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就業形勢好轉了嗎?

2019年下半年,就業形勢好轉了嗎?

2018年的冬天一波裁員潮,把很多職場人都給拍醒了。

那個冬天裡,我聊過幾十位企業中高管,大家不約而同的有創業衝動,因為冷血的裁員優化,讓很多職場人多了憂患意識,打碎了一直在某公司長期做下去的想法。

然後冬天過了,春夏過了,雖然還是有裁員的消息不斷爆出,但職場人的反應已經不再像去年冬天那麼炸裂了。當初憂心忡忡要做出第二職業的朋友,當初拍胸脯要找創業機會的朋友們,似乎重新把自己埋頭於每日的工作中。

所以在立秋的今天,就業形勢到底好轉了嗎?

週末拋出這個問題後,後臺立刻收到了幾百封小夥伴的回覆。

觀點主要分兩種:

樂觀派:獵頭重新活躍,自己拿到了offer,優秀的公司始終缺人;

悲觀派:始終沒看到合適的機會,公司招聘越來越謹慎,要求越來越高。

這兩種情況是同時存在的,大環境無論怎麼變化,落在每個個體職場人身上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我的公眾號粉絲主要是來自北上廣深、本科學歷以上的85後和90後;從留言比例來看,悲觀派超過80%。

說完數據,說說我自己的觀察。

2019年下半年,就業形勢好轉了嗎?


01 哪些公司在招聘

我整個下半年7月-8月收到的獵頭電話,遠遠要多過前半年。

這是很反常的,金三銀四是招聘旺季,而在2019年,因為年初很多公司收緊了預算,優化了團隊,盤點了戰略目標,開始要發力幹活的時候,發現需要補人了,這也要到年中了。

雖然無意找工作,但這種頻繁的電話聯繫,確實一度讓我感覺很好。

雖然總覺得哪裡有些問題,但是無論如何,有人願意關注你,願意為你提供機會,讓我感覺大環境沒有之前那麼糟了。

我對自己說:可能寒冬真的過去了。

然後在一次聊天中,一位負責內容營銷的朋友,一句話點醒了我:

“2014-2015年那會兒找工作,除了大廠之外,你會看到很多有趣的互聯網創業公司,有想法、有目標、有衝勁,也有不少預算,當時的機會更多元化。

如今你再想在市場上找內容營銷領域的機會,你會發現,的確有公司在招聘,但都是巨頭在招人,扳著手指就能數出來,阿里、騰訊、快手、抖音、知乎、虎撲……

這些公司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巨頭,或者巨頭投資的獨角獸。

所以,當年那些有想法、有特點的中小創業公司呢?

可能已經涼透了,可能還在努力求生,可能還有新的創業公司在成長中。它們肯定需要人才,但是它們還有能力在市場上吸引人才嗎?

市場給創業公司的耐心越來越有限了。

這也意味著,作為職場人,我們能選擇的範圍也越來越窄了。

2019年下半年,就業形勢好轉了嗎?


02 公司要招怎樣的人才

市場的耐心越來越差,公司對人才的耐心也同樣如此。

最近聊了好些朋友,他們告訴我,如今公司給的崗位大概有這兩種。

第一種,姑且叫它華山論劍型崗位。

舉個例子,丐幫需要找一個能去華山論劍的幫主,結果打出個招賢納才的榜單……

招丐幫幫主,要求崗位技能:

  • 熟練掌握打狗棒法和降龍十八掌;
  • 過往有成功打贏歐陽鋒、黃藥師和一燈大師的經驗;
  • 有較強抗壓能力,扛得住蛇毒、一陽指和彈指神功的人才優先

過往,丐幫更有耐心培養新人,提拔八袋弟子。

而如今丐幫希望招一個直接拎著打狗棒,就能上華山打贏各大門派的人。

所以,普通人會發現求職難度越來越大,因為經驗缺乏,即使大公司也不會給你成長的時間。

優秀的人才會發現,這些工作我是能做,但是性價比(薪資)變差了。

另一種崗位,叫做另立門戶型。

嶽不群覺得華山派增長速度太慢,併購五嶽劍派的事情也一直談不下來。

於是派令狐沖去恆山開一個華山派分舵,但是開展業務要做恆山派劍法。令狐沖一聽,頭皮發麻,我又不會恆山派劍法,於是發了招聘貼:

