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著名村支部書記10》村支部書記的榜樣範振喜

範振喜是河北省灤平縣周臺子村黨委書記,滿族,連續四屆當選全國黨代表。先後獲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時代先鋒人物”、 全國“最美基層幹部”、 全國“人民滿意公務員”、 全國模範退伍軍人、 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優秀退役軍人、全國十大傑出村官、首屆“全國十大民生人物”等榮譽。

《全國著名村支部書記10》村支部書記的榜樣範振喜

(1) “農民鐵人”周臺子村黨委書記範振喜

採訪範振喜時,記者的情緒不斷起伏,時常為他一心為村集體,為村民的崇高境界所感動,為他戰勝白血病等多種疾病折磨,27年忘我奮戰在工作崗位上,6次面臨生命搶救脫險,所表現出新時期“鐵人”精神所震撼。也為他經過艱苦努力,百折不撓,自力更生,創造了將塞外山區的一個貧困村變成擁有8億元固定資產、村民過上幸福生活的奇蹟所折服。

只認村書記 不認親兄弟

周臺子村位於國家級貧困縣灤平縣東北部,全村版圖面積11.9平方公里,是一個“兩邊山區夾一溝”的貧困村。全村712戶人家、2262名村民,耕地面積只有1150畝,山地面積1100畝。1985年11月,年僅23歲的範振喜從山西某部退役回鄉,被安排到鎮辦企業群採隊當會計,收入也不錯,讓很多人羨慕不已。閒暇之餘,範振喜經常在村周邊的山上轉,他沒想到自己當了4年兵回鄉後,村裡沒有任何變化。那時的周臺子村,不僅窮,還很亂。農民人均純收入才300多元,吃糧都成問題。因為窮,該村的小夥子娶媳婦都很困難。周邊村的人對周臺子村民往往另眼相看,別的村男性村民娶親如果要200元彩禮,周臺子村就得要400元。周臺子村不僅窮,村民思想落後,而且人懶,還很刁。分田到戶時,村集體的牛馬車具、梨鋤鍁鎬,都作價賣給了個人。本該一手交錢一手拿物,可有些村民卻領了東西不付錢。有的村民應該上交的村提留賴著不交。時間一長,欠賬的想賴賬,交了錢和沒有買到農具的村民感到吃了虧,矛盾由此產生。而且日積月累,越來越突出,村裡上訪告狀,打架鬥毆的不斷,成材林被亂砍濫伐。村幹部不想管,也不敢管。後來導致有人竟用土製炸藥扔到時任村支書家的房頂上,炸了個大窟窿,村支書為此辭職不幹了。

1987年 10月,25歲的範振喜被村民投票推選為周臺子村黨支部書記。當時的村集體一貧如洗,村委會只有一間土坯房子,屋裡放著一個三條腿的木桌子,上面放著一個殘缺的搖把電話,還有近10萬元的外債。

範振喜上任後主持召開了一次村“兩委”會議,非常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態度;清收欠款還外債;封山育林;整頓集體礦產資源,發展村集體經濟,改善村民生活,改變全村貧窮落後面貌。他的提議表獲得班子成員一致贊同,表決時順利通過。

範振喜和村“兩委”成員分組包片,逐戶清欠。這下似乎捅了個馬蜂窩,欠賬的村民明著叫屈,暗中使壞,範振喜的家中有6次晚上被人扔石頭砸到院子裡,還有一次石頭竟從窗戶中砸破玻璃,飛到床上,砸傷了他愛人的頭部,鮮血直流。兒子那時還小,也受到驚嚇,哇哇大哭。範振喜毫不畏懼,並未因此動搖清欠的決心。

有個欠款大戶,範振喜去了三次也沒能把欠款收上來。第四次去,對方還想打人。範振喜急了,出門鑽進那位村民的牛棚解開牛韁繩說:“你不講理,就牽你的牛賣後抵債。我即使不當這個村支書,你也得把債還清,誰也別想佔村集體便宜!我對誰都一視同仁。”這戶村民見範振喜不怕橫,最終服軟還清了欠款。

不到兩個月,周臺子村集體的財務賬目全部清理完畢,收回欠款12萬多元,不僅還清村裡拖欠上任村幹部的工資等外債,還略有節餘。

封山育林,制止村民濫砍亂伐村集體的樹木時,範振喜本家的一個侄子砍了10棵樹,價值100多元。他二語沒說,按規定罰款800多元,侄兒媳婦怎麼求情哭鬧都沒用,按規定交了罰款。接著又頂著壓力處理了40多戶亂砍樹木者,終於剎住了這股歪風。

緊接著範振喜又開始整治濫採亂挖村集鐵礦資源的歪風。周臺子村的山上有一些鐵礦資源,大頭歸承德市國有鐵礦所有,剩下幾個邊角小礦點,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由本村幾位能人採挖礦石出售換錢,逐漸形成8個礦點。當時鎮裡成立了一個群採隊統一收購村民開採的鐵礦石賣給國營鐵礦,賺些差價。由於疏於管理,造成山坡亂挖,毛石亂扔,礦石亂堆,道路亂佔,又不向村裡交一分錢,村民意見很大。範振喜決定,由村集體辦理採礦許可證,統一經營管理,併購買了一個大地磅秤,只要向外運礦石,就得按重量向村集體繳納一定數額的管理費。不僅制止了亂採亂挖的亂象,還使村集體有了一定的經濟收入。

三次抉擇,改變了周臺子村現狀。

治完亂,範振喜又馬不停蹄地開始治窮。發展村集體經濟,實現共同富裕,成了他的首要任務。

從哪裡找突破口?他為此想了好幾天,苦苦思索著。有天晚上他輾轉難眠。已是午夜時分,範振喜的大腦裡逐漸形成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收回二哥承包的採礦點歸集體開採,再沒有更好的辦法。

