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名醫護感染,2000多人檢測核酸!哈爾濱首次披露院內感染事件原因

近期,哈爾濱市第二醫院院內發生多名醫護人員感染事件,院方20日發佈停診公告。目前整個醫院情況如何?清空病區後患者如何安置?哈爾濱市衛健委副主任柯雲楠接受總檯央視記者獨家專訪,回應公眾疑問。


三大因素導致院內感染

柯雲楠表示,院感事件發生後,國家衛健委、哈爾濱市衛健委以及醫院分別進行了調查和自查。初步分析導致院內感染的原因有三點:

  • 確診患者(當時未確診)的陪護經常在走廊休閒區扎堆聊天,此休閒區離護士站很近;
  • 確診患者需要進行大型輔助設備檢查,因此會離開病區,對其他地方造成汙染;
  • 醫院公共服務設施,比如開水間、密閉空間的電梯等,這些因素導致發生院內感染。
8名醫護感染,2000多人檢測核酸!哈爾濱首次披露院內感染事件原因

醫院管理方面是否出現漏洞?

柯雲楠表示,首先醫院在思想上麻痺,在落實相關的規定和措施上不嚴格,比如首診負責制,發熱門診把關不嚴格。其次,發熱患者進入病房後,雖然經過會診,但沒有進行核酸檢測。如果當時做了核酸檢測,就能及早發現。

黑龍江省紀委監委17日下發通報,對哈爾濱市近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力的黨員幹部和公職人員追責問責。

經哈爾濱市衛健委黨委研究決定,給予市第二醫院黨委委員、院長,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總指揮徐勇撤銷黨內職務、行政撤職處分;給予市第二醫院黨委委員、副院長,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副總指揮李宏偉黨內嚴重警告處分。經哈爾濱市第二醫院黨委研究決定,給予醫院醫務科副科長關玉強(負責該科工作)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發現院內感染以後 醫護人員是否做了核酸檢測?

柯雲楠表示,所有的醫護人員、在院患者、向前追溯兩週的出院患者全部做了核酸檢測,大約檢測了2000餘人。現已完成第一輪核酸檢測,除通報的確診病例外,其他人員核酸檢測都呈陰性。第二輪核酸檢測正在開展。

住院部大樓清空 患者如何安置?

柯雲楠稱,哈爾濱市第二醫院發生院內感染事件後,哈爾濱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和疫情防控指揮部對病區進行封閉,停止接受患者,嚴格控制人員出入。醫院在疾控部門的指導下,組織100多人利用兩天半的時間對整個院區進行了全面消殺。

住院部大樓清空後,患者安置分為兩部分:

  • 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從醫院的門診外科綜合樓,轉移到無汙染的內科綜合樓;
  • 符合出院標準、病情較穩定的128名患者,安置在賓館進行集中隔離。醫院在隔離賓館配有醫護人員,並提供口服藥物以及簡單的醫療設備。

經過篩查,目前哈爾濱市第二醫院有8名醫護人員院內感染。其中包括2名醫生6名護士,現已經全部送到定點醫院。作為密切接觸者的216名醫護人員正在集中隔離,還有189名相關人員採取居家隔離措施。無須隔離的130多名醫生為內科綜合樓以及兩家隔離賓館的患者提供醫療保障服務。

為防止院內感染再次發生

哈爾濱衛健委採取哪些措施?

  • 進一步加強首診負責制。把握三件寶:測溫、掃碼、戴口罩。同時在預檢、分診過程中,要核對患者身份信息、預約診療信息。
  • 哈爾濱市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疫情期間醫院流程管理和感染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
    在過去“嚴八條”的基礎上又增加了新措施,包括預約診療、發熱門診篩查(CT、血常規、核酸、抗體檢測)。只有這些檢測都沒問題,患者才能入院。
  • 患者進入病區後,嚴格執行分區管理。通過過渡區、普通病房、應急隔離病房的分區管理,減少感染風險。
  • 對醫院相關人員進行嚴格管理,包括陪護(落實“一患一陪護”制度)、保潔、保安等等。
  • 哈爾濱市衛健委要求醫院加強病區管理,實行門禁制度,24小時封閉管理。

以上措施,要求哈爾濱全市所有醫院執行。

此外,哈爾濱市建立了醫療機構之間交叉互派監管員的政策措施。每個大醫院向另一個醫院派出三名監管員(由醫務、護理、院感專家組成),監管醫院落實首診負責制,以加強醫院流程管理。

來源:央視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