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當前鋼鐵產業鏈協同發展的認識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對當前鋼鐵產業鏈協同發展的認識

北極星大氣網訊: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國內鋼鐵產業鏈對國內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得到了廣泛認可。但目前國內鋼鐵產業鏈上下游行業存在復工復產節奏不一致,需求與供應不同步等現象,鋼鐵產業面臨著嚴峻考驗,需要鋼鐵產業鏈各參與方共同努力實現供需協同,推動鋼鐵產業鏈的協同發展。

鋼鐵產業鏈的恢復更應關注需求的恢復程度

鋼鐵產業鏈是從礦產資源或原材料到最終產品到達消費者手中所包含的各個環節構成的整個縱向的鏈條。一個完整的鋼鐵產業鏈涵蓋了如下過程:最初級的原材料開採,將原材料加工轉換為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原材料、中間產品和最終產品的一系列縱向銷售環節;整個鏈條大體由原材料供應商、中間產品及最終產品製造商、分銷商和消費者相互連接而成。

鋼鐵產業鏈上游供應基本穩定。

從鋼鐵產業鏈上游供應情況看,1月~2月國內鐵礦石產量為11118.98萬噸,同比減少531.09萬噸,下降4.56%;進口鐵礦石17684.40萬噸,同比增加257.1萬噸,增長1.5%。進口鐵礦石均價為90.79美元/噸,同比上漲15.05美元/噸,漲幅為19.87%。1月~2月國內原煤產量為48903萬噸,同比下降6.3%;國內焦炭產量為7064萬噸,同比下降5.46%。

1月~2月國內生鐵產量為13233.51萬噸,同比增加392.82萬噸,增長3.06%,日均產量為220.56萬噸;粗鋼產量為15470.19萬噸,同比增加460.83萬噸,增長3.07%,日均產量為257.84萬噸;鋼材產量為16712.62萬噸,同比減少586.0萬噸,下降3.39%,日均產量為278.54萬噸。總體看,鋼鐵產業供應端保持穩定,且與鋼鐵生產基本同步。

鋼鐵產業鏈下游行業需求出現下降。

從鋼鐵產業鏈下游需求情況看,製造業用鋼需求和建築用鋼需求並未與鋼鐵產業的供應能力實現同步。製造用鋼需求方面,1月~2月家電、機械、船舶、汽車等行業14種主要產品產量均出現同比兩位數下降),其中有超過半數的產品是在上年同期產量同比下降基礎上的再次下降。

建築用鋼需求方面,1月~2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額同比下降24.5%,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累計同比下降30.3%。鋼鐵產業鏈下游主要用鋼行業中,汽車製造業、通用設備製造業投資降幅超過40%;金屬製品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降幅均超過30%。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16.30%,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44.9%,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分別同比下降39.9%、35.9%。

鋼鐵產業鏈下游行業用鋼需求與鋼鐵產業產量情況不一致,主要源於下游行業特別是建築業正處於復工階段,但復工不等於復產,復產不等於恢復需求。這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部分行業受從業人員難以到位等因素影響,即使已復工,勞動生產率難以得到充分發揮,與正常生產狀態尚有差距,這種情況在建築業較為普遍。二是下游行業的訂單量並不飽滿,導致滿負荷生產會造成庫存積壓。在這點上,製造業企業表現得尤為突出。我國製造業企業生產的產品主要依靠國內消費和出口來消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20.5%,出口交貨值同比下降19.1%,國內外需求的大幅萎縮使製造業企業即使復工也難以保證滿負荷運轉,進而難以形成實際用鋼需求增長。

受鋼鐵產業產量基本穩定但下游行業需求下降的影響,中國鋼材價格指數(CSPI)自2月份以來呈現快速下跌的態勢。4月3日CSPI已經降至96.95點,較年初下降了9.39點,降幅達8.83%;較2019年同期下降了13.58點,降幅達12.89%。進口鐵礦石均價的上漲和國內鋼材價格的下跌,大幅擠壓了鋼鐵行業的利潤空間,如1月~2月重點統計鋼鐵企業銷售收入為5264.67億元,同比下降6.04%;利潤總額為123.83億元,同比下降35.77%;實現利稅233.97億元,同比下降32.16%。其中,2月重點統計鋼鐵企業銷售收入為2343.83億元,較1月下降20.36%;利潤總額為25.88億元,較1月下降73.69%;實現利稅為76.93億元,較1月下降51.23%。在重點統計鋼鐵企業中,盈利企業盈利額為46.95億元;虧損企業虧損額為21.07億元,虧損面達44.19%。

