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應朋友之約,為其提點幾處日本京都、大阪值得一看的建築,如果只是用圖,似乎太過零碎,又很難集合到一張上面,翻閱頗有不便。思來想去,倒不如作成一篇文章,把地點、描述、重點集合到一篇上來,這樣翻閱起來既有邏輯,又可以隨時查探。

我曾經講過,日本的現代建築有一半是很好的,因為承襲西方的要旨,又套上了自己的表現外殼,加之城市的混亂與複雜,氣候與節能要求都並不嚴苛,建築技術也發展得很好。因此,其城市內部形成了龐大的奇特建築集群,由於其城市的不明確性,所以糅雜在這裡面的建築可謂是五花八門,足以令人感到眩暈。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光怪陸離的東京,Aura House

因此,在日本進行一場建築之旅,就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能夠被其數以千座登上建築雜誌的建築所迷惑,這樣會導致迷失,在城市中的迷失會讓你失去原有的重點,所以提前預備好攻略,找清楚方向,是很正確的一件事情。

在此,我仍要重申一下,被很多人所嘖嘖稱奇的,日本伊勢神宮的原樣重建,於中國並不鮮見。中國大部分的古代建築,如今赫赫有名的,例如媧皇宮、大相國寺等等數以千計的古建築,均是經過了歷代重建,乃至黃鶴樓也是一樣。這是因為磚木或是純木結構的材料性能所致,扯到什麼重構、輪迴上來未免有點太過發揮了。

再來,就是日本的“禪”,這樣東西糅合了道學和佛學,在日本的猛烈文化輸出之下,成為了很多人的精神寄託,也成為了很多人大肆斂財的工具。我以為,一樣東西,自然是有它的功用,但捧上天去,功用再大也就沒有功用了。

所以,當我們能夠以一種比較平視的心態去面對日本這個國家,我們得出的東西才會是比較真實而有益的,看清其優、缺點,找準值得學習的重點,不要因其充滿迷惑力量的文化輸出而讓自己被其俘獲,接著我們就可以進行此次建築之旅了。

因為朋友此次只在大阪住五天、京都住兩天,大概是一個七天的假期旅行。而根據我旅行的經驗來看,如果是在市區中心區域內的建築,大概一天能去兩個就已經是極限了,而如果是在郊區,那麼一天去一個,上午去、下午早回,是最為妥當的。

拿成都來舉例,若是在市區,去成都市博物館,旁邊就是四川省圖書館和四川省美術館,錦城藝術宮也拆了在建新的四川大劇院,你去參覽完這一堆建築,仍還有時間到市區內的紅美術館去一趟。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天府廣場三建築-鳥瞰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天府廣場三建築-地圖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天府廣場三建築-衛星圖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紅美術館-透視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紅美術館-地圖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紅美術館-衛星圖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從天府廣場到紅美術館-五公里左右

但你若是去劉家琨設計的成都當代美術館,那麼一天就只餘得時間去這一個。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成都當代美術館-鳥瞰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天府廣場到成都當代美術館-十二公里左右

根據朋友的情況,那麼自然也要分一些級別,有些建築我自己很感興趣,但是專業不同,朋友就不一定感興趣。

所以,根據他的從業情況以及愛好,如平面設計、電影等等。

我選擇建築的方向就得以確定,如場景感、氛圍、光線、形式,就成為了首要重點,而至於建築細部、結構體系、建構邏輯等等,則成為不那麼重要的部分。

再者,有些建築不需要進去,只需得在路上一觀、一拍,那麼我們又多了一些選項。

依據以上方向,我就從大阪開始,依次地列出我所提供的,在一次比較粗泛的建築之旅中,值得一觀或是觀覽的建築。

此外,古建築就不推介了,首先是我覺得中國古建築不遑多讓,其次是日本古建築我也不太熟悉,不易發掘出其價值。

由於朋友在大阪呆五天,京都只待得兩天,那麼大阪就可以推介一些遠一點的建築,而京都則可能就只在市中心了。大阪推介的建築會非常多,而京都可能就挑重點說兩三個了。

大阪

我將此次推介的所有大阪、京都之建築,用谷歌地圖的my maps做了一個地點合集陳列,以便於導航。(需要翻牆閱覽)。

這裡是鏈接:

https://www.google.com/maps/d/edit?mid=194WNH5YTTDlN8g0vSWt7txmgAf83sqX1&ll=34.70112901672815%2C135.48772962872147&z=12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大阪地點集合