範振喜的二哥叫範振禮,比他大三歲,是家裡的頂樑柱。父母靠他贍養,還有個啞巴大哥也同他一起生活。範振禮的採礦點是8個礦點中最大的一個,是經承德市國有鐵礦許可的開採點,因嫌地點偏僻,不願費力,被範振禮弄到手後,還與鐵礦簽訂了採礦承包合同。

第二天晚上,範振喜來到二哥家,微笑著說:“二哥呀,我今晚不走了,在你家吃飯”。

“可以呀!讓你嫂子炒幾個菜,咱哥倆喝兩盅”。範振禮高興地答道。

“我今天來吧,有個事想給您商量,可又不好意思開口。”範振喜搓著手,有些羞澀地說道。

“有事呀?咱是親兄弟,有啥不好說的?你大膽說,二哥能幫你的一定幫你。”範振禮感到有些納悶。

“那我說出來,您可千萬別生氣啊!”範振喜道。

“你說吧。”範振禮不知道這個兄弟的葫蘆裡到底裝的是什麼藥。

“我當了幾年兵,周臺子村沒有什麼變化。回來後大夥推舉我當村支書,可我得為村民幹事呀!首要的任務是發展村集體經濟,改變現在的貧窮面貌。”範振喜介紹道。

“這是好事呀!哥支持你。”範振禮很高興地說道。

“我考慮了很久,要發展村集體經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唯一的途徑就是把你承包的那個礦收歸村集體經營。”範振喜終於鼓足勇氣說道。

“什麼!你要收我的礦?範振喜,你沒有發燒吧?這礦是承德市國營鐵礦承包給我的,簽有承包合同。你是村支書,只能管村裡的事。這是市裡的事,你無權干涉。”範振禮一聽火冒三丈,拍著桌子從炕上站起來指著範振喜怒斥道。

“周臺子村窮,窮得讓別人瞧不起,我是村支書,得讓村民過上好日子。否則就不配當這個支部書記。我無路可走,這樣做是唯一的選擇。您是我的親哥哥,您不支持,誰會支持。”範振喜有些激動地說。

“你別打我的主意,你當你的村支書,我當我的老百姓,咱倆井水不犯河水,誰也不干涉誰!範振喜你搞清楚,爸媽都那麼大歲數了,還有個啞巴大哥,這麼多年你管過嗎?能指望上你嗎?”範振禮越說越惱。

“二哥,您要是不支持,我就幹不下去了!”範振喜有些沮喪地說道。

“你這麼說就沒有意思了。你幹不幹村支書,跟我沒什麼關係。從此之後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我們斷絕兄弟關係。”範振禮非常生氣地說。

“二哥,我給您作揖了,您是個開明的人,不是個自私的人。我一定要把周臺子村變個樣,您要是不答應,我就給您跪下了。”範振喜態度非常堅決,毫不退讓。

“哦!你發展村集體經濟就要那我開刀?你搞錯了沒有?”範振禮停了一會又說道。

正在廚房做飯的二嫂子越聽越不對勁,連忙丟下了手中的活出來勸二人不要爭吵。

“你去忙你的事,從今以後我們就不是兄弟了,父母和大哥還是我養,不用你管,你不要再來找我,我也不找你,一刀兩斷。”範振禮很傷心,揮著手趕範振喜離開。

範振喜很尷尬,酒未喝上,事沒談成,還把本來感情很深的二哥給得罪了。兄弟倆不歡而散。

沒過幾天,當時是村委會會計的張俊成,與範振喜小時一塊長大,又是一起當過兵的戰友,當他得知此事後主動去給範振喜的二哥做工作。範振禮餘氣未消,十分生氣地說:“人家當幹部都是為自己,顧家人,顧親戚,顧朋友,他倒好,當個破幹部、破支書,卻禍害自家人,竟拿我開刀。你別說了,我跟他已經不是親兄弟關係了,我以後再不認他。”

“你是他的親二哥,從小就護著他長大的。看他當村支書時間不長,就清收了村裡多年的欠款;封山育林,禁止亂砍濫伐。有整頓採礦點,讓村集體有收入。他在村民中已有很高的威信,現在看來,只有範振喜有能力把周臺子村引上正道。”張俊成心平氣和地勸說。

“你這樣說,我倒也認可,俺們村也確實需要個有魄力的人來當村支書,可他不能拿我開刀啊!”範振喜的態度開始有些轉變。儘管張俊成費盡了口舌,但他仍就不鬆口。

範振喜的母親是個深明大義的農村婦女,她從小就嚴格教育自己的幾個孩子,做事不要自私自利,要多為別人著想,為人要善良、本分。當她得知範振喜動員範振禮將自家開採的礦交給村集體經營的消息後,果斷地支持範振喜,多次苦口婆心地做二兒子的工作。

迫於母親的教導,範振禮最終非常不情願地同意將自己費盡心血的採礦點交給了村集體。這件事在全村範圍內引起了很大震動,大夥伸著大拇指對範振喜說:俺們今後一心一意跟你走,跟定了!

