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时期的社会文化是如何转变的?

两个民族的竞争,不单是政治上的事。虽然前代的竞争,不像现代要动员全国的人力和物力,然一国政治上的趋向,无形中总是受整个社会文化的指导的。所以某一民族,在某一时代中,适宜于竞争与否,就要看这一个民族,在这一个时代中文化的趋向。

在历史上,最威胁中国的是北族。它们和中国人的接触,始于公元 前4世纪秦、赵、燕诸国与北方的骑寇相遇,至6世纪之末五胡全被中国 同化而告终结,历时约一千年。其第二次和中国的交涉,起于4世纪后 半铁勒侵入漠南北,至10世纪前半沙陀失却在中国的政权为止,历时约六百年。从此以后,塞外开发的气运,暂向东北,辽、金、元、清相继而兴。

唐宋时期的社会文化是如何转变的?

其事起于10世纪初契丹的盛强,终于1911年中国的革命。将来的史家,亦许要把它算到现在的东北问题实际解决时为止,然为期亦必不远了。这一期总算起来,为时亦历千余年。这三大批北族,其逐渐移入中国,而为中国人所同化,前后相同。唯第一二期,是以被征服的形式移入的,至第三期,则系以征服的形式侵入。

唐宋之前,经历过五胡跟沙陀之乱后,中原势力已经遭受了巨大的创伤,但是以庞大的中国,安能把它看作是一个不可解决的问题?在当时统治者的眼里,遭受少数民族的侵犯仅仅是因为内部制度的缺陷。只要治理好了内部,外部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唐宋时期的社会文化是如何转变的?

当然即便如此,唐宋之间的文化上还是有一个大的转变。这个转变是怎样的呢?

中国的文化,截至近世受西洋文化的影响以前,可以分作三个时期:第一期为先秦、两汉时代的诸子之学。第二期为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的玄学和佛学。第三期为宋、元、明时代的理学。这三期恰是一个正、反、合。

为什么说这三个时期,是一个辩证的进化呢?原来先秦时代的学术,注重矫正社会病态,即所谓的“拨乱反正”。魏晋时代之后,文化转向,从探寻整体转向探寻个体,从讨论社会转向讨论个人。而在唐宋时代,这两种思想得到了一种整合。

魏晋时期,因为过度追求个人内心世界的发展,而导致了佛、道思想的盛行,然而这两种思想毕竟无法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所以当时代发展到唐宋时期,对佛、道思想的质疑声音也越来越大。

唐宋时期的社会文化是如何转变的?

唐朝的韩愈率先对佛、道发起抨击,但他所抨击的内容都是极为浅显的,还没有上升到怎样的层次。宋朝时期,宋学兴起,儒家思想对佛、道德抨击终于上升到了政治、哲学的层次。

按照佛家思想,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坏的,需要打破而重新来过,而唐宋时期的儒家思想则认为这个世界整体上还是合理的,但需要我们不断改正自己个人,以此来获得更好的发展。

与无法解决现实问题的佛、道思想相比,唐宋时期的儒家思想无疑是更契合时代发展规律的,因而也很快获得了统治者的青睐,并继而获得了更全面的推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