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中秋了,中秋主要民俗活動是祭月和賞月,還有這一些

1賞月祭月


明天就是中秋了,中秋主要民俗活動是祭月和賞月,還有這一些


中秋節的主要民俗活動是祭月和賞月。

出於對大自然的原始崇拜,祭月的習俗很早就在我國流行,《禮記》中就記載了有關祭月的活動。到了漢魏,祭月、拜月逐漸有了賞月的成分,這從“詠月”的文學作品中可以看到。

明天就是中秋了,中秋主要民俗活動是祭月和賞月,還有這一些


中秋賞月正合時宜。

國為冬天霜雪大寒,清冷徹骨,不宜月下久呆;夏天則多雨,雲蒸霧蔽,月輝不清;春天則梅雨連連,空氣溼度大,能見度差。唯秋天天高氣爽,碧天如洗,一輪滿月當空,如銀盤玉環高掛,此時實為賞月最佳時節。這一天人們所賞之月,最圓,最亮,月色最美,也容易引起人們的遐思。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人們望著玉盤般的明月,自然聯想到家的團聚。獨在異鄉為客的 人,自然更會借明鏡般的皓月寄託自己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對月遙祝“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因此,人們又把中秋節叫做“團圓節”。

明天就是中秋了,中秋主要民俗活動是祭月和賞月,還有這一些


“月糕”和“地豆桃”

在中秋節將到來的時候,各家各戶的主婦便忙著用糯米碾成粉末兒,然後摻上白糖漿攪勻,再用一個個木模子,把它們壓在鏤凹進去的部分裡面。壓結實了,磕出來,便成了一塊塊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月糕”。“月糕”花紋漂亮、清白如雪,一些動物形狀的月糕更令孩子們愛不釋手。此外,還有一種用花生炒熟了加麥牙糖捏成桃形的“地豆桃”,尤其香脆無比。

明天就是中秋了,中秋主要民俗活動是祭月和賞月,還有這一些


祈求“月娘”

當三五之夜到來、玉兔東昇時,人們就將大方桌擺在院子中央,然後,拿兩根甘蔗在方桌上扎一個拱門,稱為月宮門。祭月時,常讓小孩子供上新買的文具——筆、課本和書包等,祈求“月娘”保佑孩子讀書聰明,成績優秀。並撮一點香灰,慎重地包在紅紙上,然後用“井心水”(剛從井裡打上來的水,打水時水桶不能碰到井沿)送服,說這是“月娘”恩賜的“仙丹”,喝了能使人變得聰明、健康。

“雲掩中秋月,雨酒元宵燈”


明天就是中秋了,中秋主要民俗活動是祭月和賞月,還有這一些


就在女人們張羅祭拜時,男人們則約三五好友,登高望月,在陽臺上擺上潮汕工夫茶具,生上爐火,品茗賞月,樂哉悠哉。《澄海縣誌》載:中秋這一天,一切人家都相贈月餅。賞月的宴會必吃熟芋,剝去芋皮,叫做“剝鬼皮”。人們還以這晚天氣晴朗或陰暗來預卜上元節的陰晴。諺語說:“雲掩中秋月,雨酒元宵燈。”

2燒塔、燃煙堆

潮汕的中秋節還有一種有趣的習俗,就在於是燒塔和燃煙堆。


明天就是中秋了,中秋主要民俗活動是祭月和賞月,還有這一些


燒塔

往往由村中小孩拾瓦片、磚頭,然後送到曬穀場上,由富有經驗的大人把這些東西砌成塔,然後把各家各戶派來的稻草柴片都填在裡面,等祭完月娘時,就將塔內的東西引燃。這時孩子們最為激動,歡呼雀躍,並且不時地撒上一把鹽,噼哩啪啦,十分壯觀。

燃煙堆

燃煙堆就是各家各戶把稻草、柴塊分別在村裡較為空曠的場地上堆成堆,拜月結束後點燃,火焰沖天。此時天上明月朗朗,地上煙堆點點,煞是好看。

3降神

降神活動也是中秋夜一個神秘有趣的活動。

據說,一到中秋,諸神也都出遊賞月,這一天,人們只要通過特殊的降神儀式或咒語,就可以使神祗顯靈。於是人們往往在這一天搞降神活動,主要有關戲童、請籃姑等等活動。

關戲童

關戲童即由12個少年捧著香火,到水田裡拔來一株水稻帶回曬穀場。大家圍著唱:“關呀關,關戲神,戲神雅雅來顯身,神來演老爹,神來演老爺。老爺老爹去底處,老爺老爹來顯身。“這樣反覆唱上二十來分鐘,就會有一少年像青蛙一樣跳出來,手舞足蹈地唱”關蛤婆“。唱一陣後,要往此人臉上噴水,方可復原。

請籃姑

而請籃姑是婦女們的遊戲,在一間黑暗的屋子裡,用一件女人穿的衣服披在竹籃四周,然後在籃子裡放一個椰子殼,這就是籃姑了。降神時,兩個人面對面地盤坐在地上,用手託信竹籃,前面放一張矮凳,其他人則唱”籃飯姑,籃飯神,盤山過嶺去抽藤。抽藤縛籃飯,籃飯老老誆神。“如果有神,那第這籃就能以叩頭回答一些簡單問題。

明天就是中秋了,中秋主要民俗活動是祭月和賞月,還有這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