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視的大主題——車聯網

為財經人士傾心打造的投研資訊平臺



預期差就是生產力,以價值之名,行投機之實。

——研報社

不容忽視的大主題——車聯網


不容忽視的大主題——車聯網

社長說


發改委:將在新基建發力

●●●大●●

發改委:新一輪投資不搞大水漫灌,將在新基建方向發力。


今天,發改委專家對基建投資這塊定調(下文全部為講話原文):

大家看到的20多萬億、30多萬億的重點項目投資計劃,實際上指的是項目總投資,是需要若干個年份才能夠完成的一個投資規模,不是今年一個年份要完成的。如果把項目總投資等同於年度投資計劃,那就容易產生一個錯誤的聯想,以為“大水漫灌”,強刺激政策又來了,實際情況並不是如此。

關於今年投資的方向,楊萍表示,將會在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上發力,包括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領域。此外,本次疫情暴露出來了很多突出的短板,如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都有一些短板存在,這也將會成為新一輪投資關注的重點。


發改委專家的講話與研報社在3月7日《

關於舊基建,說些不一樣的看法!

》一文中的基本觀點不謀而合:

》一文中的基本觀點不謀而合:

第一,今年並沒有所謂的投資基建潮,所謂25萬億隻是表面數字。

第二,政策發力點仍然在於新基建,比如5G、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

第三,本次疫情暴露出來的防疫領域短板,也將成為新一輪投資的重點領域。


國家電網:特高壓建設超預期,電網投資規模將超萬億。


今天盤後,國網表示:


目前全年公司特高壓建設項目明確投資規模1128億元,可帶動社會投資2235億元,整體規模近5000億元。年初公司初步安排電網投資4000億元以上,可帶動社會投資8000多億元,整體規模將達到1.2萬億元。


很多研粉之前留言質疑新基建的規模太小,不能和老基建比,研報社之前否定了這個觀點,指出新基建投資不能光看地方政府投資規模,而且是自帶槓桿的,上面國網的數據佐證了研報社的觀點:

第一,電網這一塊的投資槓桿接近1:3,國網今年投4000億,實際投資規模可以達到1.2萬億。

第二,國網今年在電網這一塊的投資已經接近1.2萬億,而之前所謂的25萬億地方投資計劃,實際在今年執行的不到3.7萬億,新基建投資規模真的小嗎?


市場表現:新基建近期頻頻成為引領

市場

情緒的方向。


今天午盤市場一片恐慌

,但是:

13:32,新基建的工業互聯網率先逆勢大漲,

其中賽摩電氣、海倫哲、海得控

制、華中數控相繼漲停。

14:30,在全市場最低點、也是最低迷的時候,5G人氣股中國通脈啟動並且逆勢回封9天7板,隨後充電樁高標股奧特迅4板回封,5G人氣股國脈科技反包漲停,帶動尾盤指數回暖。



雖然尾盤市場情緒回暖時間短暫,但是新基建再次成為市場情緒的引領者。



大基金二期即將開啟實質投資

●●●大●●

業內人士表示,“國家大基金二期在三月底應該可以開始實質投資”。


大基金二期是國內芯片行業短期最大的預期,研報社在12月24日《

三大利好,引爆了它!

》一文中已經解讀。

》一文中已經解讀。

第一,大基金二期已經於去年10月註冊成立,上半年應該會有大規模項目落地。

第二,由於一期對材料、設備投資力度不足,所以市場普遍預計二期將對材料、設備傾斜。


研報社認為,芯片板塊已經調整接近兩週時間,目前已經開始階段性企穩,短期,機構在這個位置會有抵抗性籌碼回補,市場出現博弈性機會。(中期不著急判斷,且走且看)


芯片板塊近三日漲幅接近2.4%,明顯強於創業板(

三日跌幅2.25%)。

今日芯片功率半導體方向的斯達半導(功率半導體IGBT龍頭)、華微電子(功率半導體分立器領軍者)漲停。


短線情緒來看,芯片板塊逐步企穩,目前核心領漲分支是功率半導體。


不容忽視的大主題——車聯網

車聯網


事件密集,車聯網時代即將開啟

●●●大●●

2月24日,發改委、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等11個部委聯合印發《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這是智能駕駛、車聯網領域綱領性文件。


研報社《

重磅!新一輪科技基建襲來!