1988年11月,周臺子村正式將範振禮開採多年的鐵礦點收歸村集體經營,每年贏利8萬多元,加上其他幾個採礦點上交的2萬多元管理費,一年有了10萬多元的固定收入。收礦使村集體獲得了發展的“第一桶金”,為後來栽果樹奠定了基礎。

範振喜帶領村幹部馬不停蹄地相繼建起了草片廠、磚瓦廠、養豬場、米麵加工廠,想方設法增加村集體收入。

1991年6月,村裡準備建一個浴盆廠,範振喜帶了幾名村幹部到遼寧海城市一家菱鎂土礦考察。因擔任村支書後幾年時間內工作高負荷運轉,一直處於極度疲勞狀態,免疫力大大下降,經常感冒發燒。考察菱鎂土資源時,在礦山上又遇到飄潑大雨,他們一個個渾身溼透,加之菱鎂土礦具有放射性,免疫力低的人容易得病。範振喜下山後就發燒不退,回返途中一路輸液。又堅持到秦皇島參加一個業務知識培訓才返回村裡。

範振喜沒有在意自己的病情,一直在非常疲倦地忘我工作。浴盆廠建起來了,每年有10萬多元經濟收入。

1992年4月,範振喜的病情在不斷加重,已走不動路,吃不下飯,一天比一天消瘦。經灤平縣人民醫院檢查,再到北京軍區總醫院複查,確定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即血癌。

這一消息對範振喜及其親屬來講,尤如晴天霹靂,他畢竟才30歲,是人生最美好的年齡。

為治病,範振喜需要進行骨髓移植手術,光押金就要10萬元,那時在周臺子村萬元戶就很少,更別說要10萬塊錢。當時範振喜對妻子說,這病不治了。

當地鎮領導知道了範振喜的難處,鎮黨委果斷作出決定,號召鎮直機關黨員幹部向他捐款。同時,周臺子村民自發地向範振喜伸出了援助之手。鄉親們說:“範書記是為大夥累病的,我們村裡不能沒有他,就是砸鍋賣鐵,我們也要湊夠給他治病的錢。”有的村民將子女在外打工多年積攢下來準備蓋房子的錢捐出來。有的老人將子女孝敬的零花錢捐了,有的村民將孩子的壓歲錢捐了。一位70多歲的鄒大娘把自己賣雞蛋攢下的50多塊錢毛票也捐了出來。才一個多星期時間,就湊齊了10來萬元“救命錢”。範振喜接到這筆錢時激動得熱淚盈眶,泣不成聲。

多年與範振喜不來往的二哥範振禮不僅捐了3萬元錢作為備用金,還主動與醫院聯繫,進行骨髓配型成功並捐獻。

“我這樣做是為了挽救周臺子村的一位好書記,而不是憐及兄弟情分。”範振禮說。

一雙雙溫暖的援助之手,使範振喜更加堅定了戰勝病魔的信心和勇氣。手術前的一天,範振喜將村主任和一位副主任叫到病床前,把村裡的各項工作作了交代。以防萬一自己下不了手術檯,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思路繼續幹下去。3人抱頭痛哭。

1992年12月31日,範振喜在北大人民醫院成功接受骨髓移植手術。四個月後,範振喜渡過生死難關,回到周臺子村。

“從骨髓移植後回到村裡的第一天起,我就暗自下定決心,黨組織和鄉親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的這條命就要為周臺子村集體發展和村民生活不斷改善而堅強地活著。”事隔27年後,範振喜在辦公室受採訪,回想起當年村民自發捐款的情景時,感激之情油然而生。他也表示終生不忘二哥範振禮在關鍵時候深明大義,救了他一條命。

戰勝血癌病痛 發展集體經濟

範振喜1993年5月出院時,醫生反覆叮囑他一定要靜養兩年,喝無菌水,吃無菌飯。否則容易得併發症,隨時危及生命!

到北京做骨髓移植手術半年多時間裡,範振喜時刻牽掛著村裡的各項工作,回去後發現有很多事情急需處理。他很著急,把醫生的囑咐忘得一乾二淨,在身體還沒有完全康復的情況下,又開始為村裡的事四處奔波。

2001年4月下旬,周臺子村到了插秧的季節,可這年天旱少雨,無水插秧,範振喜想了很多辦法,聯繫上游的水庫放水。有些村民擔心水放完了輪不到澆自家的地誤了農時,爭著放水,出現矛盾。範振喜便召集村幹部輪流值守,防止村民扒渠搶水。有一天,他從早晨6點鐘接班後一直在田間來回查看到下午5點多鐘,連中飯都未吃。一場大雨突然來襲,範振喜既未穿雨衣,也沒打傘,在雨中堅守了一個多小時,漸感身體不適,發燒,嘔吐,暈倒在地,被村民發現後及時送到縣醫院重症監護室急救,院方已下達了病危通知。村民知道後,100多人自發地到醫院病房外輪番守候。因不能與他說話,看望他的人都買了一束鮮花,擺滿了病房走道,大夥就一個心願,盼望著範振喜能挺過去。

範振喜昏迷了七天七夜後終於醒了過來。之後,他又先後4次昏迷,經醫院全力救治脫險。他說:自己面對鬼門關時,還清楚地記得,欠村民的救命之恩沒有報答完畢,還不能死,還要堅強地活下去。

在範振喜的艱苦努力下,周臺子村集體每年有了30多萬元經濟收入,但他一直在苦苦思索著如何做大做強。

根據市場需求,結合周臺子的實情,範振喜決定上一個新項目:鐵選廠。就是用收回他二哥的鐵礦初級產品,粉碎後提煉成鐵精粉出售,每噸有很可觀的經濟效益。

鐵礦材料有,可建鐵選廠按預算需要110萬元投資,資金從哪裡來?範振喜多次找當地金融機構領導說好話,最終得到了40萬元貸款。還差70萬元怎麼辦?他想出了一個辦法:向村民借。在全體村民大會上,範振喜把話說得非常清楚:“借錢辦廠打借條,不蓋村委會的公章,由村幹部簽名按手印。廠子掙了錢是大夥的,廠子也是大夥的。萬一辦廠不成功,賠了,我和村幹部用個人財產和信譽做擔保,就是砸鍋賣鐵也要還清大家的錢!請大家相信我們。”