上述情況提示鋼鐵企業,鋼鐵產業鏈的恢復不應片面關注下游企業復工復產進度和製造能力的恢復程度,還應重點關注終端需求的恢復程度,避免在下游需求尚未真正恢復的情況下超量供給,加劇供需矛盾。

鋼鐵產業鏈恢復需上下游產業協同推進

現代工業體系產業鏈環環相扣,分工越來越細,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使得產業鏈上任何一個環節、任何一個區域出現阻滯,上下游企業都無法正常運轉。特別是鋼鐵產業鏈中,部分重點下游行業的核心企業復工節奏緩慢,往往會導致整條產業鏈難以恢復到正常運營狀態。

以湖北省為例,該省是國內汽車整車及零部件製造大省,湖北省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佔全國的十分之一。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湖北省內各企業停工停產,不僅湖北境內的東風系下屬的本田、雪鐵龍、標緻、雷諾等車企受到直接影響,而且全國車企幾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而這種影響隨著產業鏈蔓延至全球各國,寶馬公司因數百家零部件供應商無法如期復工,故取消部分3月和4月的新車訂單。韓國、日本也有多家車企宣佈停產。汽車行業作為鋼鐵下游重要用鋼行業,其由於零部件不足導致停工停產又將沿產業鏈向上傳導,對汽車用鋼需求產生不利影響。

由此可見,鋼鐵產業鏈特別是面向製造業的鋼鐵產業鏈條,整體復工復產、恢復常態運營是一項兼具複雜性、系統性、協同性為一體的大工程,既需要上下游各環節企業共同協調推進,也需要政府與企業的共同努力。在這方面,興澄特鋼為行業做出了積極的探索。2月10日,興澄特鋼復工後及時對上下游相關聯的近40家物流倉儲企業、原輔材料碼頭和配套企業進行梳理,分別向相關部門與屬地政府報備申請復工。當地政府各職能部門高度重視,跟蹤瞭解新材料產業集群300餘家企業復工情況,並派駐一線工作組進駐企業精準施策、下沉指導,迅速打通了產業鏈部分環節的“腸梗阻”。

影響鋼鐵產業鏈協同復工的因素,除原材料、產品、資金和技術外,還包括信息和信任。信息和信任是企業間隱形的紐帶,具備這種強連接性的產業鏈,在協同復工方面往往效率更高。疫情過後,鋼鐵行業應在充分尊重市場規律的前提下,通過構建鋼鐵產業生態圈、加快上下游行業大數據建設等措施,從涵養誠信文化和實現信息互通、共享兩個方面,共同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鋼鐵產業鏈共生共榮關係,實現對鋼鐵產業鏈的提質升級,使鋼鐵產業鏈具備更強的“免疫”能力和應對沖擊的韌性。

鋼鐵產業鏈中下游製造業

存在向境外轉移的可能性

近年來,中國鋼鐵產業鏈中的下游製造業與全球供應鏈深度融合,在融合的過程中,已逐漸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格局。如果疫情影響持續時間較長,疊加貿易問題等不利因素,一方面會對全球產業鏈造成不利影響,另一方面國內鋼鐵產業鏈中的下游行業存在向外轉移的趨勢,從而逆向影響中國鋼鐵產業的發展。

當前我國工業處在轉型升級的關口,要從以往的規模速度型向品質效益型轉變,因此,鋼鐵產業鏈下游行業中一些技術含量偏低、勞動密集型的環節、領域會適度轉移到其他國家和地區,是符合事物發展規律的合理變化,也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但圍繞鋼鐵產業鏈形成的整體服務配套能力、上下游協同合作關係,是在市場機制作用下經過多年磨合而自然形成的。這也使得鋼鐵產業鏈下游行業的轉移成本較高,不會一蹴而就。