觀覽建築一——【光之教堂(
茨木春日丘教會)】——郊區一日往返觀覽

【公共建築-宗教建築-教堂,安藤忠雄設計,一九八九年竣工】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光之教堂

官網:
http://ibaraki-kasugaoka-church.jp/j-top.html

地址:〒567-0048 大阪府茨木市北春日丘4丁目3−50

電話:072-627-0071

開放時間:下午01:30~04:00

費用:200日元

觀覽條件:提前在官網通過郵件預約,預定郵件鏈接——
http://ibaraki-kasugaoka-church.jp/e-reservation.html

注意事項:不要拍人侵犯人權,不接電話,不要開車去,不可舉行婚禮。

提到大阪,當然離不開大阪出生的安藤忠雄。其成名之作住吉的長屋就位於大阪,但是我們此行就不推介觀覽這個了,因為沒有辦法進去,畢竟是獨棟住宅,雖然那個天井完全不人道,但起碼是住宅設計。尚且不像如恩的田子坊私宅,大落地玻璃面向人群敞開,一來就奔著網紅、時尚大片拍照地行進了。

推介一是光之教堂,這也是安藤忠雄獲得普利茲克獎的重要依憑建築物之一。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光之教堂-外部透視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光之教堂-外部透視二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光之教堂-禮拜堂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光之教堂-地圖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光之教堂,平面

光之教堂的觀覽重點當然是在於其精緻的清水混凝土表皮以及禮拜堂裡的十字。

清水混凝土這東西主要因為奧古斯特·貝瑞和勒·柯布西耶的廣泛使用而開始成為一種常規建築表皮材料,清水混凝土來自於法語,為Béton brut,意為未經加工的混凝土,而英文則是Raw Concrete。但他們這些先鋒強調的是粗混凝土本身的未加工性質,將這種近乎自然的粗礪毫無掩飾地展現在人們面前。

而安藤忠雄則將其作為一種精緻的裝飾材料,通過施工工藝的控制,將粗混凝土轉換為我們目前稱之為清水混凝土的東西。這種精緻,某種方面上來說,是精簡裝飾後所必須的,否則,簡單的空間形狀,加上糟糕的表皮,空間的質量就會變得一塌糊塗。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奧古斯特·貝瑞設計的教堂,可以比較與安藤忠雄不同的用法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光之教堂-清水混凝土

這個十字的設計綜合了本地的日照因素,因而可以在早上禮拜過程中達到最強的光線營造效果。這種簡單強烈的幾何形,配合上光線,能夠造成非常適合沉思、冥想的環境,清水混凝土不加修飾地將空間變得純粹,步入其中,仿若逃離了現實世界。

重點在於,傳教士的位置並不高於其它人,這也是走向人性的一步,巨大的十字是宗教典型的造境手法,但人的位置體現了一種上必以下為基的人道思想。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光之教堂剖透視

為了適應教會需求,二期將原有的一座木製教堂改建成了教會學校。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二期的教會學校-一層教室

這個教會學校有兩層,對於俯瞰整座建築極有好處。

有一個樂子可尋,那就是找十字,這個建築設計中存在著非常多的十字,可以靜下心來去找一找。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光之教堂中的十字排水口

篇幅所限,很多東西說得並不具體,只挑出重點,其它的,自己去親自感受吧。

觀覽建築二——【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國立民族學博物館)】——郊區一日觀覽(近光之教堂,合併行程)

【公共建築-觀覽建築-博物館,黑川紀章設計,一九七七年開放】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國立民族學博物館

官網:
http://www.minpaku.ac.jp/museum

地址:〒 565-8511 大阪府吹田市萬博公園10-1

電話:06-6876-2151

開放時間:上午十點到下午四點,星期三閉館

費用:成人580日元、大學生250日元、高中生以下免費(特殊展覽另行收費)

觀覽條件:無

注意事項:不要走回頭路。

離光之教堂較近的地方,有一另處建築,是與安藤忠雄齊名的日本建築師黑川紀章的作品——國立民族學博物館。黑川紀章是日本所謂“新陳代謝派”的領軍人物,於我國設計了鄭州的鄭東新區,算得上是鼎鼎大名。