範振喜帶著村兩委的7名幹部挨家挨戶跑了半個月,打了230張借條,每人在230張借條的借款人後面簽上自己的名字,按上手印。70萬元資金全部籌齊。

鐵選廠於1995年3月動工,6月份建成。礦石不用掏錢買,主要用從範振禮上交的那個礦開採的,成本大大減少,當年收益200多萬元,第二年賺到300萬元。最高時,一年利潤近千萬元,村民更加信服了範振喜。

坐落在周臺子村後山的承德周臺子鐵礦,始建於1976年,是承德市屬國有大型企業。由於經營不善,連年虧損,生產處於停產狀態。2003年6月進行了改制,以職工全員股份制形式組建承德啟星礦業有限公司,置換了國有企業身份。當時鐵礦市場價格低迷,持股人尋求出售股權。

範振喜經過較長時間的觀察和市場研究評判,於2004年3月經徵求村“兩委”班子成員和村民代表討論表決通過後,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以原入股金額10倍的價格收購啟星礦業公司33.3%的股權。2005年5月又以原入股金額15倍的價格收購該公司剩餘60%多的股份,實現了全額收購,使啟星礦業公司成為周臺子村集體企業。

收購啟星礦業公司時,範振喜遇到兩大難題:有一部分村民不理解,提出質疑:一個停產多年的國有鐵礦企業,員工老化,思想散了。鐵礦市場又不景氣,前景難以預測,收購很容易,可後面的生產經營舉步艱難,失敗了怎麼辦?責任由誰負?花那麼大的本錢買這樣一個企業,不等於背上一個沉重的包袱,白白燒錢嗎?範振喜在村民代表大會上耐心地做工作,分析市場行情,告訴大家自己經過了較長時間對國家的產業政策和鐵礦市場進行研究,是有充分把握才作此決定的。會議開到後半夜,一位村民代表表態說:我們還是要相信範書記,他辦事是有把握的,絕不會將周臺子村往火坑裡推。最後舉手表決時一致通過。

資金困難成為當時收購啟星礦業的關鍵。村集體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有了2000多萬元的資金積累,還有1個多億元的缺口怎麼辦?範振喜徹夜難眠。他動員本村幾個開礦的個體老闆集資了2000多萬元。剩餘的資金,他到縣裡找了幾家銀行貸款。企業是收購成功了,可怎樣才能保證開工生產,並贏利賺錢才是核心。

範振喜動了很多腦子,他委派3名最得力的村幹部雒明閣、範德寶,任啟星礦業公司的總經理、副總經理,讓年輕幹部薛俊如任總經理助理兼財務科長,共同管理企業。並給這3人定了一系列規矩:要把好企業的進口和出口,壓縮成本,不能有浪費;大量壓減行政管理人員到生產一線;不能搞特殊,不能吃請;財務上不能實行“一支筆”報銷,在每筆開支報銷的發票上,必需經總經理、副總經理、總經理助理3人同時審核簽字才能報銷。相互監督,防止腐敗。

“這一招真是妙啊!如果一人簽字,甚至兩人簽字都大可能搞鬼。三人簽字報銷,誰也不敢做手腳。”事隔多年,在村委會接受採訪的雒明閣感嘆道。

3名領導同時在經費開支報銷的發票上審核簽字,後來沿用到周臺子村集體的每筆開支上。任何一個人若認為此筆開支不合理,可以拒籤。

說來也神奇,收購啟星礦業時,鐵精粉的市場價格每噸才350元,兩個月之後行情開始上漲,逐年攀升,最高時每噸能賣1600元。從2006年開始,啟星礦業每年向國家納稅4至5000萬元,實現利潤3000多萬元,最高時達到800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翻了一番多。

接著,範振喜又利用啟星礦業公司生產的尾礦砂建起一個年產值近億元的新型建材廠。村集體經濟收入不斷髮展壯大。

2006年,範振喜提議,把全體村民的承包地、自留地2200多畝全部流轉過來統一經營,村集體從村民手中承包的土地每年每畝補償500斤大米,折成貨幣支付現金。方案在村民代表大會上獲得一致通過。

村裡有了可以統一支配的土地資源,範振喜邀請了專業人才隊伍來進行規劃和經營,相繼建起了玉蘭菜基地和與之配套的植物工廠。並建起了兩個5000平方米的智能溫室、38個1000多平米的日光溫園。還建起30人加砌磚廠、鋼結構等為主的循環經濟園,全村形成了“精品礦業、現代農業、休閒旅遊、輕工建村、餐飲服務”五業並舉的發展格局。

到了2013年3月,周臺子村產年產值近3億元,範振喜卻做出了一個讓人大跌眼鏡的決定:把礦賣掉。

消息一出,在周臺子村民中又炸開了過鍋。“鐵礦這麼賺錢,賣掉幹嘛?”有很多人提出質疑。

那時全國鋼鐵行業還未進入“寒冬”,但範振喜敏銳地意識到,國家將把環境保護作為重要目標任務抓落實,治理整頓高能耗、高汙染的鋼鐵業是遲早的事。他一次次組織村民代表大會,分析當前的經濟形勢和今後的發展方向。

最終,經全體村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啟星礦業以3.6億元的評估價格,成功拍賣了90%的股份,還有10%仍由周臺子村集體佔有,靠這筆收入,周臺子村開展多處投資,現在村集體每年穩定收入在1500萬元以上。