一文曾詳細解讀了該事件,並指出:

正式文件更加強調車路交互、強調汽車的智能化、強調與5G建設的協同。

研報社認為,在國內5G建設全面鋪開、5G即將商用的大背景下,車聯網建設也將正式開啟,其中汽車終端、道路終端的智能化將進一步提升。


3月9日,工信部發布《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推薦性國家標準報批公示,行業標準的出臺意味著行業將迎來大規模發展。


《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是國內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的基礎類標準之一,將為後續自動駕駛相關法律、法規、強制性標準的出臺提供支撐。

出臺行業標準是一個行業即將大規模發展的先兆,《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標準的出臺,意味著國內智能駕駛、車聯網即將大規模發展。


近期,長安、廣汽新能源先後宣佈將於今年年中正式量產L3自動駕駛汽車,自動駕駛量產時代已經到來,進一步加速車聯網的建設。


自動駕駛分L0-L5六個等級(根據上述最新文件):

L0是應急輔助,也就是除應急輔助之外,基本靠人工駕駛。

L1是部分駕駛輔助,稍微帶一點輔助駕駛,比如定速巡航。

L2是組合駕駛輔助

,車輛可以控制轉向和加減速,例如特定情況主動剎車,目前大多數汽車都已實現這個級別的自動駕駛。

L3是有條件自動駕駛,車輛已經幾乎可以執行全部駕駛操作,但是仍需要駕駛員保持關注路況,防止意外。

L4是高度自動駕駛,到了這個級別,駕駛員基本上可以睡覺了,甚至可以不再配備駕駛座位。

L5是完全自動駕駛,L4還有設計運行條件的限制,但是L5基本無任何限制,完全靠汽車自己發揮,可能就是電影科幻片裡的那種了,大家自行腦補。


總之,進入L3級才是進入真正的自動駕駛,而長安、廣汽等正式量產L3級汽車,意味著國內將正式進入自動駕駛時代,汽車智能化、車聯網建設的需求將迎來爆發。

2020是國內自動駕駛/智能駕駛的元年,也是車聯網的元年。


3月9日,北斗系統第54顆導航衛星成功發射,今年5月份,北斗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將全面完成。


3月9日晚,北斗系統第54顆導航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也標誌著北斗三號系統距全面建成僅一“星”之遙。

今年5月份,北斗三號全球星座部署將全面完成。


自動駕駛兩個技術瓶頸,一個是通信延遲(5G解決),一個是自主導航(北斗),所以北斗的全面建成將進一步支撐國內自動駕駛、車聯網的發展。



車聯網產業鏈簡介

●●●大●●

V2X是核心底層技術,整個車、路信息化的市場規模將達到萬億級別。


廣義的車聯網主要包括車的智能化和網聯化、路的信息化和網聯化、車路協調,整個車聯網建設的市場規模將達到萬億級別:
1)路端:國內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總計約80萬公里,每公里改造成本30-60萬;每個路口改造成本60萬,國內總計約50萬個路口,路端市場總計7000億左右。

2)車端:國內汽車保有量2.6億輛,假設單車智能化和網聯化價值量是1萬元,短期滲透率達到30%,市場規模就是7800億。


C-V2X是3GPP主導的基於4G/5G蜂窩通信的V2X技術,可以實現長距離更大範圍的通信,我國已經明確採用該技術,並在車聯網產業發展行動計劃中明確支持LTE-V2X、5G-V2X產業化。


車聯網產業鏈:
1)C-V2X通信芯片、模組:這是車聯網最底層的技術,所有車聯網接入端設備都要使用該芯片。

2)路側:包括通信網關

RSU

、信號

控制機

、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移動邊緣計算MEC等。

3)車載:包括車載通信單元OBU、高精度地圖、

毫米波

雷達、

攝像頭

、V2X平臺。

4)基於PKI的V2X安全標準體系。


研報社今晚詳細梳理了:“車聯網產業鏈(全)”,

凡是點了“在看”者,進入公眾號主頁,點擊“進入公眾號”,然後在對話框裡發送“答案”這兩個字,就會蹦出答案。注意,社長已經通過技術手段設置過了,只有點過“在看”者,才能收到答案


研報社每天的內容量很大且有深度,若獨自閱讀,要麼會遺漏明珠,要麼很難理解透徹,

建議您跟認識的股民小夥伴結伴研讀

,定有更多心得跟收穫,祝研粉投資順利!


去散戶化,本質是淘汰過去小散落後的炒股思路,要與時俱進地順著機構的思路買賣股票,畢竟隨著外資的持續湧入,機構的市場話語權越來越強。

A股去散戶化的歷史進程是一場兩萬五千裡的長征,研粉一定要用機構的武器把自己武裝起來,這是研報社一路在踐行的使命所在,股海驚濤駭浪,支持研報社這艘大船,就是支持您自己,讓社長再帶你們航行500年!

不容忽視的大主題——車聯網

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點擊“

在看

”,以此鼓勵研報社

繼續創作賺錢艱難,支持研報社,就是支持您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