在互聯網的網紅經濟時代,黑川紀章傳播最為廣泛的作品應該是位於東京的中銀膠囊塔(Nakagin Capsule Tower),其設想的可持續性的艙體更換,便是“新陳代謝派”最為著力的一點,即將城市和建築視為一個動態過程,強調生命與運動,強調週期和更替,無奈礙於時代與技術的侷限,失敗得徹底。

不過,其採用的重複疊加的手法,造成了奇異的工業建築之美,於是乎在網紅經濟時代反倒回潮重生,不過,其居住條件因為修繕問題比較糟糕,漏水、鬆動問題仍難以解決,並且沒有人願意接盤去更換艙體,這就是技術跟不上思想的典型例子。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中銀膠囊塔

我們現在推介的這座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它是位於日本著名的萬博紀念公園之中的,這個公園承載了日本大阪世界博覽會的記憶。

這座建築是黑川紀章較為成熟時期的作品,並且是一座展示人文的博物館,研究的是世界各個民族的文化,具有較高的觀覽價值。

其表皮採用了銀色鋁板將黑川紀章用他稱之為”利修灰(一種中性的由紅色和綠色調和成的顏色,可活躍建築氛圍,適應周邊環境的顏色)“的石材包裹起來的設計,到處都是管道和圓角的視覺形象。

主要展館單元的四角是樓電梯間,所謂的垂直交通交通樞紐,這些管子將各個單元串聯起來,每個單元都有一個庭院。這就是”新陳代謝派“或者是從路易斯·康那裡繼承過來的觀點——即將樓梯間、管道等不常用的空間或是次要的空間集中到一個所謂服務空間的筒或者其它的什麼集中體塊裡面,這樣就可以解放我們主要常用的空間。

但路易斯·康是為了解放空間,而“新陳代謝派”則是為了方便以後將陳列單元依樣畫葫蘆地利用疊加手法擴張出去。

推介這棟建築的主要原因是其場景感,每一個庭院都好像在訴說自己的一個故事,都有一個主題,行進在建築之中,視線不斷地變化,進入一個又一個庭院,這就是一種“平行蒙太奇”,你便可以在其中或多或少地感受到建築的大主題——”民族學“的一些東西。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國立民族學博物館-鳥瞰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國立民族學博物館-材料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內庭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地圖

建築設計上有一些問題,例如主單元的樓梯在中軸線上,而門卻偏在另一邊,導致了人流會產生交叉堵塞,以後有專門文章說到再詳談。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平面

樂子也有一些,那就是時時記住自己不要迷路,因為每個陳列單元除了內庭之外,都很相似,所以極其容易走回頭路,或者搞錯自己所在的地點。

”啊,我在哪?”

“啊,又走錯了!”

其實也挺有樂子的。

觀覽建築三——【EXPO'70展館】——郊區一日觀覽(近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合併行程)

【公共建築-觀覽建築-展覽館,前川國男設計,一九七零年竣工】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EXPO'70展館

地址:〒565-0826 大阪府吹田市千里萬博公園1−1

電話:+81 6-6877-4737

開放時間:上午十點到下午五點(入場到下午四點三十分為止)

費用:高中生及以上200日元,初中生及以下免費(但自然文化園的入園費另外收取,高中生及以上需要250日元,中小學生需要70日元)

觀覽條件:無

注意事項:無

在萬博紀念公園之內,還有一座EXPO'70展館,這原本是一九七零年日本大阪世博會的鋼鐵館,有一個主題為“鐵之歌”,當時是作為音樂廳使用的。

到了二零一零年,想著要紀念大阪世博會四十週年,於是就把這個建築重新修繕改造了一番,重命名為EXPO'70,用作紀念大阪世博會的展覽館了。

前川國男也是日本知名的建築師,曾經為柯布西耶做過助手,這個經歷讓他蛻變成為了現代主義大師。

建築本身是經典的現代主義構成,橫縱線條分明,鋼與混凝土齊奏,顏色的運用也充滿活力,和鋼鐵這一主題十分契合。

更為主要的是內部原本是作為劇院,所以有一個圓形的大空間,非常迷幻。

在裡面可以完整地回顧一九七零年的大阪世博會,對於認知日本,極有幫助。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EXPO'70展館,透視圖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EXPO'70展館-功能佈置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EXPO'70展館-內部劇院空間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EXPO'70展館-大阪世博會完整模型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EXPO'70展館-內部展覽通道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EXPO'70展館-地圖