說來真是神奇,自從啟星礦業公司90%的股權被轉讓後的第三個月起,鐵礦價格一路下跌到白菜價,收購方至今還沒有開業。

2014年,範振喜抓住灤平縣入選全國首批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的機遇,帶領周臺子村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和休閒旅遊產業,在環境美化、生態建設等方面累計投入超過1個億的資金,組建了一個註冊資金6000萬元的泰合旺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實現農業企業化管理,打造現代農業休閒旅遊。2017年與中國農大、河北農大等農業科研機構合作,建設1.2萬平方米的高效智能溫室大棚,建起了玫瑰花、奶油草莓、油牡丹、金銀花、軟棗獼猴桃等農業產業園和花卉交易批發市場。

全國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基地建設,是周臺子村邁出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一步。村集體投入5000多萬元資金,建成準四星級賓館一個,各類房間115間,新建1000平方米餐廳,可同時容納300人就餐,還對8個多媒體教室和大禮堂進行改造,可容納300人同時參加培訓,還可承辦大型會議、講座和文藝演講。2014年6月,中組部,農業部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在周臺子村掛牌,不僅為村集體帶來經濟收入,還解決了本村村民就地就近就業問題。

在範振喜的帶領下,成立了河北承德周臺子集團公司,下設生態農業公司、商貿公司、建築公司、新型建材公司、廣告公司、鋼結構廠、培訓中心等經濟實體,村集體和私營企業發展到20餘家,各種運輸車輛300多臺。

近幾年,範振喜一直在琢磨著如何加快“二次創業”步伐,提出了建設“冀北新農村,幸福周臺子”的目標,計劃到2020年末,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萬的基礎上再翻一番,達到2萬元。

範振喜帶領村“兩委”幹部外出考察後決定:二產抓提升,延長產業鏈條,發展輕工建材。同時,籌建新型生物和有機肥廠、智能太陽能供熱系列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競爭力強的項目。

不斷改善民生 為村民謀幸福

範振喜當村支書30多年,一直不停地改善村民的生活條件。

1989年,周臺子村因收回範振禮的鐵礦開採權賺了一筆錢後,範振喜首先想到的是建一所瓦房小學,使全村的孩子們告別了在危房裡讀書的歷史。

2002年,村集體有了一定收入後,範振喜提議,新選校址建起了1140平方米的小學教學樓,並配備了語音室、微機室。範振喜還把上級表彰的獎金捐獻給學校,成立了鼓樂隊。周臺子小學不僅讓本村村民子女就地就近上學,還吸納了周邊一些村的子女就讀,這時校舍容量明顯不足。2011年,村集體又將一座3000多平方米的賓館改造成小學,把原小學改成幼兒園。同時為村辦小學配備了實驗室、實驗器材室、美術室、體育器材室、音樂舞蹈室等10大功能室。從1995年起,周臺子村在全國率先實行了小學生教育全免費。對考入高中、中專、大學、研究生的學生,村集體每學期都給發放助學補助。考入高中、中專以上等校的子女,每人每年可得到村集體提供的1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獎學金,直到畢業參加工作為止。

2001年,村集體因辦鐵選廠賺了不少錢,範振喜的大腦裡逐漸勾畫出一幅新農村住建設的藍圖。

“7個村民小組分佈在七條山溝裡,最遠的距村委會有8里路,拆掉他們的舊宅,能成嗎?”一位村幹部在討論方案時提出質疑。

“先規劃,根據財力逐步實施,一定能成!”範振喜很有把握地說。

最終,周臺子村建設中心社區的規劃方案在村民代表大會上一致通過。

2002年初,周臺子村新農村建設正式開始了,先蓋了西區第一排10棟樓,第二排6棟單元式住宅樓,均價才600多元,一套120平方米三室兩廳住宅才7萬多元錢,村集體卻給每戶補貼1.5萬元,很快搶售一空。

蓋到第三排時就要拆遷村民的舊房子,蓋到第五排時需要全部拆遷舊房屋。問題就出來了,雖然當時村集體經過反覆討論出臺的政策,拆遷時按照國家興建“張雙”鐵路的補償標準賠付舊房,但一些村民存在戀舊情節,怎麼動員就是不願搬,範振喜急壞了,整宿睡不著覺。他和村“兩委”的同志挨家換戶地反覆做工作,反覆動員。晚上又整宿整宿地開會,商討對策。為了解決拆遷戶沒有房子住的困難,村裡先蓋了一棟每戶60平方米的廉租房。村民只交2萬元就可入住,待新房完工後作價衝抵。矛盾雖然一個個化解。但拆遷的難度越來越大。2010年,村裡到了全面拆遷的攻堅階段。在範振喜的帶領下,村黨委號召5個黨支部分別組建拆遷動員小組,充分發揮黨員聯繫戶作用,調動全村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全員參與拆遷的動員工作。村黨委委員閆學財按照村黨委分工安排,具體負責拆遷工作。這項工作完成後,他的體重瘦了20斤,還墊支了300多萬元資金,算是為村集體做貢獻了。“最多的時候,有300多人加入到拆遷工作行列,我組織了70多名婦女參加,大夥進組入戶耐心動員。範書記在辦公室住了3個多月沒有回家。在沒有任何外力幫助下,終於完成最後158戶村民的拆遷工作。”周臺子村婦女主任兼村委辦公室主任楊豔菊介紹道。

“做夢都沒想到農民能像城裡人一樣,住上統一規劃、生活設施完善的樓房,而且價格也不貴,多虧了範書記,讓俺們住上了乾淨舒適的房子。”村民辛春陽感慨道。

在進行新農村建設的同時,周臺子村老年公寓也提上範振喜的議事日程。2009年初動工,共6層、建築面積650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於2010年4月竣工,總投資2000多萬元。公寓內設有餐廳、醫療室、娛樂室、值班室。樓內有82間45平米寓所,共有2名醫護人員、12名服務員為老人提供24小時便捷服務。

