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鄉村——天水市麥積區消除視覺貧困打響脫貧攻堅衝刺戰

整治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鄉村

——麥積區消除視覺貧困打響脫貧攻堅衝刺戰

麥軒

柴草堆放整齊,產生的生活垃圾日產日消,生活汙水進入暗渠流淌,無人居住的塌房爛院被著手拆除,尚在使用的危房得到了加固維修,殘垣斷壁被清理,昔日蚊蠅亂飛、臭味刺鼻的旱廁早已難尋蹤影,代之而起的是一座座乾淨的衛生旱廁及無害化水衝式廁所……麥積區脫貧攻堅消除視覺貧困行動給一個個村莊帶來的這些喜人變化,讓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持續得到了提升,讓他們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大步前行。

4月17日,筆者沿麥甘公路行至石佛鎮通往秦安縣雲山鎮岔路口附近時,便見右手山根底下出現了一個整潔的村落,新建的別墅式農家小院依次排開,亭臺與院前的綠樹、綠地交相輝映。再瞧瞧村前田地裡群眾忙著搭建蔬菜大棚的場景,愜意之感不禁油然而生。

走近村前,農戶家門牌號上的名字提醒人們是石佛鎮馬家山新村到了。走進農戶王玉娥家的院中,只見這個裝潢考究的農家院落收拾得整整齊齊,屋內的傢俱、家電等擺設樣樣俱全,一點也不比城裡人遜色多少。聽得家裡來了客人,王玉娥立即擱下手頭的家務活兒,從廚房中迎了出來。聽著筆者一個勁兒誇讚她家的新房建得氣派時,王玉娥不禁喜上眉梢,一下子打開了話匣子。

“原來,咱們家和村裡的其他59戶農戶一樣都是住在大山頂上。咱們一家6口人擠到5間土房子裡,不寬敞倒是次要的,關鍵是每到雷雨天老房子漏雨,一點兒也不安全,住著心裡直打鼓。直到2018年6月份,傳來好消息,國家異地扶貧搬遷工程要幫咱們在山底下大路邊上建新房子。開工後大約一年時間就建好了,更沒想到的是咱們一家6口人搬進這處150平方米的大房子,僅僅交了15000元。原來,咱們家不僅住房窄小,而且因娃他爸癱瘓在床6年,家中沒來錢的門路,讓人覺得日子過得一點兒盼頭都沒有。可自從搬進新家後,不僅居住條件改善了,而且我還可以去村前麥積區農業扶貧開發公司流轉土地建起的大棚裡打工,每天在家門口就可以掙到100元錢的務工費,感覺到好日子一下子就有了奔頭了。”

接過王玉娥的話茬,該村村支書馬迎喜道:“嘿嘿,好日子還在後頭哩。麥積區農業扶貧開發公司不僅在村裡流轉土地建起蔬菜大棚種蘑菇,栽植了葡萄,還要建設花卉基地,每天需要大量的務工人員,只要你勤快,在家門口有的是掙錢的機會。另外,引進的另外一家公司即將開發咱們這兒的導流山。到時候一旦打造的田園綜合體成了氣候,旅遊資源得到了開發,村裡的鄉親們不是又多了一條在家門口掙錢的門路嗎?”

據瞭解,馬家山村是麥積區11個未脫貧村之一,全村206戶906人,貧困戶就有102戶。該村坐落於導流山頂,不僅交通不便,經濟基礎薄弱,而且全村大部分房屋建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危房多,群眾居住條件差。2018年6月份,國家異地扶貧搬遷工程在該村導流山下實施,於2019年9月份建成了新村。按政策規定每口人分配25平方米的住房面積,且每平方米每口人只需繳納100元即可入住。該村102戶貧困戶中有搬遷意願且沒有安全住房的60戶農戶得以搬遷進了新居,居住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為了讓新村中原來就有的23戶農戶及搬遷的60戶農戶能夠安居樂業,麥積區農業扶貧開發公司在該村流轉土地建起了11個蔬菜大棚,栽植了12畝葡萄,並計劃建設60多畝的花卉基地。每個務工的群眾,男子每天可以掙到120元,婦女每天能掙100元,解決了他們搬遷後的經濟來源問題。