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門類最全、配套最完備的製造業體系,在基礎設施建設、技術工人和工程師隊伍儲備、培養等方面具備長期積澱和傳統優勢。由於中國製造業配套體系的優勢,鋼鐵產業並未出現向外大規模轉移的現象。我們真正需要警惕的是美國通過對“卡脖子”技術、投資、貿易的限制,將我國鋼鐵產業鏈排除在全球產業鏈的核心圈層之外。

中國鋼鐵產業鏈要邁向全球產業鏈中高端

近年來,全球製造業佈局又呈現出兩大趨勢,一是發達國家技術創新衍生的成本紅利導致跨國公司製造業生產逐步向發達國家加速回流;二是低成本優勢使全球製造業正在加快向東南亞、南亞、非洲等發展中地區轉移。2013年以來,已有多家中國鋼鐵企業抓住“一帶一路”建設的契機,採取收購、合資等方式在東南亞甚至歐洲地區進行鋼鐵投資。這表明中國鋼鐵產業鏈已悄然處在新一輪全球產業鏈轉移的變革之中。

從以往各國產業鏈轉移的通行做法來看,傳統工業強國普遍採取將部分製造環節外包給低成本地區的做法,目的是為了強化對產業鏈的控制,從而促進本國產業鏈的發展。以美國為例,美國目前已退出很多製造領域,卻通過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和強化對標準的掌控,從頂層加強對整條產業鏈的控制。

借鑑國外在產業鏈建設方面的成功經驗,中國鋼鐵產業鏈應在核心技術培育、高端產品研發、構建完整的產品體系方面有所作為,實現中國鋼鐵產業鏈的高質量發展。具體有以下三點建議:

一是對現有鋼鐵產業鏈進行梳理,區分高、中、低端領域。

基於鋼鐵產業鏈流程長、相關方多等特點,現階段重點應對鋼鐵產業鏈上下游各領域重新梳理,對產業鏈中的低端、中端、高端領域加以區分,為有關部門本著培育高端領域,實現中端領域的規模化,淘汰低端領域的原則,全面提升中國鋼鐵產業鏈的層次。

二是加大前沿技術和關鍵領域創新力度,促進鋼鐵產業鏈提質升級。

當前,全球製造業產業鏈表現出分別向高科技地區和低成本地區轉移的趨勢。其背後的真正動力,一是國外高科技地區的技術創新能力對高端製造業的吸引,二是低成本地區產業升級的要求。中國鋼鐵產業鏈需要通過提升技術創新能力來增強與下游高端製造業的“黏度”。

未來一段時間,前沿技術和關鍵領域創新仍然是鋼鐵產業鏈的主戰場。鋼鐵產業鏈應以工業互聯網、5G、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為切入點,加大前沿技術攻關力度,提高關鍵領域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攻克“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隨著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前沿技術不斷與鋼鐵產業鏈融合、迭代,並逐步建立支配地位,產業鏈整體效率在得到大幅躍升的基礎上,產業鏈現有模式有可能被重構,從而使鋼鐵產業鏈實現提質升級。

三是發揮體系優勢,以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吸引鋼鐵產業鏈下游高端領域向國內轉移。

與國外鋼鐵產業鏈相比,我國鋼鐵產業鏈在經濟環境方面具有如下優勢:一是我國已建立起完備的工業體系,擁有全球最豐富最複雜的產業鏈條。二是我國在基礎設施建設、倉儲物流體系構建、人才培養和儲備、金融服務創新等方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使鋼鐵產業鏈服務配套能力大幅提升。三是我國國土面積廣大、人口眾多,具備龐大而廣闊的生產資料消費市場和生活資料消費市場,具備足夠的消費吸引力。

上述三方面優勢是其他國家所不具備,且在短期內難以趕超的。我國鋼鐵產業鏈應發揮既有體系優勢,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實施更高水平的擴大開放,吸引、承接產業鏈高端領域的轉移,通過消化、吸收、再創新,不斷充實產業鏈內涵,完善產業鏈體系,擴大產業鏈優勢,最終實現從鋼鐵產業鏈向鋼鐵生態圈的“蝶變”。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