“老年公寓是完全開放式、完全福利性的。只要是周臺子村村民、到了70歲年齡,人人都可以免費入住,享受全方位服務。目前共有173名70歲以上的老人入住。其中70至80歲的老人105人、80至90歲的老人48人、90歲以上的老人20人。”村主任薛俊如介紹道。

村集體每年要為老年公寓的水電費、取暖費、物品、人工費提供68萬元開支。“保證周臺子村的村民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友所樂、老有所學,一直是我多年的心願。讓70歲以上的老人集中供養,不僅保證了老年人的基本權益,讓他們安享晚年,還大大減少了子女因贍養老人相互之間發生矛盾。”範振喜說。

村集體每年為村民交納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保險。到了60歲的退休年齡不僅可以按時領取養老金,村裡每月10日還定期給60至70歲的老人發放生活補貼300元,為年齡7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生活補貼500元。為10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生活補貼1000元,僅此項福利,每年開支210多萬元。

從2011年至今,每年過春節的正月初一上午,範振喜都會帶領村幹部集體到老年公寓給老人們拜年。

“吃飯穿衣住宿都是村裡管,做夢都沒想到老了還能這麼享福。兒女都不用惦記著,孩子們接我都不願意去。”住在老年公寓的孫士奇老人說。

村集體對全體村民的定期補助有15項,逢年過節都要給村民發放衣服、米、面、油,平時還不定期發放家用電器等物品,每人每年還有120元煤火補貼和120元的蔬菜補助。

2013年村集體轉讓啟星礦業股權收益後,範振喜提議拿出4524萬元集體收益,為全村2262人每人入股2萬元,每年底固定分紅2000元。

村裡還大力改善公共設施,建村民醫院、中心社區、水上公園;新修了標準化環村公路和橋樑;建成商業街和配套設施;投資2000多萬元建設水源熱泵工程,每年11月份至第二年3月份,為全體村民免費供暖。

經過範振喜多年鍥而不捨地努力,周臺子村所有村民都集中到中心社區居住,東西軸線長1500米,4條街道,最寬28米,佔地400畝,比一個鄉鎮建設的還要漂亮,公共設置一應俱全。你很難想象到這是一個偏僻貧困山區的鄉村。

範振喜說:周臺子村黨委堅持走集體道路,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的目的就是要實現共同富裕,不斷改善民生,讓全體村民受益,實現村民所思所盼,發展成果村民共享。

向岳父要股份 不花村裡一分錢

範振喜在周臺子村具有較高的威信,全村上下都很佩服他。從1987年擔任村支部書記至今,已經歷過11次換屆選舉,除第一次選舉他少4票外,其他10次他都是滿票當選獲得連任。2005年11月份的一天,鎮裡派幹部到周臺子村組織換屆選舉,投票的前一天下午已召開了動員會,第二天上午九點在村委會進行“村兩委”班子無記名“雙推一選”換屆選舉。當晚範振喜心梗發作,被送往縣醫院急救。第二天已到了開會時間卻不見範振喜的蹤影,考核組長打他愛人電話才得知情況,迅速反映到鎮委書記王萬里那裡,試探著給範振喜打了個電話,此時的他正在重症監護室輸液,鼻孔裡插著氧氣管。“振喜兄弟,你好好休息,抽空我去看你。村‘兩委’換屆投票等你病好出院後再進行吧!”王萬里道。

“不行,既然已經通知了,不能失信,投票必須按期舉行,否則,即使我再次被大夥選上了村黨委書記,也辭職不幹。”範振喜很乾脆地回答道。

換屆選舉投票如期在第二天上午舉行,範振喜雖然缺席,但投票結果是他仍以全票,再次當選周臺子村黨委書記。

“範振喜當村裡的書記,俺們心裡就踏實,全村人就有希望,就有好日子過。”曾擔任過村主任的張俊成說。

範振喜擔任周臺子(黨支部)黨委書記32年,以頑強的毅力與血癌抗爭了27年,還克服了術後誘發的心肌梗塞、腦梗塞、嚴重失眠症、乾眼症等10餘種併發症,經歷了多次大手術,每天要口服十幾種藥,但他依舊在不停地奮鬥。每天工作到凌晨兩三點,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回家休息。“別說是他身患那麼多疾病,就是我們這些年輕人,熬長了也受不了”生於80後的村黨委副書記李鎮說。

“自從幹上村支書那天起,我就想著鄉親們信任我,要為他們幹實事,絕不能讓大夥失望。在我危難的時候,鄉親們捐款救了我一條命,我只有拼命工作才能報答鄉親們的救命之恩。”範振喜說。

範振喜每年看病吃藥要花費30多萬元,雖然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能報一部分,但仍有很大缺口。他讓自己的愛人回孃家給她父親做工作,幫助解決。岳父倒也很開明,將自己開辦的鐵礦收入按三分之一股份無償分配給了範振喜夫婦,每年分紅收入保證女婿吃藥看病。

2013年周臺子村集體所屬的啟星礦業公司準備轉讓股份時,有一次正在開村民代表大會討論方案,範振喜突發疾病去醫院搶救。一位村民代表發言:“這個大礦是範書記一手操心買下來的,他當時完全可以以自己的名義買下來,現在自己就有好幾個億的資產。我建議將股份轉讓的3.6億元資產按20%提成分給他。保證他今後有足夠的資金看病吃藥,以延續他的生命,帶領大夥繼續發展致富。”這一提議立即得到與會代表的積極響應,大家舉手表決時一致通過,並形成了文字記錄,參會人員都在上面按了手印。

