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之恥:土木堡之變,明英宗、王振 到底誰才是罪魁禍首?

前言

宣德十年(1435年),38歲的宣宗駕崩,長子朱祁鎮繼位,是為明英宗,也就是本文的主角。

年僅9歲的明英宗登上了封建社會的最高地位,掌管明朝江山。9歲的他,別說管理朝政,可能連管理自己都有問題。在祖母張太皇太后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的輔佐下,正統初年,明朝延續了“仁宣之治”社會還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可是好景不長。正統八年,張太皇太后駕崩;正統九年,楊士奇去世;正統十一年,楊溥去世。

明朝之恥:土木堡之變,明英宗、王振 到底誰才是罪魁禍首?

隨後便迎來了明王朝的宦官擅權亂政時代,也是由此,強盛的明王朝開始了下坡路。

宦官 擅權亂政

下面要介紹的宦官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他就是“土木堡之變”的關鍵人物——王振

王振,原是山西蔚州(今河北蔚縣)一個潑皮無賴,因為貪圖過好日子,自閹入宮。他粗識文字,在宮裡教小太監讀書,所以,宮裡都稱他為“王先生”。

宣德年間,王振專陪太子朱祁鎮讀書,與太子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后王振升任司禮監政務、升為首席太監,替皇帝管理內外一切奏章,代理皇帝批覆臣僚上奏的公文。甚至連皇上的口諭也是由他記錄,然後交到內閣批示頒佈的。王振依靠這種方便,拉攏一批官場上的無恥之徒,經常排擠、打擊正直的大臣,漸漸地形成了一股邪惡勢力,把持朝政。

下面直接進入我們今天的正題

土木堡之變

本次戰役的另一主角:綽羅斯·也先

也先在明正統四年(1439年),繼承其父綽羅斯·脫歡之位成為瓦剌部的首領。在其父親的基礎上繼續向東發展,征服了東北的女真,攻破了遼東的兀良哈,勢力延伸到了朝鮮北部,其後向西攻破了哈密。

自此,瓦剌達到了明朝建國以來最鼎盛的時期。疆域橫跨西北和東北,除此之外,也先又和沙洲,赤金蒙古諸衛聯姻以加強實力。

明朝邊境地方官員多次上書請求朝廷出兵遏制也先部落的發展,但都沒有引起英宗皇帝的重視。

明朝之恥:土木堡之變,明英宗、王振 到底誰才是罪魁禍首?

一、也先與明朝徹底鬧翻

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二月,也先派遣使者2000餘人嚮明朝進貢,並將使團人數詐稱為3000人,希望能夠得到明朝廷更多的恩惠。王振接見了瓦剌使者,發現也先謊報人數,便減少了賞金,降低了三分之一的馬價,再加上也先為兒子嚮明朝請求聯姻的事也遭王振拒絕。本來就以打探虛實,挑釁明朝為目的也先這下惱羞成怒了。

同年七月,他威逼利誘蒙古諸部,讓他們帶兵跟隨自己大舉進攻明朝。東部由蒙古大汗脫脫不花帶領與兀良哈一同進攻遼東,西部的瓦剌部進攻甘肅張掖,中路則分為兩支,一隻由阿剌知院所率,進攻宣府,另一隻由也先親率進攻大同。

二、大同遭遇襲擊

毫無防備的明軍遭到也先部隊的進攻,很快大同城外的堡壘均被瓦剌攻陷,大同參將吳浩戰死。7月15日,大同守軍出城與也先交戰,結果在陽和口被也先擊敗。總兵宋瑛被殺,三萬大軍全軍覆沒,僅有大將石亨單騎逃回。

明朝之恥:土木堡之變,明英宗、王振 到底誰才是罪魁禍首?

三、皇帝御駕親征

邊關告急文書快馬加鞭的傳到朝廷,英宗立刻召集大臣商討對策。此時,敗仗連連傳入,眼看就要打到蔚州了,王振急了,為了自己家鄉的大片田產不被瓦剌侵佔,他極力主張讓英宗帶兵御駕親征。

此時兵部尚書

鄺埜和兵部侍郎于謙極力反對皇帝親征,他們認為:此戰瓦剌是有備而來,而朝廷卻毫無準備,如果貿然親征,恐有不測。可此時的英宗卻完全聽不進鄺埜和于謙的建議,比起他倆,他更加信任王振。王振和英宗說,如若皇帝能親征:

一來可以效仿父親——明宣宗曾在楊榮的建議下,親征蒙古;

