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河野釣記:時下臨近夏季,氣溫升高,釣魚的思維也應轉變!

釣魚是一種意境,一種生活情操,一種獨處的悠然自得。

大凡喜歡釣魚的人,在得空的時候都喜歡往河邊跑,即使身邊還有些瑣碎的事情,也毅然決然的去河邊嗅聞大自然的芬芳,哈哈......

長河野釣記:時下臨近夏季,氣溫升高,釣魚的思維也應轉變!


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季節,釣魚的時間也是各有講究的,一般來講都是根據魚兒的覓食時間而定的,掌握其中的規律定會收穫頗豐的。

在正常的天氣裡,魚兒一般日出前後在水草區和岸邊覓食,夏季臨近,由於太陽昇高,天氣變熱,水溫升高,魚兒食量增大,覓食活動頻繁。暮春與初夏是釣魚的最佳時間,氣溫最高24-26度,最低10-15度,這個時間段可以從早上一直釣到傍晚。

討厭的白條魚

長河野釣記:時下臨近夏季,氣溫升高,釣魚的思維也應轉變!


白條是眾多釣友較為頭疼的一種魚,天明即來,天黑即走,在窩裡亂轉,弄得魚漂上下浮動,天氣越熱它們越歡。白條屬雜食性,基本什麼都是它們的美食,釣白條也就不需要什麼特殊的餌,魚飼料加上點香精和麵粉就是釣白條的上等餌料。在靜水水域釣白條的關鍵在於短杆、細線、小鉤和眼疾手快。發現敵情時及時提竿,多注意魚漂的動態,時間長了就能掌握魚漂的哪種動作上魚率高,就能練就一手釣白條的絕技。

野釣大鯽魚

大鯽魚素有“刁狐”之稱,極難上鉤,大鯽魚膽子小,怕強烈的光線和清澈見底水,多活動在水草叢中,打窩就要選在水草處,大鯽魚吃食緩慢穩重,需要平靜的吃食環境,窩中有小雜魚的干擾搶食,就會嚇跑大鯽,只有排除小雜魚的干擾才能釣到大鯽。要想釣到大鯽魚餌料的形狀也不容忽視,一般要把餌料搓成水滴狀,餌團要大,這樣能把整個鉤門和鉤炳包住,隱蔽性好,利於魚兒把餌吞入。對付大鯽魚就應做到魚變我變,靈活應用。

長河野釣記:時下臨近夏季,氣溫升高,釣魚的思維也應轉變!


鍾情大鯉魚

要想釣大鯉魚,天氣穩定是前提,忽陰忽晴的天氣要不得,天氣交接的時候鯉魚一般不進食,鯉魚進食的時間概念很強,一般分為四個時間段,上午8-10點,下午4-6點,晚上9-11點,凌晨3-5點,其餘時間基本都在偷懶休息,鯉魚吃食很講究環境跟水溫的,要水溫舒適,安靜,單一。釣位的選擇很重要,最好選在露出本土的地方。釣鯉魚的餌料必須能泡才可以,只有很少損壞的餌,鯉魚才有可能吃,鮮玉米粒是釣鯉魚的首選。釣鯉魚最需要耐心了。

釣魚的學問太大了,三言兩語也說不完,釣魚沒有死規定,全憑各人習慣,掌握魚的習性,定會收穫頗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