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起藥害發生原因總結,原來藥害都是這樣打出來的!

在農藥的使用過程中,如不謹慎就極易產生藥害,影響農作物的生長

,造成大面積減產,甚至嚴重時會顆粒無收。

上百起藥害發生原因總結,原來藥害都是這樣打出來的!


一、常見藥害發生原因


1、藥劑本身質量有問題


一些小廠家的產品中含有其他雜質或其他成分,導致對作物產生藥害,或者一些產品中含有隱形成分,在復配後容易產生藥害。


上百起藥害發生原因總結,原來藥害都是這樣打出來的!


2、氣候條件


低溫噴藥引起藥害。夏季高溫噴藥易引起農藥藥害。一般情況下,夏季噴藥發生藥害數佔全年藥害80%以上,或在降雨後,晚間溼度大,夜間果面有水珠,噴藥後易產生藥害。


3、噴打不均勻,操作有問題


有多起藥害事件是由農藥噴灑不均勻、重噴、噴用過多造成的藥害。


上百起藥害發生原因總結,原來藥害都是這樣打出來的!


4、選擇的施藥器械錯誤或者其不夠潔淨


如果使用一些給果樹噴施農藥的大型高壓器械給玉米、小麥等作物噴施農藥來防治病蟲害是不合適的。


器械施過除草劑就不能再給敏感作物施藥。所以打藥的藥桶儘量要和除草劑的藥桶分開。


5、用藥量過大引起藥害


有些作物對藥劑有安全限用劑量,如果超過太多,用藥量重極易導致藥害的發生。


上百起藥害發生原因總結,原來藥害都是這樣打出來的!


6、由藥劑本身產生的藥害


藥劑本身對作物有不同程度的藥害,包括藥劑成分產生藥害,和藥劑劑型產生的藥害。


如蟲蟎腈對瓜類(吊瓜、絲瓜等)比較敏感,施用後會有明顯藥害。


上百起藥害發生原因總結,原來藥害都是這樣打出來的!


一般乳油製劑中含有甲苯和二甲苯等化學物質,在某些幼果期使用會汙染果面造成藥害。


7、農藥混配產生藥害


包括農藥混配種類過多和不正確混配等,農藥混配過多會造成濃度過大,增加藥害風險。


不當混配如我們使用的大部分藥劑都是偏酸性的,不能和藍礬、硫酸銅混用,混用會降低藥效,也會增加藥害風險。


上百起藥害發生原因總結,原來藥害都是這樣打出來的!


二、藥害分類


1、急性藥害


一般在噴藥後2~5天出現嚴重的數小時後即表現出症狀。如:種子發芽能力下降、髮根少、子葉葉片有灼傷、變黃、嚴重時產生葉斑、果斑、調萎、畸形。這樣的植株生長的葉片、花、果都少。

有時幼嫩組織發生褐色焦斑、徒長乃至枯萎死亡這種藥害多為施用農藥不當或受鄰近田塊噴施農藥影響所致。


上百起藥害發生原因總結,原來藥害都是這樣打出來的!


從受害株看損害明顯發生在嫩葉、花、果等生長較快的部位一般上部葉片重於下部葉片嫩葉重於老葉。


2、慢性藥害


植物受害後不立即顯示藥害現象主要是影響植株的生理活動。如:光合作用減弱生長緩慢著花減少結果小,實成熟推遲籽粒不飽滿甚至風味、色澤惡化商品性差品質下降等。


這類藥害多半是用藥過量或藥劑濃度過高造成的,尤其施用有機磷農藥或對瓜果作物噴施生長調節劑催熟時應特別謹慎切忌過量。


上百起藥害發生原因總結,原來藥害都是這樣打出來的!


