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想不到!COVID-19如何成為瀕危野生動物的好消息

探索頻道5月5日報道,得益於席捲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全世界野生動物的販運活動可能即將結束。

意想不到!COVID-19如何成為瀕危野生動物的好消息

在發現COVID-19病毒可能是從海鮮市場中傳播出來之後,科學家還發現,被販運的穿山甲可以攜帶與大流行毒株非常相似的冠狀病毒。根據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穿山甲和蝙蝠是唯一被冠狀病毒近親感染的已知哺乳動物。儘管穿山甲與當前的大流行沒有關係,但現在有人呼籲打擊動物販運貿易。

保護生物學家保羅•湯姆森(Paul Thomson)說:“如果從這場全球危機中有一個明確的信息,那就是應嚴格禁止在(活體)動物市場中買賣穿山甲,以免日後大流行。”

意想不到!COVID-19如何成為瀕危野生動物的好消息

中國於2月宣佈立即禁止所有野生動植物貿易和消費。不久之後,深圳市宣佈禁止食用貓和狗,以此作為阻止另一種冠狀病毒傳播的手段,也是阻止野生動植物消費的措施的一部分。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大力倡導禁止買賣野生動物的活體動物市場,並禁止非法販運野生動物。該協會說:“這不僅有助於防止疾病傳播,而且將解決物種滅絕的主要驅動因素之一。”

意想不到!COVID-19如何成為瀕危野生動物的好消息

倫敦動物學學會科學副主任安德魯·坎寧安教授對英國廣播公司表示: “這很容易指出,但不僅僅是在中國發生。這在許多其他國家甚至在西方世界都在發生。我們喜歡有異國情調的寵物,其中許多是野外捕獲的。”

意想不到!COVID-19如何成為瀕危野生動物的好消息

在歐洲,歐洲議會議員要求加強對歐盟外來動物貿易的管制。在歐盟,非法產品(如動物皮、象牙、海馬和合法的野生生物,如蝙蝠、猴子和爬行動物)的交易額每年達數10億歐元。

意想不到!COVID-19如何成為瀕危野生動物的好消息

在東南亞,各國政府誓言加強各國之間的合作,以遏制非法的野生動植物貿易。東盟生物多樣性中心(ACB)的特蕾莎·蒙蒂塔·林(Theresa Mundita Lim)對Mongabay說: “需要加強的是合作,以解決多國或地區層面的野生動植物販運問題。” “該地區準備加強努力,遏制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