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讀書,沒時間?不知道該讀什麼?你需要做好閱讀規劃

很多小夥伴在看到我一年至少閱讀120多本書後,都在問時間是怎麼安排的。因為自己也想讀,但一直沒時間;還有一些小夥伴說自己也想要去讀書,但不知道該看什麼書。

想要每天有時間去讀書,最關鍵的還是要培養一個習慣,而要培養習慣,閱讀的內容就需要根據不同階段來進行調整。

今天咱們就帶大家來做一個大體的閱讀規劃,主要是分為了4個階段:

想讀書,沒時間?不知道該讀什麼?你需要做好閱讀規劃

首先第1個階段是要培養閱讀興趣。

這一階段不需要專門去安排時間,將你每天刷手機的時間拿出一部分來進行閱讀即可。閱讀的內容不限,只要是自己感興趣的都可以,不管是小說還是別的,但這些書需要是實體的,紙質書。

每天刷手機也會看一些文字性的文章,將這些時間替換成看紙質書。因為選的是自己感興趣的,比較容易持續。像小說的情節比較吸引人,今天看了明天還想去看,也能在不知不覺中開啟閱讀習慣。

另外這個階段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不要說讀了書就一定要有收穫才行;不要說每天必須要讀一個小時才行。沒有任何的限制,只要保證每天有一些時間是用來翻書就行。

想讀書,沒時間?不知道該讀什麼?你需要做好閱讀規劃

第2個階段是要體會到讀書的好處,從而有想繼續讀的想法,

這一階段要閱讀的內容就不能是小說類了,要去選擇能夠解決自己實際問題的書,要側重於方法,不要看太多理論。

覺得自己說話能力差,就去看一些提高溝通表達能力的書,看完後有一些方法能用上的,就在現實中來嘗試使用一下,看看效果如何。看到效果了,也就會想繼續看更多這方面的內容。

要理財了,自己什麼都不懂,那就先去看一些理財基礎的書籍,瞭解了,再拿出一小部分來開始嘗試,看到收益了,也就想看更多的內容了。

體會到閱讀的好處,想看更多的,閱讀的時間也會不斷地增加。

想讀書,沒時間?不知道該讀什麼?你需要做好閱讀規劃

第3個階段是要來提高一下閱讀效果。

前兩個階段看完以後是不需要做任何筆記的,到這一個階段每看完一本書就需要來進行一下總結,需要做一個簡短的讀書筆記。後續通過翻看這些筆記,也可以回想起這本書的大體內容是什麼,不要讓自己覺得看完後沒有任何收穫。

每讀完一本書,可以在朋友圈裡發一下,簡單概括一下書的內容,同時加上一些自己的感受。隨著時間的積累,朋友圈中這類的會越來越多。看到一些閱讀的成就了,也就更想繼續持續下去了。

這一階段的閱讀內容最好是個人成長類的,比如時間管理,目標管理之類的。因為這些比較易容總結提煉內容。

想讀書,沒時間?不知道該讀什麼?你需要做好閱讀規劃

第4個階段推薦看一些能夠改變認知,改變思維的書,讓自己喜歡上閱讀。

這裡需要做的就是當你看完一本書後,要和自己之前看過的書,或者是自己之前接受的認知來進行一下對比,讓自己的思維進行一下碰撞。

之前覺得這樣做是對的,可現在這本書裡又說不對,那到底是對還是錯?自己接受哪個觀點?原因是什麼?這樣進行對比,很多認知就會發生改變。

還有思維上,認知改變了,思維也會變化,打破之前的固有思維,學會換角度換想法來進行思考。當你在和別人交流時,也能從不同的角度來提出看法,別人能感受到你的變化,你也能感受到自己閱讀的收穫。

通過這4個階段,你的閱讀時間會久一些,閱讀習慣也能堅持得長一些,內容也明確了。

你對此有何看法?歡迎留言。

專注個人成長經驗分享,不講大道理,只講實用方法與技巧,關注獲取更多職場技能。

專欄

實用高效閱讀法:1年讀完100本書

作者:螞蟻說成長

49幣

10人已購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