二來可以證明自己——明朝國力雄厚,區區蠻夷,不足為患。

就這樣,明英宗在王振的勸說下,決定御駕親征了

四、明軍出征,困難重重

經過了兩天準備,朱祁鎮告別了他的老婆,命弟弟朱祁鈺帶領十萬京營士兵與于謙據守北京,自己帶領五萬騎兵和包括神機營、三千營、五軍營在內的十幾萬步兵親征討伐也先,此次隨行的文臣武將包括王振,鄺埜在內的官員共有100多人。

所謂,兵馬不動糧草先行,英宗平時就不注意軍隊的訓練,軍隊紀律相對渙散,再加上此次出兵大同,在思想物質上就沒有準備好。路上還遇上大風暴雨,行軍路途變的十分艱難。此時糧草還供應不足,戰士們又累又餓,叫苦連天。好不容易到了大同,大同守將為了向朝廷表功,刻意誇大蒙古人的戰鬥力,藉此體現自己守城的不易。

這樣的做法顯然是無益的,他的說辭很快在軍中蔓延,加上王振派去攻打瓦剌的明軍慘敗而歸,城外明軍屍橫遍野。這不由得讓一直在京城養尊處優的文臣、士兵倒吸一口涼氣,他們對也先的部隊產生了莫名的恐懼,這使整支明軍士氣逐漸低落

此時,一位大臣心想,這樣的士氣是不利於打仗的,就勸英宗先行退兵到紫荊關。這事被王振知道了,王振火冒三丈,把那位大臣臭罵了一頓,罰跪了一天。

疲憊不堪的明軍好不容易到了大同,還沒喘上一口氣,就接到命令,還要北上。大臣們急了,找王振理論,王振卻兩眼一翻,回了一句:“

再北上打了敗仗,也是天意。

明朝之恥:土木堡之變,明英宗、王振 到底誰才是罪魁禍首?

五、王振私心 釀成大禍

大軍還未北上,前方便傳來戰報:也先採取誘敵深入的戰略,在大同北伏擊了明軍的先鋒井源部隊,朱瑛和朱冕趕去救援,也遭遇了埋伏,只殺了半天,兩隻明軍就全軍覆沒了。聽到這個消息,明英宗惶恐萬分,就是方才還氣壯如牛的王振這時也變的六神無主,立刻下令收拾東西,迅速撤離。

也先部隊聽說明軍打算撤隊,便打算尾隨其後,看看能不能有機會偷襲明軍一波。

開始明軍打算按原路返回,走宣府居庸關一路,利用地位優勢,一來可以躲避敵人鋒芒;二來即使瓦剌進攻也能迅速組織對抗。這本來就是最安全,最保險的方式。可是越到這種危難時刻,王振越喜歡出頭。為了滿足他的虛榮心,宦官王振欲使英宗駕臨其家鄉蔚州,顯示其威風,便把路線改為走蔚州紫荊關一路。當大軍快到蔚州時,王振又怕大軍經過破壞家鄉田園莊稼,反倒禍害了家鄉的百姓,就此留下罵名。於是屢次改變行軍路線,導致士兵疲憊不堪。(大致路線如下圖)

明朝之恥:土木堡之變,明英宗、王振 到底誰才是罪魁禍首?

這時,一直在後面緊追的瓦剌軍隊也慢慢靠近。明軍到了鷂兒嶺附近,就被也先的騎兵追上了。王振此時慌了,他立刻派成國公朱勇率領三萬騎兵去斷後,自己帶著皇帝倉皇南逃。

明英宗的鑾駕跑得神速,傍晚便到了離懷來城不遠的20裡的土木堡。大臣們看到土木堡,無險可守,缺乏水源,便勸明英宗先進懷來城。王振眼看自己運送財產的1000多輛車還沒到,力主在土木堡安營紮寨。

文武百官都知道土木堡四面環山,地勢險要,在此紮營十分危險,希望能迅速趕往懷來城,但都懼怕王振,不敢去說。65歲的鄺埜拼著性命跑到英宗面前力爭,被王振罵:“你這個書呆子懂什麼軍事,再囉嗦,立刻斬首。”鄺埜厲聲答道:“我為了國家,為了百姓說話,我還怕死嗎?”沒想到,話音未落,王振便命令武將將他拖出去斬首了。這樣一來,便沒人再敢說話,只得在此紮營了。

六、明英宗土木堡被俘

王振不知道“兵貴神速”的道理,可也先是知道的。他的騎兵佔據了有利地形,從高地向下俯衝,巨大的衝擊力使他們很快消滅了朱勇的軍隊。也先率領部隊連夜奔襲,幾個小時後就殺到了土木堡附近。

第二天一早,明英宗正想拔營啟程,抬頭一看,山坡上都是密密麻麻的敵軍,英宗意識到,大事不妙了,快逃,可此時也先的部隊已經把他們團團圍住了。

明朝之恥:土木堡之變,明英宗、王振 到底誰才是罪魁禍首?