3、殘留藥害


由殘留在土壤中的農藥或其分解產物引起的(實際上屬於慢性毒性)。這一類的藥害主要是有些農藥在土壤中殘留量高殘留時間長影響下茬作物生長。


如:棉花播前用氟樂靈處理土壤造成後茬玉米、小麥發黃矮小分孽減少;甲磺隆用於麥田除草使後茬玉米植株低矮葉片變小變薄、呈紫色、不實率高等這些都是由殘留藥害造成的。


三、藥害的預防措施


①嚴防農藥亂用亂混


農藥對症施用和正確地混用,可以提高防治效果病、蟲、草兼治節省用藥和成本。但是亂用和盲目混用不僅達不到目的,反而會使藥效降低造成藥害。


②正確掌握使用濃度和施藥量


對一些高效農藥和植物生長調節劑每公頃用量很少,取量稍不正確即可發生藥害。在配藥劑時應先用少量水配製成母液,再按要求加入餘量水稀釋到所需濃度這樣可使藥液均勻一致,提高藥效,同時不致發生藥害。


上百起藥害發生原因總結,原來藥害都是這樣打出來的!


③全面瞭解不同農作物對藥劑的敏感性


植保家之前推送的農藥藥害的高清圖譜中已有詳細的介紹,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④根據藥劑特性正確掌握施藥時間和氣候條件提高藥效和防止藥害


施藥時間一般以上午7時到11時下午3時到7時為宜。中午因氣溫高、日光強烈多數作物這時耐藥力減弱容易產生藥害。但也有的農藥品種主要是殺蟎劑,要求在較高氣溫條件下噴灑既可提高藥效又能避免藥害發生。


上百起藥害發生原因總結,原來藥害都是這樣打出來的!


四、藥害出現後的對策


1、用清水或偏鹼性水噴洗


農藥噴灑於植株葉面所造成的較輕較早藥害時,儘量用大量清水噴洗受害作物的葉面,可反覆2~3次至農藥濃度低於受害濃度。這些清水不但把植株表面的藥物洗掉,也能讓作物吸收較多水分,使作物細胞內水分增加。


藥害的作用降低是由於作物體內的藥劑濃度被稀釋。對於施藥過量的田塊要進行灌水洗田,殘留的藥物濃度被稀釋的同時還會隨水被排除。這樣可以有效減少農作物藥害程度。


還要考慮有些農藥的pH值,比如多數殺真菌藥物等呈酸性或者微酸性,如果和鹼性物質發生化學作用後藥效會降低很多。因此當造成藥害的農藥呈酸性時,要添加0.2%小蘇打的水溶液大面積淋洗,加快藥劑的分解。


上百起藥害發生原因總結,原來藥害都是這樣打出來的!


2、摘除或修剪受害器官並補種毀種


出現藥害後,可及時適當地對受害的果實枝條葉子進行修剪摘除,以防止枯死部分受到病菌的侵染而引起病害。例如在果樹上常常採用的灌注、注射、包紮等方法,當樹枝內吸性比較強時,應馬上去除,阻止藥液繼續向下運傳導和滲透,同時立即灌水,防止藥害擴大。


施用內吸性比較強的殺蟲劑時,如果因施藥濃度過高而發生的藥害,應馬上去除受害較重的枝條。對於種子或幼苗受害較為嚴重的田塊,應根據受害程度及時毀種或補種或套種其他的農作物。如出現嚴重的誤施藥害導致無法恢復的情況,要及時徹底毀種。


對於田間管理種子或幼苗受害較輕的地塊,要想促進幼苗早發,必須加強田間的肥水管理,必要補充氮肥。如果在植物生長中期遭受藥害要及時改善土壤的通透性,進行人工培土或者中耕鬆土。


同時,適當追施磷肥和鉀肥來促進植物根系的發育。


上百起藥害發生原因總結,原來藥害都是這樣打出來的!


3、噴施適當安全佐劑減輕藥害


當發生液體農藥噴霧所引起的作物藥害時,藥害症狀早期出現,此時噴灑一定量的合適安全佐劑能夠降低農藥對作物的藥害,從而起到解毒保護的作用。選擇正確的合適的安全佐劑不但能夠解毒,還能起到根外施肥,促進植物生長髮育的作用。


4、追施速效肥或者噴施激素補救


在受藥害的作物上迅速追肥,用來增加養分,加強培育農作物的生長活力,促進作物的早發和加速作物的恢復能力。對於抑制或者干擾植物體內赤黴素合成的除草劑和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藥後噴灑康普森稼佳康、康普森磷酸二氫鉀+蕓薹素內酯等,可有效緩解藥害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