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藜麥拓富路

七彩藜麥拓富路

——記全市脫貧攻堅產業扶貧優秀龍頭企業甘肅純潔高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七彩藜麥拓富路



初秋時節,走進天祝縣南陽山藜麥種植科技示範基地,萬畝藜麥在秋雨的洗刷下,顯得格外蔥翠。

去年,天祝縣推進“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引進甘肅遠大投資集團公司,帶動貧困戶發展藜麥產業,增強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造血”能力。同年,該公司在天祝縣南陽山片移民安置點試種藜麥5000畝,秋收畝產達150公斤,總產值達600萬元。這為天祝縣今後發展藜麥產業提供了寶貴經驗,更讓全縣廣大農牧民看到了致富的新希望。

“以前我們種豆子、小麥,一年下來沒多少收入。沒想到去年種的藜麥1斤能賣40多元,今年我也種了70多畝。” 松山鎮鞍子山村村民他得元說。

今年,天祝縣以松山、華藏寺鎮為主,輻射帶動東坪、石門、朵什、天堂、哈溪等7個鄉鎮,共種植藜麥3.38萬畝。該縣憑藉甘肅遠大投資集團公司優勢,註冊成立了甘肅純潔高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繼續通過合理的發展模式,帶動貧困戶發展藜麥產業。同時,還出臺了藜麥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為藜麥種植農戶給予每畝400元的生產資料補助,對註冊的年加工能力1000噸以上、且當年投入生產的藜麥類企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一次性補助50萬元。

“現在的政策太好了,藜麥種子由純潔公司免費提供,成熟後他們統一收購,加上政府每畝地補助400元,有了好產業就有了好盼頭。今年,在政府政策引導、企業技術指導下,我們一定要發展好藜麥產業,力爭早日脫貧奔小康。”松山鎮鞍子山村貧困戶張光錄信心十足。

技術是種植成功的保障。為大面積推廣提供技術支撐,讓老百姓更快掌握藜麥種植技術,甘肅純潔高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組織中國農業科學院、甘肅省農科院、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博士團隊,從選種、施肥、機械播種、機械收穫的全過程,加大對藜麥產業的技術指導,開展藜麥種植技術培訓22場次,培訓人員1115人次,並組織種植戶和技術人員外出觀摩學習,借鑑先進經驗。“沒想到,科研院所的專家會親臨田間地頭做指導,我們要倍加珍惜,好好學習,爭做藜麥種植的行家裡手。”松山鎮鞍子山村村民馬福成說。

“天祝是國內最適宜種植藜麥的地區,產出的藜麥顆粒飽滿,營養成分好,我們與縣委、縣政府達成協議,將全力把天祝打造成中國高原藜麥之都。”甘肅純潔高原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說,今年公司計劃投資2.2億元,建設藜麥聯合加工車間、分選車間、存貯車間、收糧車間等相關基礎設施,實現產、供、銷一條龍服務。

種植藜麥不僅是產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致富的一條途徑,而且獨特新穎的植物也為原生態農業旅遊觀光增添了一道風景。天祝縣將按照“種植+加工+旅遊”的模式,發展循環農業、觀光農業、休閒農業、創意農業,形成以農事體驗為主導,農業、養殖業交互促進,旅遊業跟進發展的新業態,走現代農業和文化旅遊產業深度融合的新路子,為全縣脫貧攻堅提供有力的產業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