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4月16日發文,針對性很明顯:線下教培機構要客觀面對問題

教育部4月16日發文,針對性很明顯:線下教培機構要客觀面對問題

可以看看新東方和好未來的財報,營收下跌和虧損還是比較明顯的。其實新東方和學而思在疫情之前他們兩個教育培訓機構的龍頭,是一二三線城市重資產佈局,沒有人,包括他們自己都認為未來很美好。可是實際呢?

第一,學而思新東方的主打課程是線下一對一或者小班課,效果最好,利潤最高,大班課和網課都是引流產品。在不能線下開課的情況下,上網課都上吐了的家長和學生買單的意願明顯降低。

第二,線下佈局,自研教材,優秀老師,高水平管理。本來就是新東方學而思的優勢,但這個優勢意味著場地高昂的租金和人員成本。2020上半年基本屬於消耗,收入很少。

第三,指望家長疫情結束報復性消費,不靠譜。不是消費能力的問題,家長為孩子砸鍋賣鐵都掏錢。是復課後,課外時間減少了。復課後,需要從零開始上課,必然擠佔禮拜六時間和課外時間,同時暑假時間也會大大縮短。

在這種情況下,都在提前收費,甚至打折收費,拿到活下去的資金。所以教育部才發文,要求不能收取超過三個月的學費,是有針對性和導向性的。

當然,我們都是局內人,都面臨這個嚴酷的問題。不遮掩,客觀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才是唯一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