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中醫】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個人飲食調護建議

《黃帝內經》載:“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

治未病”的重要含義之一就是在人體尚未發病時,提早採取多方面措施進行干預,防止疾病的發生。

本文作者

【挺中醫】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個人飲食調護建議

中醫師 李世勇

李世勇,碩士研究生,廈門市中醫院腦病科主治醫師,神經介入診療組負責人,中國睡眠研究會委員,曾於廣東省中醫院進修神經介入治療。

擅長腦血管病介入治療,中西醫結合治療腦血管疾病,睡眠障礙,帕金森病等神經系統疾病,參與多項國家級,省市級課題研究,發表國家級論文6篇。

個人體質&食物性味

中醫認為,先天稟賦以及後天環境的差異使得人們體現出不同的體質特點。中醫養生與體質辨識理論指導下的個人飲食調護、飲食結構調整,根據飲食的性味進行辨證調和,使五臟六腑各得其味而維持、恢復其正常功能,這對於提高自身免疫力,固護正氣,提高抵禦外邪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挺中醫】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個人飲食調護建議


不同種類的食物具有不同的性味,適合不同體質的人群食用。下面對生活中常見的食物進行分類,結合中醫體質學說給出相應的飲食結構建議:

1.辛辣類

少量食用具有溫陽、散寒、健脾胃的功效,常見代表食物有有蔥、韭菜、大蒜、辣椒、姜、花椒、酒等。 適用於陽虛體質,主要表現為畏寒怕冷,手足不溫等;


【挺中醫】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個人飲食調護建議

2. 甘甜類

常見代表食物有瓜果、飲料和糖類。具有一定的補益功效,適宜疲憊氣短,自汗等氣虛人群食用,部分瓜果夏季生食可達清熱生津止渴功效,適宜體內有熱的人群食用。肥胖、糖尿病、中風、水腫的病人則須嚴格控制;

3. 油膩類

主要指動物油脂及煎炒食物,適應於體質虛弱、營養不良之人, 如干咳、習慣性便秘等。對肝膽、脾胃疾病的人則應少食或禁食;


【挺中醫】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個人飲食調護建議


4. 發物類

主要指魚、蝦、蟹、蚌等海鮮;大蒜、蒜苗、香菜、筍、蘑菇、香椿芽等蔬菜以及羊肉、狗肉、驢肉等。過敏性體質人群要慎食;


5. 生冷類

主要指生冷拌菜、冷飲等類, 此類食物多有清熱解毒之功,適用於體質偏熱之人食用,如經常性便秘、口舌生瘡等,但虛寒者,主要表現為經常口燥咽乾,手足心熱的人忌食;


【挺中醫】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個人飲食調護建議


6. 補益類

主要有豬肉、牛肉、青魚、禽蛋等平補類食物;羊肉、狗肉、雞肉等溫補類食物;百合、甲魚、海帶等補陰類食物,易口燥咽乾,手足心熱等陰虛體質之人適宜食用,以及山藥、大棗等屬補氣類食物,疲憊氣短,自汗等氣虛之人適宜食用;韭菜、核桃仁等補陽類食物,胃寒怕冷,手足不溫等虛寒體質之人適宜食用。


上醫仁家,現已有萬名權威中醫入駐,更多中醫藥的學術觀點、養生保健請關注上醫仁家公眾號,與醫生實時溝通、進行圖文調理。


聲明:本文授權轉載自 廈門市中醫院 李世勇 醫生,最終解釋權歸 李世勇 醫生。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