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这里闪光——武强县90后党员的战“疫”故事

在武强县疫情防控一线,活跃着许多90后党员干部的身影,他们用年轻的肩膀毅然扛起责任,用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

武强县城镇派出所民警杜家贺是在父母呵护下长大的独生女。疫情发生后,她除夕夜返回岗位投入工作一线,内部防控、检查站执勤、核查车辆及人员、走访辖区群众……不分日夜、不畏严寒,各项工作样样争先。在防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派出所各项服务业务可以办理后,面对络绎不绝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杜家贺又开始了新的忙碌。在对辖区住户的一次走访中,她被问及疫情过去后最想做什么,这位年轻的姑娘红着眼圈答道:“回到家告诉爸妈我很好,吃一顿妈妈包的饺子。”她用朴实的话语和对工作的坚守,生动诠释了“你所谓无聊的‘家’,正是他们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

北代乡90后小伙子闫世雄驻村已有两年半的时间,疫情防控期间始终战斗在抗疫一线,展现出勇敢与坚强,体现了责任与担当。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协调村“两委”干部成立疫情防控专班,组织专班成员对全村285户村民分片进行摸排走访。走访摸排、人员劝导、街道消毒、卡口执勤……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几个月里,闫世雄走遍了村里的所有角落。为做好春耕备播工作,他组织工作人员分片统计群众所需农资种类、数量,协调农资供应公司提前备货,满足群众所需。为防止因疫致贫、因疫返贫情况的出现,他给有劳动能力的6户贫困户安排防疫公益岗位,每人每天50元。同时,他立足村情、户情,创新致富手段,积极推广金银花、黄蜀葵、玫瑰花等特色种植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等疫情过去,我就想和男朋友把证领了,把婚结了……”武强县高速收费站90后收费员王晶说道。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后,收费站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三不一优先”要求,全力保障防疫应急物资运输“绿色通道”的畅通。王晶说服男友,推迟了既定婚期,主动放弃假期,回到工作岗位。疫情防控期间,王晶一直坚守自己的岗位,个人交通量达12273辆次,多次被评为武强站的星级收费员,并多次获得武强站微笑服务之星、优秀党员等称号,用行动诠释了一名90后党员的担当作为。

河青新闻网编辑肖延昭丨平台主编张永忠丨监制耿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