60戶農戶搬遷進新居後,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但留下了60處無人居住的“空心院”,嚴重影響到了仍有百餘戶農戶的舊村的整潔。於是,從去年秋天開始,石佛鎮採取由政府補貼拆除費用的政策對這些舊房逐一進行拆除,目前已拆除30處“空心院”。不僅拆除後的“空心院”宅基地得到了復耕,增加了耕地面積,而且馬家山舊村的村容村貌比原來整潔了許多,村民的居住環境有了很大的改觀。

拆除“空心院”是此次麥積區進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的重要舉措之一。全區353個村子中的“空心院”都在著手拆除。該區中灘鎮餘峽村的16處“空心院”目前已被拆除了14處。個別農戶雖然對這項工作有牴觸情緒,但在鎮政府工作人員的開導下,同意並配合拆除了自家的“空心院”。

4月17日,看著自家居住了近80年的老房子被拆除了,餘峽村村民霍秋菊有點不捨,但還是抱以理解。她說:“畢竟,老房子住了幾十年有感情了,被拆除了確實讓人一時難以接受。想當初,和周圍房子比起來,咱們的房子建得是最好的,真可謂金雞獨立。但是,這些年隨著周圍拆除重建的房子一座比一座建得氣派,再瞧瞧咱們破舊的老房子成了醜小鴨,一下子拖了新農村建設的後腿,咱們也就想通了。再說,大兒子還未成家,沒有新房子,娶個媳婦也是個問題。現在,政府組織人員拆除,還幫咱們省了一筆拆除費,何樂而不為呢!”

整治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鄉村——天水市麥積區消除視覺貧困打響脫貧攻堅衝刺戰

拆除“空心院”

正是因為麥積區委、區政府對拆除“空心院”工作的重視,群眾對這項工作的理解和配合,該區拆除“空心院”、視覺危房及殘垣斷壁工作進展順利,不僅消除了安全隱患,而且整潔了村容村貌,在脫貧攻堅視覺貧困整治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較於塌房爛院有礙於村莊環境的整潔,由於沒有暗渠或者下水道,汙水橫流也是妨礙村子環境整潔的一大頑症。為了解決這個困擾人居環境整治的大難題,該區近年來也是花了大力氣,斥資對生活汙水橫流現象嚴重的村子進行了暗渠的改造。

該區石佛鎮石崖村就是受益村之一。從去年9月份開始,該村統籌區財政兩年投資用於村容村貌整治的50萬元資金,在村中修成300米暗渠。今年復工復產以來,又修好暗渠600米。900米暗渠有效解決了昔日村中生活汙水橫流的問題。不僅如此,家家戶戶還配備上了垃圾桶,垃圾做到了日產日消,柴草做到了集中堆放。小巷道和活動廣場硬化了,還安裝上了健身設施。村容村貌整潔,真可謂舊貌換新顏。這些變化,村民們是看在眼裡、喜在心頭。

指著寬敞整潔的活動廣場,村民夏彥彬對筆者道:“以前這兒柴草亂堆亂放,是一個村民溜牲畜的地方。村裡家家戶戶產生的生活汙水最後全都淌到了這兒,每到冬天陰面見不到陽光的地方便結成了冰溜子,走到上面一不小心便會摔一跤。現在,你再瞧,不僅修成了暗渠,上面蓋上了蓋板,再也沒有汙水橫流的現象了,而且路面還被硬化變成了活動廣場。茶餘飯後,村民都來這兒跳廣場舞,在健身器材上活動身體,別提多美氣了。如果沒有政府投資進行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建設美麗鄉村,咱們村壓根兒就不會有這麼大的變化!”

整治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鄉村——天水市麥積區消除視覺貧困打響脫貧攻堅衝刺戰

元龍鎮井兒村優美的人居環境

整治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鄉村——天水市麥積區消除視覺貧困打響脫貧攻堅衝刺戰

整治一新的村容村貌

事實上,麥積區始終將農村汙水處理作為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重要環節來抓。目前,7個鎮級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站新陽鎮的1座已經完成,黨川鎮的1座正在施工,伯陽鎮、東岔、元龍鎮的正在辦理前期手續;3個村級生活汙水處理站中麥積鎮後川村、北灣村正在開挖管道;8個汙水管網鋪設工程已經完成了新陽鎮區,穎川東路、道北、麥積山大道沿線等5處正在施工,其餘2處正在施工圖設計。