內無糧草,外屋救兵,三天沒喝過水的明軍拼命往南突圍。也先早已在此等候多時,潰散的明軍看到河水連兵器都忘了拿,也先騎兵俯衝而下,迅速擊殺。英宗想帶著殘餘的禁軍突圍,卻幾次都未能殺出去,王振平時趾高氣昂,現在也知道自己狗命難逃,嚇的瑟瑟發抖。

禁軍將領樊忠平日裡就對王振的胡作非為恨之入骨,現在看到王振這個熊樣,氣憤地舉起大鐵錘說:“我要為天下百姓除了你這個奸賊!”說著便一錘砸死了王振。

明朝之恥:土木堡之變,明英宗、王振 到底誰才是罪魁禍首?

英宗見王振被殺,多次突圍無效,就跳下馬,盤腿坐在地上等死,瓦剌軍隊就這樣輕輕鬆鬆的把英宗俘虜了。歷史上將這次事件稱為“土木堡之變”

明朝之恥:土木堡之變,明英宗、王振 到底誰才是罪魁禍首?

不把戰爭當兒戲

“土木堡之變”是一次慘痛教訓,永遠值得後人記取。

王振為了謀私、英宗不聽勸諫,把戰爭當做兒戲,將文武百官和幾十萬明軍推上了絕境。

“土木堡之變”,明軍元氣大傷,可調用的精銳大半損失殆盡,國力大大減弱。若不是于謙等人硬氣和爭氣,說不定大明立朝81年便成南明瞭。從此之後,明朝對防禦政策進行了調整,開始大規模地修建萬里長城,並退至關內防守。

當時,身為皇帝的英宗,在敵人面前俯首就擒。他嚇得兩腿發抖,站立不住,只好由瓦刺兵把他架走,可以說是丟盡了國家的臉面。當時的明軍將士雖然形勢不利,死傷慘重,但個個奮勇拼殺,並沒有給祖國丟臉。

從徵大臣如英國公張輔、尚書王佐、鄺楚、內閣學士曹鼐、侍郎丁鉉、副都御史鄧棨以下數百人全都壯烈殉國。不少人是從未經歷戰陣的文官,有的已是白髮蒼蒼的老人,全都手執軍器,戰死沙場。

這一役,明軍損失慘重,一代名將英國公張輔就此陣亡。張輔少年便隨父張玉參加靖難之役,後來徵安南,滅胡朝,將安南納入大明版圖,凡三擒偽王,威鎮西南。再後來又參與了明成祖的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北征,一生南征北戰,戰功彪炳,誰知道居然窩窩囊囊的在老年死在了土木之變,死在了當年自己縱橫馳騁的疆土。

作為親歷戰場的倖存者李賢在《天順名錄》一書中寫到:“二十萬人死了三分之一,受傷者過半,騾馬亦二十餘萬,衣甲兵器盡為胡人所得,”

在《七修類稿》中也有記載:“二十萬人,傷之半,死三分之一。”

這和我們上面提到的明軍的出兵人數也相互印證。

所以說“土木堡之變”是明朝由盛到衰的轉折點

朱祁鎮的評價

歷史上對於朱祁鎮的評價大多是不太友好的。正統14年(1449)年被俘後到景泰七年(1456)才被放回,經歷的長達7年多囚徒生活。景泰八年,石亨等人發動奪門事變,英宗才得以稱帝。

“英宗復辟,六部悉罷”,斬“王文、舒良、張永、王勤於市,籍其家;謫陳循、江淵、俞士悅、項文翟充鐵領衛軍;罷蕭茲、商恪、王偉、古鏞、丁澄為民”,“十三道亦劾俞士悅等貪刻斂佞,並劾右通政殷謙為于謙黨,侍郎張敏,侍郎宋琰,少卿陳贄黨附進身,俱乞黜逐之”。

于謙被殺,“籍其家”,王振走進祠堂。

英宗復位之後還下旨給王振弄了個紀念碑,內容闡述了土木堡一戰王振“腹心扈從”,但是“將臣失律”,於是王振只能壯烈自刎殉國,英宗甚是感動,想起“君臣大義”。碑上還附帶了王公公的玉照,身穿蟒袍,現存於北京智化寺。

明朝之恥:土木堡之變,明英宗、王振 到底誰才是罪魁禍首?

故:“自古忠臣難善終”——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