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裡的教育真經,值得所有父母學習

“武俠泰斗”金庸先生逝世了,享年94歲。

到了今天,媒體圈和朋友圈依然是滿屏的愕然嘆息,參演過金庸作品的演員也在微博拜別,一句“走好”含著多少不捨。


金庸小說裡的教育真經,值得所有父母學習


對很多人來說,金庸是一個時代,小時候奶奶和我們一起看電視劇,長大時翻著父母買的書冊,江湖夢在金庸先生的書裡是鮮活的。15部武俠著作,江湖多少風起雲湧,少年意氣,幾多蕩氣迴腸。

少不更事讀金庸,讀到的是恩與義的俠客豪情;

青春懵懂讀金庸,讀到的是愛與恨的兒女情長;

不同的人讀出不同的心境,而為人父母后讀金庸,讀到的則是育兒寶典。

金庸小說裡的教育真經,值得所有父母學習

《射鵰英雄傳》郭靖VS楊康

窮養身,富養心


金庸小說裡的教育真經,值得所有父母學習


金庸先生筆下人物有很多厚道到近乎“笨拙”之人,其中以郭靖為最。英雄之子,卻家境貧困,幼時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家中雖然沒能給郭靖提供優渥的環境,卻不缺乏正確的教育。母親從小教育孩子要善良重情義,要有民族大義.書中描寫郭母對郭靖說的話:“人生百年,轉眼即過,生死又有甚麼大不了?只要一生行事無愧於心,也就不枉了在這人世走一遭。若是別人負了我們,也不必念他過惡。你記著我的話罷!”所以郭靖雖為人老實木訥,但卻頑強獨立,吃苦耐勞,心懷天下,仗義有擔當。

反觀楊康,身為金國小王爺,優渥的成長環境,父親寵愛,母親疼惜,府中下人前呼後擁,江湖高人傾囊相授。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父親不責罰,母親無限寵溺,這樣被富養著長大的楊康成了個聰穎狡獪、好逸惡勞的紈絝。人們常說窮養兒,富養女。但從郭靖和楊康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窮養富養的決定因素不是孩子的性別。

無論生的是男是女,父母要做到的是:窮養身,富養心。身要窮養,是說別給孩子太高的物質滿足;心要富養,是要教育孩子寬厚仁慈,內裡有物。

金庸小說裡的教育真經,值得所有父母學習

《神鵰俠侶》郭襄VS郭芙

無條件的愛,是放手


金庸小說裡的教育真經,值得所有父母學習


郭芙郭襄都是名門之女,但姐妹二人性格截然不同。郭襄豪爽大氣,郭芙卻刁蠻任性讓人生厭。書中對郭芙的成長經歷寫道:“黃蓉生下一女,取名郭芙。她懷孕時心中不喜,但生下女兒之後,卻異常憐惜,事事縱恣。這女孩不到一歲便已頑皮不堪。郭靖有時看不過眼,管教幾句,黃蓉卻著意護持,郭靖每管一回,結果反而更加放肆一回。到郭芙五歲那年,黃蓉開始授她武藝。這一來,桃花島上的蟲鳥走獸可就遭了秧,不是羽毛被拔得精光,就是尾巴給剪去了一截,昔時清清靜靜的隱士養性之所,竟成了雞飛狗走的頑童肆虐之場。”

而郭襄則是出生在動亂時期,父母忙著守家衛國,抵禦外敵,沒有多少時間嚴加干涉她的成長。就這樣,被父母放手“散養”長大的郭襄養成了一副豪爽直率又天真爛漫的性子,喜歡結交江湖豪士,對馬伕販卒也禮遇有加。

什麼是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愛呢?不是讓孩子躲在羽翼之下,為她擋風遮雨。

而是能將孩子曝露在烈日乾坤,讓她放手去飛。

金庸小說裡的教育真經,值得所有父母學習

《天龍八部》喬峰VS慕容復

安全感,是孩子一生的底氣和福氣


金庸小說裡的教育真經,值得所有父母學習


都說養兒育女,父母應送給孩子兩件禮物。

一是“翅膀”,給他自由去高飛;一是“根”,給他依靠和安全感。

“北喬峰,南慕容。”喬峰同養父母喬三槐夫婦長大,他們夫婦從心底裡把他當親生兒子養,給了他豐厚純粹的愛與溫暖。白天一家人下農田幹農活,晚上回到家中點一盞燭火。就著昏暗的燭光,喬母紡紗織布,喬父耐心地刻著木老虎玩具,孩子們趴在父親身旁安心等待。這樣的家庭氛圍滋養出了宅心仁厚的喬峰,以後江湖腥風血雨,但喬峰的內心總有一片安寧。

而慕容復,這個出身在富庶之家的貴族二代,外人只知他相貌俊雅,年少有名,家境富足,人中龍鳳。但卻不知道,在這些聲名背後,他只是一個被父親的未竟之夢逼瘋的可憐人。從生下來的那一刻,他就被父親當成了實現夢想的工具。父親慕容博對他報以厚望,期待他完成復國大業。只要慕容復有任何不符合“開國君王”的行為,就會被父親責罵處罰。他從不曾感受過父慈子孝的幸福,也從不覺得那個偌大的家有多少安全感。想到父親,想到慕容族,哪怕鼻青臉腫也要努力強大。他這一生,狠毒瘋狂,卻又倉皇痛苦。

比爾蓋茨說,我教育孩子的第一要務是給孩子安全感。

高爾基說:“愛孩子,那是連母雞也會做的事,而真正教育他們則是一件大事。”

教只是盡責,教好需要盡心。金庸老先生雖然走了,卻給我們留下了豐足寶貴的人生智慧和教育真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