除了拆除無人居住的“空心院”和解決汙水橫流的問題外,能否用上衛生廁所,是農村此次消除視覺貧困,人居環境整治的關鍵。為此,麥積區利用中央、省市財政補助資金對全區353個村進行了衛生旱廁、無害化水衝式廁所的改造及村中公廁的修建。凡是進行衛生旱廁改造的每戶補助1000元,進行無害化水衝式廁所改造的每戶補助1600元。此舉激發了村民改造廁所的積極性,解決了村民如廁衛生問題,提高了村民生活品質。

該區中灘鎮餘峽村作為麥積區衛生改廁示範村,161戶農戶中,除常年在外打工的24戶農戶尚未實施衛生旱廁改造工程外,其餘的137戶已全部實施了衛生旱廁改造工程。除此之外,村中由區環衛部門投資10餘萬元建設的一座衛生公廁也基本完工。不僅大大方便了村民衛生如廁,而且也整潔了村容村貌。筆者在該村村民霍秋菊家看到,改造後的衛生廁所不僅用上了陶瓷便池,加裝了排臭管,還裝上了熱水器。

說起改廁給生活帶來的變化,霍秋菊感慨萬分。她說:“農村衛生狀況差,主要是廁所不衛生帶來的。以前,每到天熱時,露天廁所裡蚊蠅亂飛、臭氣刺鼻。可改造成衛生旱廁後,這種情況再也沒有了。更讓人高興的是,改造後的衛生廁所增加了新功能,還可以洗澡呢。咱們真可謂芝麻開花節節高,生活質量大提升啊!”

目前,包括中灘鎮餘峽村的衛生公廁在內,該區2020年計劃建設的120座公廁已完成35座,開工25座。

能不能徹底處理好生活垃圾,直接影響著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的成效。為此,麥積區早規劃、早行動,在全區農村著手建設5座農村生活垃圾焚燒站、47座壓縮式垃圾中轉站項目建設。目前,五龍鎮的1座垃圾焚燒站已經開工建設,其他鄉鎮的3座垃圾中轉站已完成建設,3座主體已經完工,1座正在開工建設,其餘正在辦理前期手續。

據悉,近幾年來,麥積區把人居環境綜合整治作為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重要一環。今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為了做好脫貧攻堅戰的最後衝刺,該區把4月份列為脫貧攻堅視覺貧困整治月。行動開展以來,麥積區政府在去年投資的基礎上,今年繼續為353個村每村投資25萬元,專門用於村容村貌提升,徹底整治農村人居環境突出問題和農村“八差”問題。

整治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鄉村——天水市麥積區消除視覺貧困打響脫貧攻堅衝刺戰

清理亂堆柴草

整治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鄉村——天水市麥積區消除視覺貧困打響脫貧攻堅衝刺戰

栽植綠化帶美化環境

全區各鎮及道北辦動員各方力量立即行動,深入村組、農戶,紮實開展以垃圾、柴草亂堆亂放、河塘溝渠等水域雜物、汙水等10個方面為重點的“視覺貧困”消除行動。至4月8日,全區共摸出非正規垃圾點895處,柴草等亂堆亂放3024處,黑臭水體232處,河塘溝渠清淤疏345.883公里,農業生產廢棄物268.5噸,違規亂搭亂建413處,空心院2224戶,殘垣斷壁1729處,視覺危房3303戶。

目前,全區已清理非正規垃圾點和亂堆亂放的柴草1520處,清理黑臭水體120處,拆除空心院、視覺危房1412處,改造維修殘垣斷壁、危舊牆體748處,栽植綠化苗木58.5萬株。小巷道、自然村組道路正在有序開工建設。

乾淨整潔的農村人居環境和群眾的良好精神風貌是衡量農戶是否脫貧的一項重要指標,也是脫貧攻堅成效最為直觀的體現。因此,麥積區以此次消除視覺貧困整治月行動為契機,緊緊圍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緊盯反饋問題整改和消除視覺貧困的目標,充分發揮區級督查指導工作組的作用,對反饋問題整改、視覺貧困專項整治月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督查檢查,確保取得成效,打通制約農村發展的最後一公里,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