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其不争的包丽丽,缘何要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抉择?

发生在2019年10月9日的北大包丽丽事件让我等孤弱寡闻的的民众知道了两个名词:字母圈和PUA。

感叹“活久见”的同时也在为事件的受害者:包丽丽做着虔诚的祈祷。然而,并没有奇迹发生,包丽丽在生死边缘痛苦的挣扎了六个月以后终于被宣布临床死亡。让人痛心且怒其不争!

怒其不争的包丽丽,缘何要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抉择?

何来怒其不争?因为她做了一件亲者痛,仇者快的愚蠢的事情。

原本来说,包丽丽的突然逝世让关心她的人们都倍感惋惜,主流媒体的发声也大多是对逝者的悼念和对始作俑者的痛斥和声讨。希望看到正义的审判以藉慰包丽丽在天之灵。

然而杜渐防微,我们不能总冀望于事情已经发生之后的警醒和处理举措,还是希望能从中吸取教训,防患于未然。去探究事件背后深藏的不为人知的黑暗,从根本上杜绝类似事情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凶手的仁慈和良心发现,而是要学会保护自己,让自身成为罪恶的绝缘体,让游离于身边的不怀好意的恶念无法近身。

怒其不争的包丽丽,缘何要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抉择?

包丽丽出生在一个物质条件优渥的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拥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不缺亲情,不缺关爱。

一度有人猜测:导致包丽丽对男朋友无条件的依赖和服从,必然是因为其成长环境的残缺和不健全,然而事实是包丽丽并不缺少爱。

甚至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打小就是大人经常挂在嘴边的:别人家的孩子……聪明伶俐,乖巧懂事。最终一路顺风顺水的步入了中国高等教育院校的至高荣誉:北京大学。而在大学里持续的优异表现,各项成绩和名誉光环的加持也再一次的证明了包丽丽的优秀,绝非偶然。

然而,残酷的事实最终告诉我们,高智商≠高情商。

从小不缺爱的包丽丽,在某个极端的环境下,表现出的情商,表现出的对爱情的渴望,如蹒跚学步的幼儿,让人唏嘘!

怒其不争的包丽丽,缘何要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抉择?

这里就要进入我们本次讨论话题的本质:谁才是你在这个世上最亲近的人?

从小接受的各种教育会告诉我们,和你关系最亲近的人,自然是和你有血缘关系的人。你们的血管里流淌着相同的血液,血脉相连。

然而也会偶尔奇怪,父母之间是没有血缘关系的,为什么他们会表现的如此亲近?甚至比彼此的父母,兄弟姐妹还要亲近!

长大以后,终于知道了,有一种关系,叫做恋人。有一种感情,叫做爱情。它可以比亲情更加的亲密无间,如影随形。亲情可以有很多个载体,而爱情,只有彼此。

所以亲情可以是细水长流的,但爱情往往轰轰烈烈。沉溺其中的人,其实最大的表现就是“自私”。为了对方,可以忘却亲情,为了对方,可以忘却自己。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只在顾及自己个人的内心感受。

怒其不争的包丽丽,缘何要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抉择?

包丽丽的自杀,缘于她承受不了这段畸形的感情带给她的痛苦,“自杀”,对于彼时的她来说,是一种解脱。她不想在忍受这种痛苦和折磨,所以她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而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感到最为愧疚,最对不起的,竟然是至她于如此境地的男友,而不是她的父母双亲,不是真正关心她,爱护她的人……

这当中体现出的所谓爱情,竟可以让人如此的歇斯底里,如入魔怔。

如此的“爱情”,让人不寒而栗。

怒其不争的包丽丽,缘何要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抉择?

回过头来,再去仔细考量亲情和爱情,你会发现,爱情在某一瞬间的爆发和绽放,确实是亲情无法比拟和超越的,然而爱情可以璨如烟火,也可以戛然而止。这就是爱情最大的不确定性。

两个相爱的人,可以爱着爱着就突然的不爱了,一对患难真情的夫妻,可以因为突然降临在面前的一场富贵,就分道扬镳了。一对异常恩爱的情侣,可以因为更加优秀,更加懂你的人插足,就一别两宽了。

因为你们的关系不比亲情,原本便是陌生人,有一天再变回陌生人,也没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真正能一路相伴相随走下去的人,是因为彼此之间的爱情早已潜移默化成为了亲情,如冰下暖春,涓涓而流。

那么谁才是你真正亲近的人呢?是父母双亲,是姊妹同胞,是视你为亲人的爱人。亲情是永远割不开,剪不断的。

怒其不争的包丽丽,缘何要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抉择?

说回到包丽丽本身:

因为从小被爱包围,不缺失任何的亲情,所以让她对唾手可得的亲情视若无物,她不知道亲情的弥足珍贵。反倒是如精神鸦片一般的爱情,让她倍感新奇。而男友在这段感情当中刻意设置的各种歧途,畸态,让她更加生出求而不得的渴望。恶意的种子就这样的潜入她的心底,生根发芽……

终到某一天,破土而出,图穷匕见!

如果说,如果时间能倒转而回的话,在包丽丽的成长过程当中,能够适当的引入一些挫折教育,能够让包丽丽意识到亲情的珍贵和至高无上……那么,在包丽丽遇到她生命当中的恶魔的时候,会不会就能够辨明是非?在包丽丽2019年10月9日试图结束自己生命的那一刻,会不会想起自己最亲近的人,想到不该做出这样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会不会就此打消轻生的念头?会不会放下手中的药瓶?

假设终究只是假设,假设的结果不得而知,也无法确定。时间终究走过了2020年4月11日这一天,一切的可能性都已消失,一切都已回不去了。

怒其不争的包丽丽,缘何要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抉择?

向前看,爱恨情仇,抵死缠绵的故事每天依然在发生。爱情,依旧是情感天平当中最为重要的砝码,只是冀望,看过文章的朋友们能有所感触,如果有一天需要在情感世界当中做出某些抉择的时候,能回头看看含辛茹苦,育你成长的父母家人,亲者痛仇者快的人间悲剧切莫再发生在世人的眼前了……徒增感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