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健康好習慣 勤洗手漸成個人防護常態

作為一種文明習慣,“勤洗手”這三個字曾經被很多人當成“耳旁風”。然而,記者近日走訪時發現,隨著疫情防控知識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市民加入了勤洗手的行列,洗手次數增多了、時間延長了,洗手的方式方法也變得更加科學了。

4月21日11點30分,在外忙碌了一上午的某通訊公司員工謝傑回到辦公室第一件事就是去洗手。流水潤溼、塗抹洗手液,掌心相對,手指併攏相互揉搓……謝傑按照“七步洗手法”仔細清潔著手部的每一處。“由於工作原因,我常常要去施工現場勘查,接觸的人和物比較複雜,以前洗手幾秒鐘就好了,現在每次至少要認真揉搓20秒以上。”謝傑說。

“在公司,由於平時上班與人接觸的時間較多,我一有空便會去洗手,做好個人衛生;放假帶孩子外出,我都會隨身攜帶小瓶免洗洗手液清潔雙手,溼紙巾也可以派上大用場。”在移動一服務大廳上班的羅欽文告訴記者,現在生活秩序逐步恢復正常,但自己和家人仍然沒有忘記各類防疫措施,堅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如今家裡老老少少都逐漸養成了勤洗手的好習慣。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因此,同學們要通過勤洗手和戴口罩等方式來保護好自己……”在瀘州市梓潼路學校開學第一天的少先隊活動課上,全校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了包括“七步洗手法”在內的諸多防疫事項。“每節課課間休息要洗手,上完廁所後要洗了手再回教室,中午午餐前要洗手或者用消毒溼巾紙擦手,取餐回來摘下口罩後要再次對手進行消毒。這是教師每天都在叮囑的事項,就是為了讓學生強化防護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該校一年級五班班主任鄧園園說。

瀘州日報記者 曾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