性則必須要留長辮。從魯迅先生的小說《頭髮的故事》來看,滿清所實行的同化政策是 相當成功的,畢竟曾經為了留辮子要死要活的漢族人,後來居然為了剪辮子變得要死要活。

滿清時期的民族大融合,最終完成了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的形成,同時也奠定了如今我們國家的疆域基礎。

從漢族到中華民族: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四次民族大融合

總結

歷史上的幾次民族大融合,他們都是發生在戰爭接連不斷的年代,這幾乎是加速民族融合進程的必然要求,但這也同樣給生活在那個時期的老百姓帶來了深重的苦難。在不斷地民族融合當中,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得以最終確立。這也完美的反擊了那些民族分裂分子:我們有著數千年的歷史交融,本就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又怎麼會被輕易地挑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