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哪些以相夫教子而聞名天下的女教育家?

王超行俠仗義


古代相夫教子而令後世敬仰的女性有很多。我們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孟母三遷 。

孟母三遷、孟母斷杼,合稱擇鄰斷杼。孟母為改變孟子的學習環境,三次遷居。孟子從此勤學自奮,師事子思,終成大儒。《三字經》中有“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之句,在封建社會中,孟母被推崇為賢母的典範。孟母可謂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看到環境對人有潛移默化作用的人孟母不僅重視客觀環境對少年孟子的影響,而且十分注重言傳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來啟發教育孟子,買肉啖子就是其一。

岳母刺字:岳飛20歲那年,離家從軍。臨行前一天,姚氏為了鼓勵兒子岳飛樹立“以身許國,報效國家”的偉大報負,在他背上用針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要他牢牢記在心,至死為國效力。

歐母畫荻: 歐陽修四歲那年,父親去世,家裡生活非常困難。他的母親一心想讓兒子讀書,可是,哪裡有錢供他上學呢?她左思右想,決定自己教兒子。她買不起紙筆,就拿荻草稈在地上寫字,代替紙筆,鋪沙當紙教歐陽修認字。

徐母大義:徐庶被一封假造的書信輕易騙到了許昌,此舉使深明大義的母親痛極而自盡,造成了徐庶終生的遺憾,他因此痛恨曹操,曹操也只落得一場空歡喜,得到的是一位終生不為其設一計的旁觀者。老母親為自己的愚蠢而含恨九泉,心灰意冷的徐庶,不由地仰天長嘆:“我徐某,報國有心,卻無力迴天;不忠、不孝,枉為人臣。”那個時代曹操名為漢相,是仕途正宗,但是徐母卻能夠區分奸偽,認為兒子投奔曹操是明珠投暗,足見這位母親的大德高義。

陶母封鮓(zhǎ): 晉朝人陶侃青年時代做管理河道及漁業的官吏,曾經(派官府裡的差役)把一罈糟魚送給母親。陶侃的母親將送來的糟魚封好交還給差役,寫了一封回信責備陶侃,信中寫道:“你身為官吏(本應清正廉潔),卻用官府的東西(作為禮品)贈送給我,(這樣做)不僅沒有好處,反而增加我的憂愁。” 陶母湛氏:(公元243--318年), 是中國古代一位有名的賢母,晉代著名大將軍陶侃的母親。她與孟母、歐母、岳母齊名,是著名的“四大賢母”之一。

蘇母教子:蘇洵是北宋著名散文家。在妻子程氏的勸告下,27歲才開始發奮讀書,經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學業大進。嘉佑元年,攜子蘇軾、蘇轍到汴京,以22篇文章謁見歐陽修,受其賞識,由此名聲大振。蘇母也用名節、廉潔自律和寬厚仁愛教育蘇軾蘇轍,才有了唐宋八大家之中的一門三父子。


笑看古今趣味歷史


梁啟超說過:“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遠可善種,婦道既昌,千室良善,豈不然哉!”可見,婦女不只是生孩子的工具,而是相夫教子的賢妻良母。

唐宋八大家中蘇氏父子佔有三席,而在一門三父子背後卻站著一位默默奉獻的女人,這位賢妻良母可是他們父子三人成功的偉大支柱。

她就是蘇洵的夫人程氏,蘇軾蘇轍的母親。程氏,出身名門,自幼熟讀詩書,懂得禮儀。18歲嫁入蘇家,與19歲的蘇洵結為伉儷。

蘇洵年輕時,參加科舉考試屢試不中,他開始意志消沉,整天遊山玩水。鄰居們都嘲笑他,而婦人程氏從未嫌棄抱怨過夫君,包容理解,相信丈夫會自我覺醒,有出人頭地的那一天。

程夫人每天料理家務,還要教育兩個兒子。蘇洵看在眼裡,感激妻子。終於有一天,蘇洵頓悟了,他告訴妻子他想重新讀書考取功名。妻子非常高興,支持丈夫通過讀書立功立名,為孩子們樹立榜樣。

程氏為補貼家用,變賣自己嫁妝做起了絲綢生意。她一邊打理生意,一邊教育兩個兒子。一天,她給孩子們讀《東漢史》講道範滂傳時,她看著兒子,不禁嘆息。範滂是東漢名士,為官清廉,剛正不阿,因黨錮受牽連而遇害。

聽了範滂的故事,蘇軾對母親說:“我長大了也要成為範滂這樣的人,可以嗎?”母親聽到兒子小小年紀有如此大志,便高興地說:“你能成為範滂,我就能成為範滂母親。”

範滂的母親也是賢母,在兒子臨刑前,安慰兒子說:“你今天能和李杜齊名,還有什麼遺憾呢?擁有了好名聲,還想長壽,兩者怎能兼得?”