樂子就是暈,在裡面要保護好眼睛,裡面的展覽空間用了非常多刺激性極強的顏色和光線,以便於讓你暈著暈著就有了時光倒流的感覺。

如果有光敏症或是眼睛不能受刺激,最好準備一副墨鏡,否則可能會瞎。

但是暈在裡面,也是好的。

好了,以上三個建築就是扎堆在一起,離城市中心較遠,需要單獨花上一天來回(可能不止)的觀覽建築,因為萬博公園實在太大了,說不定就玩進去了,反正要合理分配好時間和體力。

觀覽建築四——【Akka商業街廊(Galleria Akka)】——大阪中心區近點觀覽

【公共建築-商業建築-商業街,安藤忠雄設計,一九八八年竣工】

地址:〒542-0083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東心斎橋1丁目16−20

電話:無

開放時間:無

費用:無

觀覽條件:無

注意事項:務必到頂。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Akka商業街廊

大阪市中心附近有許多值得觀覽的建築,我們還是先推介安藤忠雄的這座Akka商業街廊,和光之教堂是同時期的作品。

這個建築與安藤忠雄的住吉的長屋採用了差不多的手法來面對街道,就是用一種封閉的姿態,讓你想要進入其中去探尋。

作為一個商業街,它強調的是豎向的店鋪集合,弧形的樓梯串聯起了所有的豎向空間,也讓其空間品質變得複雜和多元。

這裡面非常有場景感,這種中間挖一箇中庭的設計,令每一層都可以有所交流,加上不停的錯位和和弧形樓梯的切割,我們就在一個又一個的空間片段中行走,無形間放大了整個空間的大小,雖然它本身非常小。

當然,裡面也免不了安藤忠雄最喜歡的天井內的戲劇空間。

弧形的頂棚卻穩定了所有的變動空間。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Akka商業街廊-遠處透視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Akka商業街廊-內部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Akka商業街廊-從內向外望。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Akka商業街廊-內部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Akka商業街廊-頂部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Akka商業街廊-地圖

裡面有挺多店鋪,服裝店之類的,可以逛一逛,一定要上到頂樓去和頂棚形成的空間近距離接觸一番。從裡面往街上望,有非常不可思議的取景效果。

觀覽建築五——【TOPORO51】——大阪中心區近點觀覽

【公共建築-商業建築-商店,竹中工務店設計,一九九零年竣工】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TOPORO51

地址:〒542-0086 Osaka, Chūō-ku, Nishishinsaibashi, 2-chōme−18−18

電話:無

開放時間:無

費用:無

觀覽條件:無

注意事項:無

離Akka商業街廊不遠的地方,有另一處值得一逛的商業建築。

這棟商業建築,乍一看之下還以為是弗蘭克·蓋裡或是彼得·埃森曼的作品,充滿了後現代主義的解構與混亂。

這就是由日本著名建築公司竹中工務店所設計的的TOPORO51,鋁板製作的屋頂好像被人隨手扔在上面,粗混凝土的外牆讓它看起來好似被廢棄一樣。

一堵莫名的斜牆伸出來,昭示出另一個隱秘的入口。

玻璃加混凝土的不規則盒子,也從牆上伸出來,讓所有的形狀都變得混亂了。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TOPORO51-透視圖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TOPORO51-仰視圖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TOPORO51-屋頂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TOPORO51-斜牆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TOPORO51-地圖

門口有兩個比較特別的被塗鴉的儲物櫃和兩個不知道是不是地下室排風用的大圓筒,挺有趣味的。頂層不知道能不能上去,好像還在招租,總之上得去一定要上去,那個屋頂構成了,非常奇妙的室內空間。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TOPORO51-塗鴉儲物櫃和圓筒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TOPORO51-頂層空間

觀覽建築六——【難波公園(Namba Parks)】——大阪中心區近點觀覽

【公共建築-綜合體,美國捷得建築事務所設計,一九九零年竣工】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難波公園

