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出徵可以全勝而歸,從戰術上看為何李廣每次都會無功而返?

公元前133年,大漢帝國和匈奴的戰爭由一場“馬邑之謀”

而正式展開,由此匈奴和大漢進入了長達數百年的戰爭,最終以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而告終。

在這場長達百年的戰爭之中,大漢的將星真的可謂是群星璀璨,龍城飛將的衛青,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霍去病、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陳湯,燕然勒石的竇憲。然而有一個人的戰功一直為史家所爭議,那就是擁有“飛將軍”之稱的李廣。

雖然在歷史上常有那種大文豪為李廣所鳴不平,比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等等話語來證明李廣的真實才幹。

可是在歷史上他的戰績可以用“慘不忍睹”來形容,數次大戰不是被俘就是全軍覆沒,漠北決戰之時李廣更是因為“迷路”而錯過了全殲匈奴主力的機會,最終李廣羞憤自殺,那麼他究竟在戰術上究竟有哪些兵家大忌呢?今天我們單純就從李廣的戰術上來看李廣經常失敗的原因。

霍去病出徵可以全勝而歸,從戰術上看為何李廣每次都會無功而返?


​思想太大膽,腦子太“軸”,卻不知道如何運用計謀配合“作戰勇猛”

在衛青、霍去病正式登場在對匈作戰前線之時,李廣和另一個將領程不時堪稱是“帝國雙璧”

由於漢帝國前期剛剛經歷過“秦末三年戰爭”以及“楚漢戰爭”對於整個中原的經濟造成了極大的打擊,同時由於“白登之圍”的影響,所以在漢帝國前期對待匈奴的戰術策略是“和親為主,防守為輔”,而此時的李廣正活躍於對匈作戰的前線,和另一個將領程不識堪稱是“帝國雙璧”。

雖然同為“帝國雙璧”,可是李廣對匈奴的威懾力遠遠大於程不識,很大程度上是兩人作戰風格不同所造成的,程不識平身打仗嚴格按照兵書來執行作戰方略,打起仗來“中規中矩”,顯得有點“墨守成規”,可是優點在於沒有大敗;而李廣則不同,平素打仗以悍勇以及勇往直前著稱,故而他的戰績不是大勝就是大敗。

對於李廣的戰法,很多人都是持否定態度的,因為“身先士卒”不應該是一個為將者該做的,為將者應該是統籌全局。可是看歷史不可以這麼片面。“身先士卒”對於一個將領來說並非是一無是處的,歷史上很多的將領在取得奇蹟的背後也是靠著“身先士卒”,比如“奇襲烏巢”的曹操就是自己親自領兵打頭陣才取得了成功;以三千人大破突厥的李靖在成功的背後也是靠著親自做先鋒打頭陣;而李靖的徒弟蘇定芳就更不用說了。

霍去病出徵可以全勝而歸,從戰術上看為何李廣每次都會無功而返?


可以說“身先士卒”對於一個將領來說並非是不可取的,相反這種戰法對於部隊來說反而大有益處:

  1. 首先可以極大的提高軍隊的士氣,中國的俗語說得好,“將有必死之心,士無貪生之意”,可以說李廣的部隊能夠擁有很好的凝聚力並非是李廣愛兵如子,他的這種戰術方法本身就容易感染他的手底下的士兵,連將軍都親自往前衝,手底下將士怎麼會不賣命?
  2. 其次這種戰術方法對於匈奴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威懾力,作戰勇猛換成另一種方式我們可以理解為“悍不畏死”,俗語也說得好“餓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遇上這樣一支悍不畏死的軍隊就算是匈奴部隊也會怕,因為遊牧民族的特性在於他們崇拜強者,所以比起程不識他們更敬佩李廣。

既然如此,那麼李廣為何總是無功而返,甚至於慘敗而歸呢?在我看來,一個是李廣的腦子太“軸”,不知道變通。

“作戰勇猛”本身不是什麼大的壞事,可是如果只知道“作戰勇猛”而不知道如何運用各種計謀去配合作戰,那麼“作戰勇猛”只是徒增笑柄而已,歷史上“身先士卒”取得勝利的背後是他們同時掌握了各種資料然後綜合分析利弊方可以取得成就,當然有些的確是有運氣的成分在裡面。

霍去病出徵可以全勝而歸,從戰術上看為何李廣每次都會無功而返?