程夫人既勉勵丈夫讀書上進,又教育兒子“奮厲有當世志”。嘉佑二年,蘇洵帶領兩個兒子進京趕考。雖然,蘇洵依然與科舉無緣,但他的文章寫的好,在京城一舉成名。不過,兩個兒子很爭氣,雙雙登第。因此,蘇家父子三人,名噪京城。然而,程夫人沒能聽到這振奮人心的好消息,便去世了,令人惋惜!


有鄰317


古代女子以“相夫教子”而聞名天下的有很多,那肯定是對丈夫無微不至地關懷和照顧,而精心撫養和教育出來的子女,德才兼備,大名鼎鼎。每一個家庭的的興旺,必定有著賢妻良母默默無聞辛勞地付出。

周文王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仁義之君,敬老愛幼,禮賢下士,為政以德,佈施天下。他的母親太任性情溫和,端莊雅靜,對姬昌的教育從胎教開始,隨後在身教和家教方面,費盡心機,以身示範。

太任嫁給文王的父親季歷之後,一心一意只做有德行之事,輔助丈夫,遵循禮儀。《列女傳》中記載:“太任者,文王之母,摯任氏她。王季娶為妃。太任之性,端一誠莊,惟德之行。及其有娠,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擊敖言,能以胎教”。說的是太任在懷孕文王的時候,不看不正經的顏色,不聽淫穢的聲音,不說狂傲的話語,不吃辛辣生冷的食品,以保持仁愛祥和的心態,讓胎兒受到良好的教育。太任是中國胎教第一人。

姬昌的幼年是一個傑出的孩子,這是來源於他母親的身教和家教。精心撫養,言傳身教,以身作則。把家庭教育作為姬昌成長的基礎和啟蒙,從而成就了周文王的一代明君。

一位著名的人物背後總有一位慈祥的母親。母親是一個家庭中擔當子女最初教育的人,一位母親的言行和品德,直接影響子女的一生。縱觀歷史,那些有建樹有作為的人物,大多深受母親思想的薰陶。

中國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歐陽修,幼年喪父,家裡的重擔全部落在歐母的身上。歐母出身於貧苦人家,是一位有毅力、有見識、肯吃苦的婦女,歐陽修從小受到母親良好的教育。

歐母想方設法讓歐陽修認字寫字,由於貧窮,買不起紙筆,歐母就用池塘邊的荻草杆做筆,以鋪著的沙土當紙,開始教歐陽修練字。在歐母的親自指導下,他在地上一筆一畫反覆練習寫字,一絲不苟。

“畫荻教子”的故事,留傳千古。歐陽修後來的品學兼優,德才兼備,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實在是出於歐母的教子有方。

孝莊太后所經歷的清初三代,正是清軍入關建立政權,由亂到治的動盪年代。她以清太宗之妻,清世祖之母,清聖祖之祖母的三重身份,輔助皇太極成就帝業,建立大清,又輔佐世祖和聖祖年幼的即位和成長。

清太宗的駕崩,孝莊太后以他的精明能幹,制止皇權的爭奪。力排眾議,決定立自己六歲的兒子福臨即位。孝莊太后對福臨有著多方面的嚴格要求,督促他虛心學習漢族文化,吸收漢族的治國安幫。輔佐清世祖制定各項法律制度,並頒佈施行,從而制定了清朝統治的基礎。

順治十八年,清世祖駕崩,孝莊太后根據遺迢,由八歲的玄燁繼承皇位,為清聖祖。年幼的聖祖在孝莊太后的全力支持下,迅速成長,並秘密建立少年武士突擊隊,一舉擒獲鰲拜,並將其他的重要成員也一網打盡。嶄露頭角,鋒芒畢露。就這樣十四歲的清聖祖掃除障礙,得以親政,開啟了清朝歷史上一個嶄新的時代。清聖祖所成就的千秋偉業,孝莊太后功不可沒。

相夫教子,格守婦道是中國古代婦女的職責和美德。芸芸眾生之中出類拔萃成功的典範有很多,象孟母、岳母眾所周知,不必重複。她們如天上的星星閃爍明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