事後,當範振喜出院回到村裡,村主任薛俊如給他彙報此事時,被當場拒絕。

“這是村集體的收入,我個人一分錢都不能佔有。”範振喜說。

周臺子村委會辦公室主任楊豔菊給記者看了兩張特殊的單據:

第一張,範振喜家牆壁上的塗料脫落,請人刷牆,家裡無處做飯,刷牆工人在村集體食堂吃了三頓飯,範振喜向村財務支付了費用。

第二張,1996年,為方便範振喜工作,經村“兩委”研究決定,把原加工廠5間房子賣給他,作價3000元。後來範振喜又投資翻修,2004年1月將房子賣給了他人,作價3.5萬元,增值3.2萬元,範振喜堅持將增值部分交給村集體。

“我不僅佩服範振喜身上具備的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更佩服他的人生境界,為集體謀發展、為村民謀幸福而活著。清若水,明若鏡,兩袖清風,不管幹什麼事都是公開透明的。”曾擔任過村委副主任、村黨委委員的閆學財說。

按照灤平縣1995年出臺的相關發展經濟獎勵政策,範振喜這些年可拿到1000多萬的提成,可他一分錢都沒要,全部歸了集體。

村裡來了客人,範振喜必須陪餐時,飯後通知村委辦公室記下來,按頓交納陪餐費,每年要向村集體繳納2000多元。

範振喜外出招商,聯繫工作,從未在村裡報銷過差旅費,更沒有拿一分錢出差補助。看病用了村裡的公車,要向村集體交油費,哪怕外出辦事順便看病,亦然如此。

“我最不喜歡跟範書記一起出差,每次出去都是一路吃麵條,或只吃一個餅子,實在受不了。”村黨委副書記李鎮說。

範振喜每次外出住宿時,都讓司機同他住一個房間,小夥子很胖,有時打呼嚕,本來睡眠狀況就不好的範振喜一直忍著,實在不行就蹬他兩腳。他說:“我已習慣了外出時兩個人住一個標間,這樣可以省錢。”

範振喜當村支書,沒有一名自己的親屬、親戚在村裡工作,連企業都不讓上班,更不準在村裡任職。他說:一是避嫌,二是怕村裡不好管。2010年,妻弟被村民投票選上村幹部,他出面干涉,不讓任職。

“範振喜連續成為四屆全國黨代表,到人民大會堂參加全國黨代會,有人認為他很光彩,可誰知他背後付出了多大代價。範振喜像蠟燭,照亮別人,燃燒自己。他為了村集體利益拿自己親人開刀。這麼多年來兩袖清風,一塵不染,讓我肯定做不到。”曾擔任過村黨委副書記,啟星礦業公司總經理,現已提前退休的雒明閣說。

1997年,時任中組部部長張全景批示:“農村要選範振喜這樣的同志任黨支部書記。”

2008年10月11日,範振喜作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河北省唯一人選的村支書,與江蘇省華西村黨委書記吳仁寶、山東壽光村黨委書記王樂義等全國知名“村官”一道,出席了中共中央最高規格決策會議——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十七大期間,範振喜作為全國唯一一名基層農民代表在新聞中心接受中外記者採訪。他帶領的黨組織成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他用生命傾注的村成為“全國文明村”。2006年,範振喜獲全國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的“時代先鋒”稱號,中央電視《新聞聯播》“時代先鋒”、人民日報,新華社等13家中央媒體集中報道了他的先進事蹟,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

中央黨委在北京召開周臺子新農村探索實踐研討會,認為“範振喜精神”代表了“新時期中國農民精神”,“周臺子經驗”是“中國貧困山區新農村建設的典範。”

2018年12月,範振喜被國家新成立的人民監督委員會聘請為第一屆特約監督員,也是全國範圍內唯一的一名村支書。

“我只是做了一個共產黨員應該做的工作,活著一天,就要努力為村集體謀發展,為村民謀幸福。”範振喜說。

記者點評:

周臺子村黨委書記範振喜從1992年進行骨髓移植至今27年時間內,6次進行搶救。其中有一次昏迷了7天7夜,生命垂危,最後竟奇蹟般甦醒過來。一個身患血癌及心梗、腦梗、眼乾澀等多種併發症的人,能頑強戰勝病魔,堅強地活這麼多年本身就是奇蹟。若是一般人,肯定會選擇病退在家修養。而他卻玩命地工作,經常熬到深夜2、3點才回家休息,是常人所難以做到的。範振喜可謂新時代的“農民鐵人”。

為發展村集體經濟,範振喜拿自己的親二哥“開刀”,將他本在合同履行期內開採的礦點收歸村集體所有。當時他二哥每年有8萬多元經濟收入,如是經營至今就會有上億元財富。這是何等的勇氣和胸襟?周臺子村的經濟總量在全國村級集體組織中雖然不是很高,但從塞外的一個貧困村變成富裕村,將分佈在7條山溝的村民住宅集中建設成一個功能齊全的新型社區,可謂奇蹟。

周臺子村雖然有鐵礦資源,可範振喜當村支部書記之前,村裡窮得叮噹響,還負債近10萬元,存在髒、亂、窮等問題。治窮時,他想了很多辦法都收效不大。在沒招的情況下,為了集體增收,他只好割捨親情,忍痛將自己二哥的鐵礦收歸集體開採,利用所開採的鐵礦資源開辦選礦廠,使村集體有了一定積累。並審時度勢,抓住機遇,在大家都不看好的情況下,頂著壓力,冒著風險,於2004年、2005年收購國營承德市啟星礦業股份公司改制後的全額股權,經營了8年多時間,為村集體創造了好幾個億的利潤後,敏銳地洞察市場行情,於2013年果斷地將啟星鐵礦90%的股權轉讓,為村集體避免了重大經濟損失,是何等地精明和具有魄力?可謂奇蹟!

