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也為它點贊,《流浪地球》再次點燃了航天科技

從大年初一開始,有一部電影突然引爆各大娛樂的新聞頭條,引發了各方廣泛關注與討論,甚至連影評聖地"豆瓣"都因為它而被網友吊打,沒錯,這部電影就是《流浪地球》。

人民日報也為它點贊,《流浪地球》再次點燃了航天科技

有哪些朋友看過?握個抓先!

更有甚者,《人民日報》罕見發文指出:與令人歎為觀止的情節和特效同樣吸引外國觀眾的,還有《流浪地球》中體現的中國親情觀念、英雄情懷、奉獻精神、故土情結和國際合作理念。很多國外影評人都注意到這部電影的"與眾不同"——尤其是"不再是超級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類共同改變自己的命運"。

人民日報也為它點贊,《流浪地球》再次點燃了航天科技

可見《流浪地球》已經從上到下火遍全國,成為一個現象級事件,是啊,中國人對天空的嚮往由來已久,從古至今,咱們可以捋出一條飛天的歷史脈絡:

上古神話中的嫦娥飛天,到前秦開始歷經數朝,無數能工巧匠心血匯聚的敦煌飛天壁畫,到明朝的萬戶飛天,再到現代開始上演真真切切的飛天故事:1970年的"東方紅一號"開創歷史, 1999年"神舟一號", 2007年"嫦娥一號",2011年"天宮一號",直至2017年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進入太空,中國航天一步一個腳印,不斷向宇宙深處探索。

而就在2019年1月,嫦娥四號探測器首次登陸月背,並首次實現了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訊,被世界稱為"了不起的科技壯舉"。

人民日報也為它點贊,《流浪地球》再次點燃了航天科技

《流浪地球》的北美熱映,與登月事件一樣引發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紐約時報》還發現了《流浪地球》與嫦娥四號著陸在時間上的"5合",聯想到中國在太空探索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時代背景,說"中國在太空探索領域和科幻片領域都是後來者,但現在這種局面就要改變了"。

人民日報也為它點贊,《流浪地球》再次點燃了航天科技

《流浪地球》,講述的是太陽即將發生氦閃,在末世來臨前,人類航天員帶著地球一起在太空流浪,歷經種種驚險、磨難,最終逃離太陽系飛往比鄰星的故事。

電影比預期要更加恢弘磅礴,宏偉的空間站驚豔無比,中國航天員拯救世界的故事更是蕩氣迴腸,該片更是被無數媒體譽為"開創了中國的科幻電影元年"。

人民日報也為它點贊,《流浪地球》再次點燃了航天科技

人民日報也為它點贊,《流浪地球》再次點燃了航天科技

最讓人記憶深刻的,就是地球在10000臺重核聚變行星發動機的推動下,宛如一艘巨型飛船遨遊在宇宙之間,而地木交會時驚險刺激的畫面更是讓人瞠目結舌、腦洞大開。

人民日報也為它點贊,《流浪地球》再次點燃了航天科技

人民日報也為它點贊,《流浪地球》再次點燃了航天科技

拋去科學意義上的可行性不談,僅僅是這種天馬行空的構想和巨大的視覺衝擊力,就足以令觀眾為之叫好了。

而當兒子仰望天空,望著中國航天員父親義無反顧,為了人類的一線生機而犧牲自我引爆木星的一剎那,更讓人淚目……

人民日報也為它點贊,《流浪地球》再次點燃了航天科技

在電影裡,航天員是一個個的個體英雄,是拯救地球的希望之光;

在現實中,航天是我們全人類世代追求、探索太空、延展生命奇蹟的夢想!