地址:〒556-0011 大阪府大阪市浪速區難波中2丁目10−70

電話:無

開放時間:無

費用:無

觀覽條件:無

注意事項:無

難波公園也在Akka商業街廊和TOPORO51附近,是一個充滿活力的商業綜合體,由美國著名的捷得建築事務所操刀設計。

從一開始,它就是以一座人造峽谷作為設計思路的,所以到處都是曲線、高差和模仿自然的黃色外牆。

這個建築也體現了日本城市的複雜性,它似乎找不到任何和周圍文脈有所呼應的地方,但卻確確實實地立在那裡,提升了整個城市的品質。

這裡可逛的就多了,在無數的高差起伏中行進,到處都是綠色、曲線和店鋪,置身於這個峽谷之中,行進中的視線改變也變得有意思了起來,肯定是不同於傳統、封閉以及交通核固定或是僵硬放置的商業綜合體了。

它是用場所來引導商鋪和人行進的動線,而不是我們傳統中用動線來引導人們去在建築物中進行各種行為。

其人文意義也很大,它同時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公共休閒場所,人們即使不購物,也可以在這裡得到良好的休閒體驗。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難波公園-鳥瞰圖及總平面圖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難波公園-內部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難波公園-內部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難波公園-內部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難波公園-內部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難波公園-頂部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難波公園-地圖

上,再上去些,越高的地方,越能看到鋼筋混凝土鑄成的城市與建築本身所形成的獨特景觀。

觀覽建築七——【日本橋之家(日本橋の家)】——大阪中心區近點一觀

【居住建築-住宅,安藤忠雄設計,一九九四年竣工】

【居住建築-住宅,岸和郎設計,一九九二年竣工】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兩座日本橋之家

地址:

4-chōme-6-2 Nipponbashi, Naniwa-ku(日本橋之家-岸和郎)

〒542-0073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區日本橋2丁目5−15(日本橋之家-安藤忠雄)

電話:無

開放時間:安藤忠雄的日本橋之家大概白天都能進,岸和郎的興許就不能進

費用:無

觀覽條件:無

注意事項:無

這裡推薦的是兩座日本橋之家,分別由安藤忠雄和岸和郎設計。

岸和郎老是被人們批評,你為什麼要讓住宅的大玻璃對著街?最早的時候他還拒絕在住宅的牆體裡面設置保溫層,僅僅是為了減少那幾十毫米的厚度。

這位建築師和安藤忠雄在相似的地點設計了同名的兩座住宅。

都採取了相似的策略,即讓大玻璃朝向街道,但好歹他們在有隱私要求的層數上都保持了剋制,採用了不透明玻璃。

這與安藤忠雄一貫的剋制有所不同,我們想到住吉的長屋,是用一面沉默的混凝土牆和一個小小的入口來面對街道的(因住吉區離大阪中心區較遠,又有人居住沒有開放,且已經推介了一個遠途觀覽點,所以不在本次推介之列)。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住吉的長屋

這種狹窄地塊中擠出來的房子在日本非常常見,

區別在於,安藤忠雄依然設置了一個天井在豎向交通的位置,下起雨來仍是災難。

而岸和郎則在背後設計了一個露臺。

安藤忠雄依然使用清水混凝土,而岸和郎使用了大量的鋼結構。

安藤忠雄使用了整體化的外立面處理,而岸和郎有意分段,顯得更為活潑。

兩座住宅看起來都是壽命已至,安藤忠雄的日本橋之家現在被改為了畫廊做展覽用,上次展覽是他自己的展覽,而岸和郎的日本橋之家則掛上了房地產中介,不知道賣出去沒有。

總之,若行程到大阪有名的日本橋商店街來逛,不如花個幾十分鐘,去這兩處走走,看看兩位建築師在處理相似地塊時候的不同做法。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日本橋之家-岸和郎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日本橋之家-岸和郎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日本橋之家-岸和郎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日本橋之家-岸和郎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日本橋之家-安藤忠雄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日本橋之家-安藤忠雄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日本橋之家-安藤忠雄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日本橋之家-安藤忠雄

「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一)

兩座日本橋之家-地圖

因單篇內容過多,無法一次發佈,故後續內容後篇接上。

請查看「Z築行指南」日本京都、大阪建築粗探指導(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