村集體有了收入,範振喜首先想到的是辦學校,新農村建設、蓋老年公寓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民生,讓村民過上幸福生活。在進行村民舊房拆遷改造時,他遇到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和阻力,可他以軍人頑強的意志力,戰勝困難,最終使目標得以實現。這說明做任何事情,關鍵在人,“事在人為”!

一個行政村的黨支部書記雖然官職很小,小得連“9品芝麻官”都不是,但這個“村官”是我們黨在農村最基層的黨組織負責人,其言所行,代表著黨在農村群眾中的形象,關係到該村數千村民的生產、生活等切身利益和福祉。範振喜一身正氣,頑強拼搏,甘於奉獻,一心為村民,一心為集體的博大胸懷和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艱難險阻的堅強意志,在廣大村民心中樹立了共產黨人崇高的形象和不朽的豐碑。

“沒有任何根基比紮根於百姓更堅定;沒有任何力量比得到群眾擁護更強勁;沒有任何榮譽比贏得民心更珍貴更持久。”這是範振喜從擔任村黨支部書記30多年來,在實踐中認真總結出的深刻體會,亦是至理名言。當範振喜患上血癌無錢進行骨髓移植時,村民自發給他捐款10萬元“救命錢”;當企業進行股權轉讓時,村民代表主動提議將總份額的20%分給他個人,保證有足夠的資金吃藥看病,以延長其生命和服務年限。這是一種什麼情感和現象:贏得了民心!贏得民心不是喊出來的,更不是吹出來的,而是以身作則,腳踏實地幹出來的。民心就是力量,民心就是我們黨生命的源泉。範振喜能在周臺子村如此贏得民心,說明了什麼?既是對他數十年如一日,把群眾利益看得高於一切,深深紮根於百姓之中,用自己勤勞的汗水和聰明才智,辛勤耕耘結果的肯定。不又是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向心力、戰鬥力的具體體現嗎?

中國農民在利益上最現實,在感情上最樸實。一個村的村支部書記是好是壞,村民看得最清楚。為什麼有的行政村一直搞不好?幹群關係緊張,矛盾重重,上訪不斷,等等。問題出在哪裡?一個重要因素:缺乏一個好的帶頭人!這樣村的支部書記往往心裡總是想著自己,“吃吃喝喝撈好處”,遇到困難繞道走。具備這種思想境界和意志力的村支書,群眾就不會信任不你,不服你,更不會支持你。

“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但願全國69萬多名村支書能向範振喜一樣,用實際行動在廣大村民中留下好口碑!

鄉村振興的核心是黨建引領。農村黨建的關鍵之關鍵是選一位人品好、能力強、懂經濟的村支書。

一個過硬的村支書勝一個億的投資!

《全國著名村支部書記10》村支部書記的榜樣範振喜

(2) 範振喜在認真學習黨章

《全國著名村支部書記10》村支部書記的榜樣範振喜

(3) 範振喜在村支部主題黨日活動上講黨課

《全國著名村支部書記10》村支部書記的榜樣範振喜

(4) 範振喜在村溫室大棚裡,認真瞭解花卉種植情況。

《全國著名村支部書記10》村支部書記的榜樣範振喜

(5) 範振喜到村老年公寓看望老人。

《全國著名村支部書記10》村支部書記的榜樣範振喜

(6) 範振喜到村民家走訪

《全國著名村支部書記10》村支部書記的榜樣範振喜

(7) 範振喜邊輸液,邊學習。

《全國著名村支部書記10》村支部書記的榜樣範振喜

(8) 範振喜每天要口服十多種西藥,才能維持他的生命。

《全國著名村支部書記10》村支部書記的榜樣範振喜

(9) 中藥對範振喜術後併發症有一定的療效,他已堅持喝了20多年。

《全國著名村支部書記10》村支部書記的榜樣範振喜

(10) 範振喜經常拖著病體到外地開會看病。坐在車上還要忙著處理一些公務,實在累了就閉目養神。

《全國著名村支部書記10》村支部書記的榜樣範振喜

(11) 範振喜每天晚上在辦公室忙到深夜才回家休息。

《全國著名村支部書記10》村支部書記的榜樣範振喜

(12) 範振喜同村黨委班子的3位副書記一起,認真研究村裡的規劃建設。

《全國著名村支部書記10》村支部書記的榜樣範振喜

(13) 這是範振喜在擔任村支部書記30多年實踐中,認真悟出的深刻體會 。

《全國著名村支部書記10》村支部書記的榜樣範振喜

(14) 這是範振喜1987年擔任周臺子村黨支部書記時,上任村班子留下的家當。

《全國著名村支部書記10》村支部書記的榜樣範振喜

(15) 這是範振喜擔任村支部書記時村民的住房

《全國著名村支部書記10》村支部書記的榜樣範振喜

(16) 經過範振喜30多年的艱苦努力,昔日髒、亂、差的周臺子村,如今已成為塞外山區的美麗鄉村。

《全國著名村支部書記10》村支部書記的榜樣範振喜

(17) 周臺子村貌

《全國著名村支部書記10》村支部書記的榜樣範振喜

(18) 周臺子村獲得的國家級榮譽之一

《全國著名村支部書記10》村支部書記的榜樣範振喜

(19) 周臺子村獲得的國家級榮譽之一

《全國著名村支部書記10》村支部書記的榜樣範振喜

(20) 周臺子村獲得的國家級榮譽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