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關注 縉雲“美人茭”變身四川南江“致富茭”

浙江日報關注 縉雲“美人茭”變身四川南江“致富茭”

4月23日,浙江日報刊發《縉雲“美人茭”變身四川南江“致富茭”》一文,全文如下:

起苗、運苗、疏苗、種苗……近日,距離縉雲1600公里的四川省南江縣長赤鎮、紅光鎮的茭白產業園裡,種植戶們正在忙著播種。

浙江日報關注 縉雲“美人茭”變身四川南江“致富茭”

縉雲茭白師傅現場指導四川村民種植茭白。(攝影 鍾繼明)

原產於縉雲縣的茭白如何“紅”到了巴蜀大地?2018年起,縉雲結對幫扶南江,發揮“中國茭白之鄉”的優勢,幫助緯度與縉雲相近、自然條件相似的南江大規模種植茭白。

縉雲縣已連續3年選派多名茭白師傅赴南江駐村蹲點指導,保姆式跟蹤監測茭白長勢,同步開展技術培訓推廣,傳授茭白種植、管護、採收的技術,實現“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助力南江茭白產業發展壯大。

浙江日報關注 縉雲“美人茭”變身四川南江“致富茭”

縉雲茭白師傅現場指導四川村民種植茭白。(攝影 鍾繼明)

茨竹村共有387戶1187人,其中貧困戶98戶385人,因整村推進,幾乎全村貧困戶都因茭白產業受益增收,僅茭白一項就能帶動農戶年人均增收4000元至6000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