招產品總監

  • 對於恆山劍法的發展趨勢有著深刻理解;
  • 擁有豐富的恆山劍法實操推廣經驗;
  • 恆山派劍法純熟;
  • 擁有創業者的激情,保持開放的心態……

公司自己陷入了增長瓶頸,希望尋求突破。

新的突破點來源於新的業務。

既然華山劍宗劍法和氣宗廣播體操的用戶瓶頸只有100萬,我們完全可以擴品類嘛。

再向用戶種草一套適合女性的恆山劍法,沒準還能轉化50萬新的女性用戶,同時提升現有用戶的復購率。

那麼對於這種崗位的候選人來說,就會有深深的不靠譜體驗。

首先,老闆們真不懂,規劃雖然好,但具體如何做,老闆完全沒想法,希望這個人才自己一力搭起這個華山派分舵。

其次,老闆們預算也是有限的,今天為了突破瓶頸開了個分舵,也沒有經過系統論證,2個月後不賺錢,分分鐘給你關掉了。

作為職場人你也別抱怨,公司100萬華山劍法用戶都倒給你了,你為什麼轉化不出來能練恆山劍法的?

對於這種機會,優秀的職場人會很累,普通的職場人會很擔心。

老闆們對於新分舵的預期很高,但是耐心卻遠不如從前了。

2019年下半年,就業形勢好轉了嗎?


03 “優化”,停止了嗎?

相比去年冬天和春節回來時大規模的裁員,年中的裁員聲音確實少了些。

不代表沒有。

事實上,裁員從互聯網行業,擴展到了傳統行業。

5月 - 軟件:甲骨文裁員近千人;

6月 - 手機:三星、魅族裁員

7月 - 汽車:蔚來汽車裁員近千人,神龍汽車裁員5000人;

8月 -金融:匯豐全球裁員8000人,國內證大財富裁員

就算最近被各方瘋狂點讚的民族企業某為,也在脈脈中爆出正在裁員的消息。

對於職場人來說,還沒有到可以足夠樂觀的時候。

如何在2019年,更好的生存下去,我有三個建議:

01. 絕不裸辭

無論工作做得多麼苦,多麼累,彆著急裸辭。

就算你在外找到工作,也很有可能更苦更累。

裸辭,會給職業發展,帶來太多的風險。

2019年,即使不裸辭,職業風險也不小。

沒必要再給自己增加遊戲難度。

02. 謹慎跳槽

昨天一個姑娘來諮詢一個機會:她拿到了更好的offer,能漲薪,還能帶一個小團隊,職業發展更進了一步。但她依然會猶豫。

因為這個新的團隊意味著新的風險,意味著公司有限的耐心。她也會擔心是否是潛在的坑。

她的擔心很合理,今年,跳槽這種決定需要我們反覆去盤。

除了漲薪外,我們更應該從職業規劃的高度來規劃我們的跳槽計劃。

大家可以列一個詳細的清單,將你認為職業發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全部列進去,對比現任的優勢和劣勢,並根據自身需求設計權重。

如果評估下來,跳槽是符合規劃的,那麼就算有風險,我們也應該坦然接受。如果風險太大,收益太小,也不符合自己的規劃,那就應該放棄。

03. 盤點自己的價值

我其實還挺感恩這次危機。

危機的來到,往往能讓我們更深刻地審視自己:

  • 我能提供什麼價值?
  • 我需要從公司那裡獲取什麼價值?
  • 我如何維持自己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在《身處大公司的非核心部門,如何破局?》,我分享過一個看了10多遍還放不下的NASA經典案例。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再讀一次。

世道好也罷,不好也罷;

大環境寬鬆也罷,緊縮也罷;

作為一個有理想有目標的職場人,不管身處什麼位置,我們都要盡力做出點事情來,展現自己的價值。

還是那句話,寒冬不是深淵,而是我們成長的階梯。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瞎說職場”(ID:HRInsight)

2019年下半年,就業形勢好轉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