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華】​勵志自強著新篇

勵志自強著新篇

----記富水鎮黑柒河村共產黨員殘疾人殷世準身殘志不殘的先進事蹟

文/孔祥華

殷世準,男,現年五十八歲,中共黨員,高中畢業,住富水鎮黑柒河村。


【孔祥華】​勵志自強著新篇


殷世準一九八零年高中畢業後返鄉回家後愛上了家鄉一草一木,從此他堅特自學,鑽研寫作知識,利用業餘時間創作,寫詩歌,新聞投稿,多年來向縣以上文學雜誌,報刊共投稿二百餘篇,一九九二年已被商南縣委宣傳部表彰優秀通訊員,二O一九年七月他寫的《鄉愁》又被洛南縣作家協會評為一等獎。殷世準一九八九年十二月被村民選為黑柒河村村委會副主任,一直幹到二00五年。

十五年來,他積極帶領村民響應黨的富民政策致富奔小康,為改變黑柒河村落後面貌做出的顯著成績,多次獲得了縣鎮黨委的獎勵。

殷世準自已帶頭致富在富水南坪路辦起日雜門市部,由賢惠能幹的妻子經菅,門市部貨真價廉,服務質量又好,生意做的紅紅火火。自已富了不算富,還為本村貧困人口支持產業發展。近幾年來用門市部價值一萬伍千元貨物贈送貧困戶用於種植香菇及農業生產,幫扶的貧困戶發生了較大變化,這些貧困戶對殷世準的無償支持非常感謝。

天有不測風雲,二0一八年三月殷世準突患腦梗,住院兩個多月,經醫院搶救治療和妻子的精心護理下,病情得到了好轉,至今仍然留下半身不便的後遺症。可他在路都走不穩的情況下堅恃鍛鍊,以頑強的毅力和腦梗後遺症作鬥爭。雖然保住了生命,但手腿難以恢復正常。他以張海迪精神鼓舞自已,發揮自已的創作愛好,堅持寫作,挖掘社會的正能量,右手拿不起筆,便用左手操作,在手機上打字,腿走路不便,他堅持一瘸一拐的步行三公里,天天鍛鍊,經一年多的時間治療慢慢得到了緩解。


【孔祥華】​勵志自強著新篇


幾年來他用左手寫出了二十百多篇,三十多萬字的詩歌,散文,新聞。

內容都是寫的家鄉新農村的變化,如散文"走進松樹溝"都是緊跟時代的步伐,歌頌社會的發展,文章大多推介在鹿城通,商洛作家,陽城風雲,洛南縣的百草園,等微信平臺上。人們看後,都說很接地氣反映出了老百姓的心聲。

新聞稿子,寫的都是身邊的好人好事,如二零一九年他住院期間發現清油河村,何後立孝老敬老的事蹟後,他就用所見所聞寫了一篇"人間自有真情在"刋發在鹿城通上,當年就被縣文明辦評為先進個人。

多少年來他通過不停的寫,不停的學,文學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們都稱他是,人殘志不殘,草根也能寫出大文章。

今年元月,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而來。在抗擊疫情戰鬥中,他冒著大雪紛飛,用自己殘疾的步伐前往疫情監測點,書寫了數篇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感人事蹟。步行十公里以外到陝豫交界,黑柒河界嶺,富木路,茶坊,富水街等監測站現場採訪,晚上回來加班寫稿,三個多月,日夜不停的發揮著自己寫作特長。他這種身殘志不殘的精神,值得我們廣大黨員幹部學習。在商南縣文聯抗擊疫情徵稿活動中,共寫詩歌,新聞,故事二十多篇,稿件篇篇都是正能量,激勵了縣城,富水周邊企業,個體工商戶紛紛向戰鬥在疫情第一線的幹部、白衣天使捐物捐款。

好多人議論說“殷世準天天忙前忙後又無報酬,圖個啥呀?”殷世準高興地說“我是一位共產黨員,盡點微薄之力,做點有益的事,發揮了我的愛好,也是自已生活中的樂趣。另一方面,通過自已腦力活動也鍛練了身體”。他的一席話打動了身邊好多熱心人士加入到抗疫一線的志願大軍。我們被他的精神所感動。

殷世準的頑強毅力和無私奉獻精神,得到了周邊群眾與廣大黨員幹部的讚揚,並給與高度評價。

編輯:悠閒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作者簡介:

孔祥華:男現年64歲,中共黨員。歷任村鄉鎮領導幹部,2015年11月退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