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論語丨育兒要講科學

近日有網友稱,一名新手媽媽因嬰兒翻身趴睡一直哭鬧,在某付費睡眠引導群向群內老師求助,群友回覆“可以讓寶寶嘗試解鎖(趴睡)。”約兩小時後,這名媽媽發現嬰兒不幸身亡。對此,這個群的創辦機構“芝士小餛飩育兒經”發表聲明稱,孩子直接死因並非趴睡,“安全第一”是公司提供遠程育兒諮詢服務的首要原則。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已監控相關企業,後續將進一步約談,核查其經營方式等情況。

如果網傳的微信群聊天記錄屬實,這名新手媽媽發現孩子哭鬧後不去安撫,反而在群裡“求助”,這樣的做法讓很多人難以理解;而從群友回覆看,接受這種“趴睡訓練”者,並非個別。據媒體報道,此前參與過“芝士小餛飩”付費睡眠引導群的消費者表示“總有媽媽會問趴睡的問題,老師講解過很多次”,當時群裡的老師也都鼓勵寶寶多練習,逐漸“解鎖”趴睡。

嬰兒是否因趴睡死亡,需由專業機構判斷其死因。不過,所謂“趴睡訓練”缺乏科學依據,且具有危險性,應是事實。根據兒科醫生的說法,嬰兒期最安全的睡姿是仰臥位,“這是因為採取仰臥位睡姿時,發生嬰兒猝死綜合徵的概率是最低的。”還有兒科醫生表示,趴睡在臨床上被稱為“俯臥位”,在醫院裡針對一部分呼吸系統不好的嬰兒,會採取這種非常規體位,並不適合每個嬰兒。

如今,為人家長的,尤其是媽媽們,很容易在育兒問題上產生焦慮,擔心自己的育兒方式是不是足夠“科學”、能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這層焦慮,被人看到了商機。如果傳播的是正確的知識、科學的方式,倒也算堂堂正正地掙錢;怕就怕有些育兒、早教、培訓機構,以及一些自媒體,傳播似是而非的“知識”,甚至傳播偽科學,並從中牟利。像前陣子的“量子波動速讀”,就忽悠了不少家長。騙錢不算,有的還會傷害到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得不警惕。

在育兒這件事上,家長要提高科學素養和辨別能力,切勿盲信盲從;同時,對這個市場也要加強規範,不要讓魚目混珠者大行其道、牟取不義之財。

紀玉/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