而李廣打仗真的是單純的靠“作戰勇猛”而出名,可是這“作戰勇猛”的背後卻又沒有各種奇謀去支撐:

  • 面對落單的十餘個匈奴人就往前衝,他難道沒設想過如果這十餘個匈奴人背後有大量的大部隊在前面等著他呢。
  • 在匈奴戰場上客場作戰也是一樣,李廣本身名聲在外,外加上在異域作戰本身敵情就不熟悉,在這種局面之下更應該小心謹慎,可是李廣還是和在邊境作戰時一樣,不派遣偵察兵查看情況,一股腦往前衝,最終的後果就是全軍覆沒。
  • 在右北平之戰中又是一樣,本來已經防守勝利了,如果李廣沒有突發奇想的往前衝的話本來可以成功封侯,可是想擴大戰果卻被反殺,最終落了個不輸不贏。得,後果就是沒能成功封侯。

所以,李廣難封的背後一個原因就是戰術上思想太過於大膽,腦子太“軸”,只知道作戰勇猛,卻不知道如何運用計謀,所以他一次又一次的成就了“最佳助攻”和“參團率最高”等成就,可就是無法拿“MVP”。如果頒發一個“好人獎”的話,在我看來李廣是當之無愧的,因為他在外面吸引火力,別人成功封侯。

霍去病出徵可以全勝而歸,從戰術上看為何李廣每次都會無功而返?


戰術思想落後,無法跟上新時代的戰法

上文也說過了,在漢帝國前期,漢朝對匈奴作戰還是以防守為主,直到漢武帝時期,為了改變匈奴和漢朝的攻守形勢,漢武帝大規模的採用騎兵作戰,就如《漢武大帝》之中說的一樣:“寇可往,我亦可往”。

不過對於漢朝來說,騎兵戰法實在是太過於新穎,無論是初出茅廬的衛青又或者是久經沙場的李廣來說都是一次新的嘗試。所以“龍城之戰”漢武帝派出四路軍隊的用意除了有意提拔衛青以外,在我看來也有考驗四個將領在騎兵上的運用的成分,換句話說這也是對四個將領的考驗。

霍去病出徵可以全勝而歸,從戰術上看為何李廣每次都會無功而返?


最終的作戰結果是很明顯的,衛青獲得了龍城之戰的勝利,而另外三路將領都是無功而返或者是大敗,可以說衛青的勝利之處在於他能夠成功的領悟到了騎兵作戰的精髓。

那麼騎兵作戰的精髓是什麼呢?在當時來說簡要概括就是兩點:奇和快。就是用最快的速度用敵人意想不到的方法對敵人造成最有效的打擊,可以堪稱是古代版的“閃電戰”。衛青領悟到了這一點,所以有“七戰七捷”的勝利;而之後的霍去病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他以為你打西,霍去病偏偏打東,他以為你要攻擊他的前陣,他卻偏偏攻擊你的運輸部隊,所以成就了“封狼居胥”的“兵家最高成就”。

霍去病出徵可以全勝而歸,從戰術上看為何李廣每次都會無功而返?


可是,我們綜合李廣後半生的戰績來看,李廣顯然也沒有領悟到這一點,他根本沒有適應新時代的戰法,無法發揮騎兵速度和奇上的優勢,其作戰風格還是和年輕時代一樣,還是以“作戰勇猛”著稱,一股腦的往前衝,如何穿插包圍,如何利用騎兵偵查,如何圍殲敵人在“龍城之戰”以及“漠北決戰”之中都沒有充分的發揮出來,甚至於最後還迷了路。

我們可以反問?為什麼只有李廣迷了路,別人沒有迷路呢?因為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公平的,都是在客場作戰,都是不熟悉地形的,如果李廣能夠改變年輕時候的戰術方法,多多利用騎兵速度上的優勢,派出偵查騎兵多多偵查,那麼結局也必然會不同。

由於李廣前期活躍的時代是漢文帝、漢景帝時期,那時候對匈作戰還是以防守為主,到了漢武帝時期突然思路進行了一個180°的大轉彎,導致李廣一時間難以接受新的作戰方法,同時由於此時的李廣也已經年老了,思想上不同於年輕人那樣可以迅速的“腦筋急轉彎”。

霍去病出徵可以全勝而歸,從戰術上看為何李廣每次都會無功而返?


然而他的無法轉變對於將領來說卻是致命的,一軍之將如果戰術思維跟不上戰略轉向,那麼輕則是浪費資源,徒勞無功,如同公孫賀;重則是全軍覆沒,就如同李廣。

可以說李廣的遭遇就如同二戰時期的法國和德國,當法國還沉浸在一戰的思想上中時,德國早已經開始對“機械化兵團”進行研究;而到了“海灣戰爭”時期,美國早已經脫離於二戰的範疇,所以可見李廣的戰術思想落後對於將領來說是多麼嚴重的一件事情。

如果李廣能夠適應新時代的戰法並且運用計謀去支撐和匈奴的作戰,那麼憑他“作戰勇猛”的作戰風格完全可以成為“霍去病”,可惜李廣終究是李廣,歷史終究沒有如果,他在戰術思想上的落後導致了他無法功成名就,最終只能成為“李廣難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