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為人為事十句經典名言

鬼谷子為人為事十句經典名言

1、進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不巧,是謂“忘情失道”;己審先定以牧人,策而無形容,莫見其門,是謂“天神”。 --《鬼谷子·反應第二》

事情發生了,前後左右怎麼處理得有個方法.自己心裡沒數,不先定個解決的策略方法,不能用巧實力很好的處理事情,就會忘乎情理失去道義;自己周密思考,先確定策略然後去打交道,搞外交,這樣方式方法別人就沒啥好說的,外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整個事件就解決了,這是高手,老天都會封你個神.

鬼谷子為人為事十句經典名言

2、世無常貴,事無常師。--《鬼谷子·忤合第六》

世界上沒有常存的霸主和貴人,事務也不可能都靠老師和經驗

鬼谷子為人為事十句經典名言

3、故忤合之道,已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長短、遠近孰不如,乃可以進、乃可以退;乃可以從、乃可以橫。--《鬼谷子·忤合第六》

所以鬼老師說到重點了,“忤合”這個道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就是說:咱自己必須首先測量併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跟美國比或其他小一點的發達國家比有哪些方面的優劣,遠的美國,近的周邊國家,我們在哪個方面比不過人家,自己的長處在哪,只有這樣才能知道什麼時候要積極有為,什麼時候要韜光養晦;只有這樣才能知道啥時候合縱,啥時候連橫(其實就是多交朋友搞外交).

鬼谷子為人為事十句經典名言

4、故變生事,事生謀,謀生計,計生議,議生說,說生進,進生退,退生制;因以制於事,故百事一道,而百度一數也。--《鬼谷子·謀篇第十》

馬克思認為一切事物都是運動著的,兩個事物共同運動就會相對靜止,要辯證的看問題.鬼老師也認為只要有運動就有變化,就會出事,有事就要想辦法解決,然後要制定解決方案,然後集體討論討論,然後就去積極促成,你積極促成解決,整個事兒也就退了,至此就算完全控制了態勢;因此能成功解決一個事,方法對了其他的事也就不遠了,所以說即使一百個事都不是事,上百度搜都能搜到,方法道理一樣一樣的.鬼老師還是很有預測性的和先進性的,都能用"百度"了.

5、聖人見萌芽巇罅,則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則抵而塞之;不可治,則抵而得之。

聖智之士見到事件有危機的徵兆,就要設法去處理:如果認為世道還可以挽救,就採取查補漏洞的辦法進行挽救;如果認為世道已經發展到不可挽救的地步,那就循其縫隙,伺機而動,打爛舊世界,重建新世界。

6、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懼也,貪者易誘也,是因事而裁之。

愚蠢者可以用欺騙手段矇蔽他,不肖之徒可以用恐嚇手段威脅他,貪婪者可以用金錢去利誘他,應該因人因事而使用不同的裁處手段。

7、摩而恐之,高而動之,微而證之,符而應之,擁而塞之,亂而惑之,是謂計謀。

琢磨透他的心意使之產生恐懼心理,先抬高再震動,把他微暗中的活動擺在光天化日之下加以證實,由外表推測出他內心的想法而設計相應的對策對付他,隔絕他的視聽閉塞其耳目,打亂他的思維迷惑其理智,這就是所謂的計謀。

鬼谷子為人為事十句經典名言

8、人言者動也,己默者靜也。因其言聽其辭,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應必 出。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觀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辭也。以無 形求有聲,其釣語合事,得人實也。其張置網而取獸也,多張其會而司之 引鉤箝之辭,飛而箝之

別人說話,是運動,自己沉默是靜止。根據對方的言辭,而聽取他的語意。對方的話有不合理的,反過來就要指出他的毛病,應答之辭就一定會出現。言語有其外在的形象,事情有其可比較參照的對象。既然有形象和可比較的,就要因此作進一步的觀察和探索。所謂形象,就是和其他事物有其相象和模仿的地方;所謂比較,就是要比較對照說出的話語。從無形的沉默來導求有聲的言辭。如果誘使對方說出的話符合事理,就會得到他人的真實情況。這如同設置大網而獵取野獸,這張網多數都安排在野獸交匯的必經之處。

9、《權篇》說:

“是故智者不用其所短,而用愚人之所長;不用其所拙,而用愚人之所工”,這個世界聰明的人太多,成功的人卻很少,主要是因為他們不會合理使用自己的才能。我是一個信奉“天才論”的人,為了不成仲永,作為天才只需要揚長避短。天才才智不缺,唯一缺少的就是“愚人”的勤奮、堅持。做到揚長避短,成功就指日可待了,田忌賽馬是也。

10、《反應》篇說:

“其不言無比,乃為之變。以象動之,以報其心,見其情,隨而牧之”,就是當我們說服某人時,他不搭理我們,我們就要變換方法,動之心,見其情,然後控制他。《飛箝》篇說“世無常貴,事無常師。聖人無常與,無不與;無所聽,無不聽”,這句話則說,世上沒有永恆的富貴,也沒有固定的師法對象,我們要做的就是當變則變,搭建大路,準備通羅馬。

鬼谷子是先秦諸子中難得一見的奇才,他通天徹地,而且兼顧數家學問。在玄學方面,他善於預測,而且精確;在兵學方面,他善於排兵佈陣,變化無窮,鬼神莫測;在縱橫方面,他明理審勢,出口成章,萬人難當;在出世學方面,他修身養性,祛病延壽。

《鬼谷子》書,其智謀,其數術,其變譎,其辭談蓋出於戰國諸人之表。夫一闢一闔,《易》之神也;一翕一張,老氏之幾也。鬼谷之術,往往有得於闔闢翕張之外,神而明之。益至於自放潰裂而不可御。予嘗觀諸《陰符》矣,窮天之用,賊人之私。而陰謀詭秘有《金匱》、《韜略》之所不可該者,而《鬼谷》盡得而洩之,其亦一代之雄乎!

鬼谷子的身世撲朔迷離,後人考究很多古籍,但是對其經歷詳情概莫能述,也許只有這樣才更符合他高人隱士的身份,為其格外增加幾分神秘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