人民日報也為它點贊,《流浪地球》再次點燃了航天科技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與大海",除了觀賞科幻電影,我們還可以通過一枚小小的紀念鈔,來更加真實的觸摸到宇宙、鳥瞰星空。

它,便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中國航天紀念鈔,將鈔券藝術與技術完美結合在一起,而中國航天之夢,通過紀念鈔這種普通大眾最能接受的方式呈現、傳遞給每一個看到它的人。

人民日報也為它點贊,《流浪地球》再次點燃了航天科技

滿天閃爍的星辰,遨遊天際的衛星,凝結著幾代航天人心血的航天器,真真切切的印在了航天紀念鈔上,看得見,也摸得著。

正面主景圖案

人民日報也為它點贊,《流浪地球》再次點燃了航天科技

正面主景圖案為"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畫面定格瞬間。

左上方為國徽圖案、"中國人民銀行"行名,其下方為東方紅一號衛星圖案。票面左下方為面額數字"100"和漢字"壹佰圓"。主景圖案右側為嫦娥一號衛星圖案,其上方為面額數字"100"和"中國航天紀念"字樣。

防偽技術方面,採用了比人民幣等級更高的工藝技術,如黑白水印、磁性光變油墨、動感光變開窗安全線、凹印對印圖案、橫豎雙號碼、接線號碼,還有微縮字、彩虹印刷、幹膠印等十幾種防偽技術。

背面主景圖案

人民日報也為它點贊,《流浪地球》再次點燃了航天科技

背面主景圖案由上至下依次為嫦娥一號衛星圖案、2020年中國空間站"天宮"、噴氣式客機、馮如2號雙翼螺旋槳飛機、飛禽海東青圖案,揭示了人類社會從低空逐漸向深空、太空探索的航天曆史。票面左上角為風箏局部圖案,右上角 為面額數字"100"。票面下方為行長章與年號"2015",中國人民銀行漢語拼音字母和蒙、藏、維、壯四種民族文字的"中國人民銀行"字樣與面額,面額 數字"100",漢語拼音字母"YUAN"。

防偽技術方面,採用了膠印對印圖案、凹印接線、微縮字、彩虹印刷、幹膠印等十幾種工藝技術。

你知道航天鈔有多美嗎?

在紫光燈的照射下,世界地圖呈現在你眼前,而上方,是以更大的視角呈現出的整個太陽系,比你想象中的更深邃,也比電影裡的更真實。

人民日報也為它點贊,《流浪地球》再次點燃了航天科技

而閃爍著金色光變油墨技術的"東方紅一號"衛星,是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由錢學森親自牽頭、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自行研製,於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發射。該衛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用自制火箭發射國產衛星的國家。

人民日報也為它點贊,《流浪地球》再次點燃了航天科技

《流浪地球》中有一個情節是地球要藉助木星的引力實現加速度,從而實現"引力彈弓",加速逃離,而太陽系的九大行星中,你能指出地球和木星的位置嗎?

人民日報也為它點贊,《流浪地球》再次點燃了航天科技

紫外線下,星座散佈在紀念鈔票面,而四周環繞著來自宇宙深處的神秘"密碼",彷彿在等待著未來的科學家來解鎖。

人民日報也為它點贊,《流浪地球》再次點燃了航天科技

"神舟九號飛船"與"天宮一號"首次手動交會對接的一剎那,這是一個讓無數國人熱血沸騰的畫面,將永載史冊。

人民日報也為它點贊,《流浪地球》再次點燃了航天科技

美輪美奐的航天鈔,讓國人對航天事業滿懷期待,幻想未來,更讓人有勇氣面對困難,砥礪前行,這是航天的意義、也是生活的意義吧。

人民日報也為它點贊,《流浪地球》再次點燃了航天科技

人民日報也為它點贊,《流浪地球》再次點燃了航天科技

好了,今天的話題就暫時聊到這裡吧,您對電影《流浪地球》有什麼看法,或對航天鈔有任何疑問,均歡迎下方留言發表您的見解,小編會盡量回復,同時也歡迎加關注私信哦!

人民日報也為它點贊,《流浪地球》再次點燃了航天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